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苒苒物华休  
红衰翠减 话红楼 - 从明清易代看红楼梦 (如需音频,请移步作者同名油管频道)  
https://blog.creaders.net/u/32875/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苒苒物华休 ,46岁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23-06-19
访问总量: 37,31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030 - 金鸳鸯
· 029 - 张金哥
· 028 - 贾琏 & 平儿
· 027 - 王熙凤
· 026 - 李嬷嬷
· 025 - 茜雪
· 024 - 贾府中的众嬷嬷
友好链接
· 玉米穗:玉米穗的博客
分类目录
【红楼梦的历史影射】
· 030 - 金鸳鸯
· 029 - 张金哥
· 028 - 贾琏 & 平儿
· 027 - 王熙凤
· 026 - 李嬷嬷
· 025 - 茜雪
· 024 - 贾府中的众嬷嬷
· 023 - 小红、贾芸、倪二、卜世仁
· 022 - 花袭人
· 021 - 玉钏、金莺、傅秋芳、傅试
存档目录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018 - 元春(之三)灯谜、端午礼、平安醮、夏太监、张道士
   

元春(之三)灯谜、端午礼、平安醮、夏太监、张道士

如果说省亲是明写元春,那么第二十二回正月制灯谜,以及第二十八、二十九回,端午节赏赐外加打平安醮的这两段故事,则是暗写元春。因为这两处都是由元春推动的故事。

第二十二回,元春送出一个灯谜给贾府众人,谜面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炮竹。

癸酉本中元春是受磔刑而死,这个谜语就是伏笔了元春最终的结局。否则以其他的死亡方式,很难被比喻成炮竹的“回首相看已化灰”。前文说过,元春作为与辽东相关的人和事的影射,在不同的回目中,代表不同的人物(比如前文的省亲主要影射孙承宗)。那么元春的结局,很显然就是借用了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处死。只不过作者是不可能在前八十回直接描写元春上战场、被诬陷、被凌迟,那样就太过明显。只能借林四娘的故事,写恒王的王妃上战场而身死,借炮竹的谜语暗示元妃的结局。那么在这一回中,元春是否就影射了袁崇焕?这个问题需要留至文末再分析。我们先看一下元春在端午节的文字。

省亲的那个正月过后,元春的故事再次出现,是在第二十八、二十九回的端午节,赏赐了给各人的节礼,又“差了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无论是赏礼还是打醮,都给宝黛之间带来了不小的心结。先是赏赐的端午礼宝玉和宝钗一样,黛玉比之少了两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很明显,书中黛玉因此而不悦。等到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给宝玉说亲,更是直接引发二人在全书中最大的一次争吵,甚至惊动贾母哭着抱怨二人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张道士给宝玉说的亲,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姐。第二十二回中,宝钗才过完十五岁的生日,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小姐就是指向宝钗。后面黛玉怄宝玉故意说:“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这些话,又引得宝玉砸玉。就是印证张道士提到的这个十五岁小姐就是暗指宝钗,或者说暗指宝钗的原型皇太极。

那么这个端午节所对应的事件,应该是发生在皇太极继位十五年后。前文元春省亲所影射的宁远大捷是在1627年正月,同年八月努尔哈赤因炮伤去世,九月皇太极继位,转年1628年改元天聪元年。那么十五年后,即1642年。这一年,发生在辽东的大事应该就是松锦大战。恰好松锦大战于1642年四月底结束,五月初洪承畴和祖大寿降清。之后崇祯暗中派陈新甲与皇太极议和,结果不慎走漏消息,崇祯杀陈新甲给自己背锅。所以笔者猜测,这个端午节就是影射松锦大战以及之后的“壬午议和”。

 

1639年春(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带来了秦兵,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本来,洪承畴率明军驻守在松山、宁远等城,以窥探锦州势态,关外四城,互相呼应,以静制动,明军兵力占有优势,若是长期对峙下去,皇太极是很被动的,加上若是明朝其他地方的军队来援,清军必败。对此以坚守来耗损敌人的策略,洪承畴是很有必胜的信心的。因而,他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战事十分凶险,若想急于解锦州之围,形势将更危急,死伤太多,尚未掩埋和疗伤,不能急战,最好在近半月后再下令决战。洪承畴是清醒的,对峙局势下,只能以静制动,拖损清军,再寻找战机。

可是,明廷却不允许洪承畴采取“拖”的策略,首先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粮草不足、兵多饷少为理由,要求洪承畴速战速决,而崇祯帝也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督促洪承畴出城决战。如此一来,洪承畴便很难坚持“拖”的战略了,在圣旨严逼下,加上兵部的屡屡催促,洪承畴担心被诬告成通敌叛逆,不得不率将出城寻找决战,而这恰恰是当时率军至前线进攻锦州的清军名将多尔衮所乐意看到的,明军一出城,清军便有了可趁之机。

此时,还有更糟糕的事出现,清军突袭了明军在塔山的储粮场所,明军粮草被劫,大军面临决战,粮草十分关键,而且当时粮草缺乏,塔山被袭,加上圣旨催速战,洪承畴只能从命了。其实,明军战略一改变,洪承畴就知道会战败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一月,传来明廷又派兵增援的消息,洪承畴派六千兵马在夜里出城突袭,但却被清军击败,至此,在城外的决战已经不可能,而坚守松山城已有半年之久,城中粮食快用完了。三月,松山副将夏承德向清军暗传消息,愿拿其儿子夏舒做人质,约请降清。果然,清军应约在夜里发动进攻,内应外合,二月十八日松山城被清军攻破,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等皆被俘,而总兵曹变蛟等将领当场斩杀。洪承畴被俘后,镇守锦州的祖大寿知大势已去,三月八日率众出降。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至二十九日,計斬殺明兵五萬餘人,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明军的锦宁防线,彻底崩溃了,关外四城已失去三城,只剩吴三桂独守山海关。

松锦之战以清兵的全胜而告终,明朝经此战役,辽东已经没有能与清军对抗的军事力量。

松锦战役大败,洪承畴被虏,最初他准备一死了之,绝食数日,拒不降清。而皇太极很欣赏洪承畴,反复派人去劝降,并且对其一直细心关照和礼待有加,皇太极还带着洪承畴去祭太庙,洪承畴虽立而不跪,但皇太极并不问罪于他,反而,脱下自己的貂裘,为其披上,最后,洪承畴被劝服了,遂降清。同年的五月初五日(即端午),皇太极为洪承畴、祖大寿等降将举行隆重的投降仪式,洪承畴等向皇太极俯首称臣。洪承畴投降以后,明朝不知道他已经变节,思宗闻之大震,辍朝特赐祭十六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说洪承畴降清,京城大哗。

之后,崇祯皇帝为了摆脱困境,与兵部尚书陈新甲密商与清军议和,并派密使到沈阳带去自己的“议和信”。尽管崇祯皇帝不伦不类的“议和信”让皇太极看了很不爽,但是他还是委曲求全,热情地接待了马绍愉等来使,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磋商后,农历六月三日,在马绍愉等人离开盛京时,皇太极派官将他们送到十五里之外设宴饯别,并命军士将使团护送到明朝控制的连山境内。

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托马绍愉转呈。信中,皇太极在追溯了后金(清)与明朝开战的历史渊源后,又谈到尽管清兵已处胜势,但仍愿议和通好。这封信的内容后来被收入《清太宗实录》得以保存,从行文来看,皇太极的态度比较谦恭,在一番客套话之后,皇太极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战四项条件,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威胁的意味。尽管如此,皇太极对明朝的诚意并没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发出了最后通牒:“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 ”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

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被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新甲不引罪,反自诩其功。后陈新甲因失陷城寨为罪名而斩首,九月二十二日斩于市。陈新甲既死,明朝丧失最后一次议和的机会。

两年后(1644年)甲申国难,崇祯自缢殉国,清军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

 

 

 

 

 

回到红楼的文本,看正面故事与背面历史是否能在细节上对应。

 

【一】端午节礼 & 夏太监

第二十八回中,宝玉问袭人,前一天他不在家,可有什么事情,袭人汇报说小红已经离开大观园,跟凤姐出去了。又说:“昨儿贵妃差了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等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然后就是宝玉看赏赐,发现他和宝钗的一样,和黛玉的不一样,差了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听了很诧异,问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元妃赏赐宝玉与宝钗相同,反而与黛玉不同。显示了元春在宝玉的婚事上,更倾向于宝钗。这是因为明朝在松锦大战后,已经完全失去在辽东和满清抗衡的力量。此时辽东的局势,预示了最终满清入主中原(金玉姻缘)取代大明的结局。

历史上松锦之战后,不到两年即是甲申国难,崇祯吊死,二后殉国。黛玉比宝钗少了的赐礼是:两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芙蓉簟 – 即芙蓉奠,芙蓉指向黛玉(合黛玉花签),影射甲申国难崇祯自缢。

凤尾罗 – 即凤尾落,喻甲申国难两位皇后殉国。以凤尾喻皇后,是取典自李煜《书琵琶背》诗:“天香留凤尾,馀煖在檀槽。”为亡国之君李煜悼念周皇后而作。恰巧亡国之君崇祯的皇后也姓周,且周皇后仁心贤德,帝后感情也很好。甲申国难时于坤宁宫自缢殉国,年约33岁,同日自缢殉国的还有前朝皇后—懿安皇后(天启皇后张嫣,也是大明一朝有名的贤后之一)。

所以,“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即是暗示大明一帝二后即将殉国的结局。

而元妃这样的赐礼是告诉读者,松锦大战的失败,就已经预示了后面甲申国难,皇权易主的必然性。

 

此处作者特意强调,是夏太监出来传话。这个夏太监,在第十六回(元春封妃)中,有提过其名为夏守忠。应该就是影射松山副将夏承德。在明军被围困半年,粮食用尽之际,夏承德向清军暗传消息,愿拿其儿子夏舒做人质,约请降清。书中的夏守忠与历史上的夏承德,名字上完全呼应。把其比作太监,可能是因为夏承德用自己的儿子夏舒做人质。

另外,到了第七十二回,又写夏守忠经常派小内监到贾府,名借实要地索取银子。影射历史上,夏承德在顺治元年,被授为都督同知, 充山东沂州总兵官,协助明降官王鳌永“绥缉山东郡县,剿余贼”(其实就是消灭山东的抗清势力)。此外,他在任内越俎代庖,请求将明朝大学士张四知等财产入官,其后又违规请求颁给方印,并乞兵部给其标下将佐条印,还与明降将韩昭宣互相参劾,最终引起清廷不满。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夏成德以“横暴扰民”罪被撤职回京。不过在第七十二回那里写到夏太监,还是在利用夏太监的身份点出松锦之战这个事件,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确认贾雨村的身份,这一层我们留至贾雨村篇再细论。)

 

宝玉听说自己的礼物和黛玉不同,还特意问袭人,礼物是不是“传错了”。这应该又是作者的一个小文字游戏。喻当时讹传洪承畴殉国,崇祯误信。洪承畴初被俘时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到了五月初五剃发降清。洪承畴投降以后,明朝不知道他已经变节,思宗闻之大震,辍朝三日特赐祭十六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说洪承畴降清,京城大哗。

元妃让打三天平安醮,即影射崇祯辍朝三天。

 

还是在第二十八回,宝玉要看宝钗的红麝串珠,黛玉出言相讥。首先元妃赏赐宝钗红麝串,喻松锦之战后大明和皇太极还是有议和的机会(“麝”字,可以拆为“射鹿”两个字)。崇祯也曾派出陈新甲去议和。不过崇祯议和信中的言辞让皇太极看着不是滋味,但皇太极忍了。因为皇太极确实想议和,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皇太极的后金面对中原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皇太极没有信心能够吞下这头大象,他眼中的明帝国不过是后金的提款机而已,最好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他最初的战争目的在于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契约能源源不断地榨取大明财富,而非夺取中原政权。所以这里写宝钗见宝玉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要走。

 

 

 

【二】清虚观的小道士

第二十九回,凤姐张罗五月初一去清虚观打醮,宝钗推脱嫌热,不想去。应该是指松锦大战中皇太极带病急援前线,一路上鼻血不止。所以,这里再一次强调宝钗的“热毒”体质。

“清虚观”用拆字法,指“清觑”。意谓满清在松锦大战后开始觊觎中原,有了取大明而代之的野心。

到了打醮的这一天,贾母他们一下车,就有一个剪灯花的小道士,预先没来得及跑出去,撞到凤姐众人。“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贾母听了忙问:“是怎么了?”贾珍忙出来问。凤姐上去搀住贾母,就回说:“一个小道士儿,剪灯花的,没躲出去,这会子混钻呢。”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之后又“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

这里的这个小道士可能是影射陈新甲。松锦之战爆发后,朝廷内部形成两派,一派以洪承畴为首,主张持重缓进,另一派以陈新甲为首,主张速战速决。最终崇祯帝采纳陈新甲的建议,催促洪承畴决战,最终导致明军惨败。松锦之战结束后,朝廷内许多人弹劾陈新甲,陈新甲也多次要求免去自己的官职,但崇祯帝都没有答应。到后来,李自成大军进入河南地区,“开封屡被围,他郡县失亡相踵”。“言官劾新甲者,章至数十。新甲请罪章亦十余上,帝辄慰留。”虽然战事败坏,但崇祯帝依然没有处分陈新甲的意思。

此处这个小道士被围着叫拿叫打的境况,很像陈新甲被众言官弹劾。贾母对小道士的体恤,为之说情,还说“可怜见的”,是指崇祯并未因此而难为陈新甲,并且认为陈新甲还是有一定才能的:“新甲雅有才,晓边事”、 “军书旁午,裁答无滞”。不过后来因为议和泄密,才让陈新甲命丧西市。

 

 

【三】贾珍训贾蓉

贾母等进入山门之后,作者又插入一段贾珍训斥、羞辱贾蓉的情节。贾珍嫌贾蓉偷懒耍滑,不但自己骂贾蓉,还“喝命家人啐他”。然后贾蓉不情不愿的亲自骑马回家通知尤氏和许氏,让她们过来协助伺候贾母等人。这一段写贾珍训贾蓉相当夸张,虽说古人信奉当面教子、背后训妻,贾珍管教儿子原本天经地义。不过贾蓉已经是娶过妻的“大爷”,贾珍当着一干兄弟子侄管教他,即使是讲究父子之道的当时,也不算妥当。何况,管教的方式是让小厮啐他,无论如何都是极其羞辱的事情。

红楼的故事中,贾珍是万历帝的影射,贾蓉贾蔷的“蓉蔷”谐音“戎羌”,是影射女真蛮夷,以及投靠满清的汉人,蓉蔷二人在后文都参与劫掠贾府。其中,贾蓉是嫡重孙,贾蔷是旁支。所以,贾蓉是代表降清汉人,贾蔷代表满族旗人。那么,此处的贾珍训斥羞辱贾蓉,应该是以贾珍暂代大明一方,贾蓉暂代李永芳以及满清一方接待的官员。

 

松锦大败后,崇祯帝想议和,让陈新甲密派使者去沈阳送去自己的“议和信”,但是,据说此信写得言辞欠妥态度嚣张。皇太极看后非常不悦。不过他还是热情接待了明朝使臣(据记载是由李永芳迎接入城),给使臣们丰厚的奖赏。双方经过十多天的谈判后,当明朝使臣启程之际,皇太极安排官员将他们送到盛京十里外,设宴款待后又命士兵将使臣送到边界。

 

 

 

【四】张道士

贾蓉走后,贾珍拉着张道士一起到贾母跟前。书中介绍张道士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

张道士作为荣国公的替身,显然是影射谈判中代表大明出使沈阳的使臣。结合后文张道士为宝玉求亲,此人大概是后来降清之人。

这里猜测张道士的原型是马绍愉和张若麒,这二人在松锦大战时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督促洪承畴出城决战。不过从其荣国公替身的身份来看,笔者认为书中的张道士更多的指向马绍愉,红楼作者只是借了张若麒的姓。

松锦大战后,马绍愉作为明朝议和的谈判代表,数次被陈新甲派往沈阳议和。

作者写张道士受封于两任皇帝,是因为马绍愉不止一次作为明方代表与满清议和。除了在此处的“壬午议和”马绍愉代表崇祯朝出使沈阳。南明弘光朝时期,他和左懋第再次代表弘光朝前往北京与多尔衮议和。【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初,南明与大清和议失败,只得返回。回程途中,陈洪范暗中联络多尔衮,请求将左懋第、马绍愉拘留。十一月四日,过沧州十里,又同左懋第被扣押北上,囚之于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左懋第闻知南京失守,南面痛哭。多尔衮知左懋第不降,闰六月十九日,命左右处死左懋第,随员陈用极、王一斌、张良佐、王廷佐、刘统等人皆不屈而死。惟马绍愉率所随将士薙发降清。入清后,马绍愉官运亨通,累进要职。】

张道士见到贾母后,问到宝玉,说起“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想请宝玉来玩,可是没有请到。此时是打醮第一日即五月初一,前日应该是四月二十九而非四月二十六,或许作者故意错写日期,为叫读者注意四月底的这个时间点。四月底,明使马绍愉来沈阳,皇太极提出议和条件,就书面而言,条件并不苛刻,明朝只需破财,无须另行割地。

然后是张道士给宝玉提亲,这个“今年十五岁”的小姐应该是同宝钗一样,指向皇太极。因为此时恰好是皇太极继位15年。提亲不单代表议和,还代表满清要求大明承认其在北方的统治权。

接着,凤姐提醒说,早先的寄名符张道士忘了换。于是张道士借换寄名符的机会,拿出个托盘要将宝玉的玉请下来,给道士们看看。这里先前的寄名符没有换成,是指三月中旬,明使马绍愉也曾有一次出关,致书皇太极。当时,其书非致皇太极之国书,而是崇祯给陈新甲的下渝。因认为和书无诚意,且印玺不称,皇太极拒绝议和。而这里张道士来请宝玉的玉(前文分析过通灵宝玉即国玺),则是指四月底这一次,马绍愉再次来盛京沈阳见皇太极,且带来了崇祯正式的国书印信。

张道士还玉的时候,还托出来一盘子其他道士的法器,做敬贺之礼。贾母“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看此处描写这些贺礼,应该是暗示皇太极给出的优厚的议和条件。根据《清太宗实录》中记载的,皇太极所提,概括起来大约有三条主要的内容,一是要求实现和大明王朝的对等关系,而不是属国关系,二是要求明朝每年给满清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满清作为回馈每年给明王朝上等人参千斤,貂皮千张等,三是明王朝和满清重新确立边界,明朝需要承认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归满清所有。此外皇太极还致书明朝说:“兴此大兵,本非我所愿……虽然我见黎庶涂炭,常以和睦为心,唯期共享太平。故至书遣使,不啻数次。”当时的大清在关外几乎已经无人能敌(宁远宁锦只是自卫)。松锦大战后,清军优势更加明显,入关灭明也有希望,皇太极依然愿意意议和,并且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甚至暗示明朝一旦协议达成,他可以取消帝号,去帝称汗。在当时明朝在内有农民军、外有八旗兵的情形下,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散发着浓浓善意。

然而,当皇太极这一封敕谕送到陈新甲手中时,陈新甲将其放在几案上,即刻进京面圣。其家僮误以为是塘报,将其传抄。令议和之事大白于朝廷。崇祯皇帝大为光火,原本秘密进行之事变成了众所周知之事。崇祯皇帝起初还想袒护陈新甲,对他的大意泄密没有追究,还将大臣们的奏疏压下不发,希望不了了之。但过了不久,舆论鼎沸,难以平息,迫于言论压力,一向以中兴君主自居的崇祯皇帝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内心不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无法应付时局、向“蛮夷”低头的印象,感到议和是自己的耻辱,于是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遂下令将陈新甲打入大牢,并于崇祯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被处决。“壬午议和”就此告吹。

书中用宝玉想偷偷藏起金麒麟,结果却被黛玉发现并奚落,来暗示秘密议和之事被泄露。

 

第二天,五月初二,宝黛因为张道士提亲之事大吵,其间黛玉明明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却还是用更怄气的话刺激宝玉,以致于宝玉二次砸玉:

林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上日的话来。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又是着急,又是羞愧,便颤颤兢兢的说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

这里黛玉虽然内心纠结,却还是死要面子,死不改口,基本符合崇祯在议和之事泄露后面对舆论的态度。而宝玉的再次砸玉,和第一次的隐喻一样,是暗示金玉配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

对应到历史上,这一次的议和,可以说是大明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议和失败反而使得满清坚定了入主中原的决心。而崇祯皇帝,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惜这只能是后知后觉,已经于事无补、无法挽回败局了。

 

 

 

【五】宝钗借机骂靛儿

第三十回中,宝黛和好。宝玉拿宝钗比杨妃,惹得宝钗大怒,先是不好意思发作,只是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然后又借靛儿找她要扇子的机会,敲打宝玉,最后用“负荆请罪”来暗讽宝玉和黛玉。

这里宝钗骂靛儿:“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这种指桑骂槐,应该是影射皇太极对议和的态度。他虽然提出优厚的议和条件,然而对明朝的诚意并没有信心,所以在信的末尾发出了最后通牒:“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陈新甲被斩后,和议无疾而终。皇太极在收不到回复的情况下,一是看到了明朝确实没有议和的诚意。其次又拿出惯用手段以明朝背信弃义为借口,制造舆论征伐明朝,所谓“朕屡欲与明议和,彼国君臣不从,是以命尔等率兵往征”。

而宝钗自述没有“好哥哥好兄弟”作杨国忠。是指1642年九月陈新甲被杀、议和失败的一个月之后,1642年十月,皇太极以其兄长阿巴泰(努尔哈赤第七子)为奉命大将军,率军从墙子岭入关,一直打到山东兖州,又分兵攻陷登州、莱州、莒州、沂州(临沂)、海州,共计攻下八十八城,降服六城,掳男女三十六万,掠黄金一万二千两、白银二百万两,最后由墙子岭出关还师。

这一段故事中的靛儿,在全书中只出现了这一次,似乎是专为这一幕而设计的人物。其名字如果用拆字法,即“青定”,谐音“清定”,或许是指议和失败后,清朝就有了定鼎中原的机会和野心。

宝钗最后用“负荆请罪”来暗讽宝玉和黛玉,可以看作是皇太极讽刺大明君臣不睦,将相不和,最终被满清以少胜多,问鼎中原。

 

 

 

【六】炮竹的灯谜

确定了清虚观打醮一节是影射松锦大战,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之前正月里元春那个炮竹的灯谜。意义就比较明显了。这个灯谜就是暗示了1630袁崇焕被凌迟、以及1638年孙承宗抗清殉国。作者在写灯谜这一回,还不能把元春的结局直接写出来,一是过于明显,元春的结局注定只能用各种伏笔来写,八十回后的文字注定不能在那个时代面世。二是正面的故事还没有行进到元春身死,因为元春之死是和贾府的败落同时发生。所以作者用一个灯谜来告诉读者,袁崇焕在“清虚观打醮”之前已经去世。除了这个灯谜,小红在端午节前离开怡红院,也是暗示此时袁崇焕已经被崇祯所杀。

 

最后,整理一下书中有关元春的时间线:

·        贾政生日,元春封贤德妃,晋封凤藻宫尚书:对应1622年二月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第一次经略辽东

·        转年三月薛姨妈迁出梨香院:对应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

·        再转年正月十五,元妃省亲:对应1626年正月十四的宁远大捷,以及孙承宗收复辽东国土。

·        省亲之后,很快宝钗过生日:对应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宝钗生日我们前文分析过,明写正月二十一,暗写二月二十一,即努尔哈赤的生日。这里是用努尔哈赤的生日,暗示其忌日,同时是也皇太极继位之日。)

·        同年正月,元春写炮竹的灯谜,暗示其死亡方式:对应1630袁崇焕被凌迟、1638年孙承宗抗清殉国。

·        四月二十六,元春赏端午节礼,表达其对金玉之配的倾向:对应1642年4月底松锦大败,由此明朝彻底失去在辽东和清军对抗的能力,并且即将面对亡国的命运。

·        五月初一,贾母打醮,张道士提亲:对应1642年五月至六月陈新甲派马绍愉秘密议和。

·        五月初二,黛玉生气,宝玉砸玉:对应1642年议和之事泄密,崇祯大怒,同年九月陈新甲背锅被杀。

·        五月初四,宝钗讽刺宝玉,骂靛儿,说自己没有“好哥哥好兄弟”:对应1642年十月,皇太极以兄长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率军从墙子岭入关。

 

综上,元春在前八十回中的故事,以封妃省亲(1622年孙承宗经略辽东)开始,以端午打醮(松锦大战及议和失败)告终,恰恰对应了大明在辽东的第一个胜利和最后一个失败。感觉作者写元春(辽东局势),用了有点类似于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写法。

作者借元妃的故事,简单描画了辽东局势演变的一个轮廓。元春的形象,也是辽东事务总体的人格化体现。而辽东战事中,所涉及到的更多的具体人物,比如熊廷弼、袁崇焕、毛文龙、祖大寿、孔有德、吴三桂、洪承畴、李成梁家族等等,作者还是分别用红楼中不同的鲜活的形象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