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來自: China |
註冊日期: 2010-04-26 訪問總量: 24,490 次 |
|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
|
|
|
|
|
|
| 白居易太狡猾了 |
| 《長恨歌》是千古絕唱,是不朽之作,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人。詩中名句膾炙人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此二人為題材的小說、電影、電視劇更是數不勝數。白居易也因這首詩而名垂千古。 對此詩的通常評論,大都說這首詩是什麼愛情頌歌,什麼玄宗對玉環深情不移,什麼“愛情的真摯與執著”,玄宗一往情深,是什麼痴情皇帝……包括陳鴻《長恨歌傳》“懲尤物,窒亂階”之說……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頌歌,而嚴肅的史學家認為歷史上的玄宗跟玉環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是大款跟小蜜的翻版故事而已,並且指責白居易在為帝王唱頌歌,喪失了文人的立場和尊嚴。 我認為這些統統不對。如果古人會說話,白居易可以面無愧色地回答:“我沒有撒謊,沒給帝王唱頌歌!《長恨歌》裡每句話都是實事。”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不是歷史書,只是一本惡搞的小說,惡搞了歷史人物,醜化了周瑜、曹操,美化了劉備、諸葛亮。而《長恨歌》不同,它完全遵守歷史的事實。白居易是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詩人。寫這首詩也不例外。這首詩沒有任何違背歷史的地方。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這首詩的前半部分是寫實,交代情節,對玄宗的糗事閃閃躲躲、避重就輕,但卻沒有撒謊。最重要的是玄宗違背人倫強搶兒媳的情節,白居易選擇避開不說。也許白居易心裡在說,反正這事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提了。 詩的後半部分基本都是浪漫抒情,可是,白居易先交代了,這些浪漫的前提是:玄宗在做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玄宗想念玉環便找了個會通靈的道士讓自己跟玉環在天上相會,(貌似迷信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玄宗痛哭流涕、悔恨萬分,感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也就合情合理了。 事實上,《長恨歌》就是懺悔書,不是愛情頌歌。“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是故事的重中之重。誰在恨?當然是唐玄宗。為什麼恨?因為玄宗做錯事了。做錯什麼事了?他在馬嵬坡,為了換取三軍將士的支持,縊死了楊玉環。結果呢,回到長安後,他才發覺權力早就被兒子肅宗掌握。肅宗對父皇嫉恨尤甚,很快派人將玄宗監控在荒僻小院中。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七十多歲的玄宗寢食難安、苦不堪言,在寂寞、淒涼、悔恨中,無數次後悔當初不該白白縊死楊玉環。因為玉環白白死掉了,沒有換來玄宗的權位。 為了自己自私的政治前途,為了替自己背黑鍋,為了轉移三軍將士的憤怒情緒,玄宗把自己最寵愛的妃子縊死,結果卻發現毫無意義,毫無必要,權位還是沒有得到。這個悔恨是無比強烈的,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寫的就是悔恨,全篇都是悔恨,根本不是什麼愛情! 假設一下,如果安史之亂後,玄宗沒有喪失皇權,如果玉環之死的確換來了玄宗重新掌控大唐帝國的皇權,那麼,玄宗就不會有任何悔恨之情了,雖然懷念玉環,大不了再找幾個女人彌補一下。——以此證明,玄宗跟玉環之間的愛情實在沒什麼分量。 白居易太狡猾了!他沒有撒謊,沒有給玄宗唱頌歌,但是,絕大多數讀者讀過詩之後,卻心甘情願上當受騙,願意相信玄宗是一往情深的痴情皇帝。白居易完全可以這麼說:“我沒有撒謊,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總之,白居易太狡猾了。不愧是唐朝的“詩魔”和“詩王”。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