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國共合作一百年獻禮 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上海會談後,發表聯合宣言或稱孫越宣言,文中言明「共產制度不適用中國、蘇拋棄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與特權、東北鐵路問題由中蘇雙方協商解決、蘇無意使外蒙脫離中國因此駐蒙蘇軍不必立即撤出」,開始聯俄容共。2月,派廖仲愷與蘇聯談判,8月又派蔣中正到蘇聯考察軍事。10月,共產國際派米哈伊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廷為顧問,負責改組國民黨。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全體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並與中國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孫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聯俄容共方針,選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共產黨黨員李大釗、譚平山、毛澤東、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或候補執行委員,約占委員總數1/4。標誌着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軍事部分在蘇聯援助下,1924年5月在廣州黃埔建立黃埔軍校。蔣中正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副主任。黃埔軍校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並重,參照蘇聯軍事制度,注重培養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成立黃埔軍校,為國民革命軍奠定基礎。 第一次國共合作,既加速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又使中國國民黨擁有了重要的軍事力量。1925年3月孫中山去世後,廖仲愷阻止蔣介石清共,遭到支持蔣介石的青幫勢力暗殺,蔣中正在中國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整理黨務案」,限制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國民黨內任職比例,鮑羅廷亦表示同意配合,這時才讓北伐成為可能。7月北伐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地位快速上昇。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國民黨內及軍隊政治部發展,中國國民黨內矛盾逐漸增加。 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軍將領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行政院院長蔣介石,要求蔣介石立即抗日,停止「剿共」。中國共產黨的策略也從反蔣轉向聯蔣抗日,停止審判蔣介石「以償還十年血債」的呼聲。在抗日期間,中國共產黨名正言順地搶劫日軍與國際公認的中華民國汪精衛南京政府裝備,發展壯大其控制下的軍隊,為戰後反蔣儲備基礎。 國共的合作關係條件,是建立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中心,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作用的,既不會支持蔣介石反共,也沒可能支撐毛澤東向蔣介石討還十年血債。毛澤東死後,他的黨羽被大同世界的公正之神葉劍英,以「四人幫」的身份清除,提出「葉九條」,葉九條內容如下: -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黨可以對等談判;
- 雙方在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達成協議;
- 統一後的臺灣可保留軍隊,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特別自治權;
- 臺灣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與同其他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
- 臺灣政界領袖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領導,參與國家管理;
- 臺灣地方財政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予補助;
- 臺灣人民願回大陸定居者,保證妥善安排、來去自如、不受歧視;
- 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到大陸投資,保證合法權益與利潤;
- 歡迎臺灣各界人士與團體,提供統一的建議,共商國事。
葉九條並無「一國兩制」的要求,如今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有了法治經驗,並修訂了《政黨法》,保障政黨的公平競爭,踏入競選時代。大同世界文化中心所編《舊金山灣區家園》已經於台灣面世。中國國民黨可以依照大同理論,把向「自動化時代」發現定為理想,以中國共產黨的「共產主義」理想制衡,重新回歸中國大陸與中國共產黨平等競爭。 中國國民黨根據「葉九條」在中國大陸各省建立黨部,吸納台商、各地的社會工作者、律師加入,根據政協會議自動獲得全國人大及各級人大的席位,首先把中華民國的《政黨法》引入各省,由最高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保護台商及外企在中國的合法權益,收回各類以中國共產黨名義建立的國有企業,依照《舊金山灣區家園》划分以地級市為主的大同家園,支持公平養老,建立專業化的保育公園負責所有未成年人的素質教育。拋棄蔣介石的黨國旗幟,恢復中華民國的五族大同旗,不出五年,不但能掌控中國大陸,還能主導台灣的回歸,其他政黨無力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