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两会虽落幕,但政协委员潘庆林大会时提出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的建议,却在海内外激起新一轮辩论。电脑科技发展到今天,学中文在海外正逢史无前例的热潮,海外汉语教育到底要走繁还是走简?这是从学生、教师到华人社区都难以回答的难题。
潘庆林建议全中国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理由有三:一是,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太粗糙,违背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二是,以前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传播,但现在多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三是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但反对者认为简体字已在人们学习、生活中根深蒂固,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推倒重来,绝不容易。
在海外的中文学校则被迫在中文繁体字和简体字间抉择。不少中文学校负责人都感叹中文教学在“拥简”和“拥繁”间难两全。
新泽西州新芽双语学园,2004年迎着中文热的势头创校。校长黄秀桦是台湾移民之女,小时候自己念中文学校时学的是繁体字。她表示,新芽成立后的第一年,学校采用繁体字,当时学校从台湾购买很多教学材料。但一年后,她发现很多学童的家长是来自大陆,教师也以多半来自大陆,习惯简体字。
市场考量 简体字成主流
黄秀桦开始认真思考学校长期中文教学走向。她与所有教师进行内部辩论,多数教师认为,简体字的使用范围远远大于繁体字,使用简体字的人更多,新加坡使用简体字,香港、台湾也有部分人学习简体字。为让学生未来更容易适应中文市场的主流趋势,新芽决定放弃繁体字,从创校第二年后改用简体字。
黄秀桦表示,中文繁简两个体制的存在是现实,海外学中文,只能从中做抉择。她的学生以领养儿童和第二代华裔为主,这类学生对两种字体都没有偏好,但学写简体字更简单。她的多数老师也较习惯使用简体字,这是她最后抉择的考量。
该校陈薇如老师是台湾移民,现在教简体字也得心应手。她表示,在台湾读书时作笔记为快速写字就常用一些简体字。她看大陆网站时也学会不少简体字。现在除了视觉上仍相信繁体字比较美观以外,使用简体字教学绝对没有问题。她说:“从繁到简,只要克服最初很表层的不适应,把语言作为工具来使用,一点都没有问题。”
繁简共存 侨校一国两制
历史悠久的纽约华侨学校一直使用汉语注音和繁体字,2007年,在“走繁走简”的大辩论中,该校也动员所有教师和董事展开讨论,最后该校走折中路线,教学使用大陆的汉语拼音,但字体仍保留传统的繁体字。
该校校长黄炯常表示:“简体字和繁体字哪个更重要?很难说,但使用拼音应该是潮流,这可能是市场的反应。”他指出,繁简共存的现实,在海外中文教学中好像“一国两制”。华侨学校多数教师和董事们最终认为,繁体字代表中国文字五千年的历史,有保留和学习价值。这种“一国两制”在这个纽约古老华埠核心地带的华侨学校非常明显:高年级学生仍使用台湾的注音符号,2007年以后的学生则使用拼音。(邰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