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医师节,也很可能是我人生中过的最后一个医师节,因为接下来,我将走上全职服事与神学学习的道路。很多人不解,为何年纪轻轻,好好的医院工作不做,要转作教会服事?我想,个中原因,在山眼老师的《行医者》一书中可以找到共鸣。这本书是在疫情期间出版的,正好符合我们在这不怎么太平的庚子年,对医者的全新认知,以及透过对往日的追忆,好对我们的事奉人生中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行医者》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康成,第二部分写石美玉,作者均采用第一人称的角度,给我们极大的代入感,并且在时间线上,山眼老师很大程度上尊重历史的走向,并从中开拓了独到的灵性的眼光,使这两位主所爱的使女,在晦暗沉重的历史中,发光如星。
作为医者,她们从一而终怀揣怜悯,以救人身体为己任;作为神的仆人,她们从未忘记引人归主的福音使命。二者间的张力,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觉得难以把握,毕竟在那特殊的年代,建立医院,救济难民,哪一样不是需要信心的呢?她们两位的勇气令人咋舌!而对我来讲,这更坚定了我所选择的道路,是好得无比的。
康成说过一句话:“于此乱世上,医者惟有竭尽所能,为病人解除疾苦。更盼着福音广传,民众灵魂得救,民族方有望复兴。”这一句话,道尽了我作为基督徒医者的全部心声。神爱我,让我有机会可以认识他,并且立志一生跟随他,我才会在行医的每一天都祈求神赐我医治病患的手。每当看到一个个病人在我的手下得着治疗,恢复康健,重新展露笑容,我的心中满是感恩。我知道,主啊,是你借我手救了他们。可我实在不敢居功自傲,因为在永恒的福分上,大多时候我只敢为他们祷告。
当石美玉离开康成,追随神在自己心中的呼召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难以理解她,可她只给自己的挚友留下了一句话以及一节的圣经经文,她说:“爱德,记得你我的呼召。”我想,这短短的一句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在其中穿插,却在纷杂的乱世中,她们彼此坚定了起初的信仰。治病救人是呼召吗?是,她们为此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与泪水。那传福音呢?更是,因为她们似乎从没有妥协过要放弃圣经的教导,并总是在属世的工作中,践行着基督的大爱,又归荣耀于他。跟从主的这些年,我亦是如此,唯恐不将荣耀归给他,留给自己,偶有受人夸赞沾沾自喜,当即向主认罪悔改,主啊,我算不得什么。
爱德是个诚实的医生,她总是照着自己的能力,救治病人,遇到有个别病例自己确实难以判断所患何疾,甚至后悔自己当医生。医者,不是妙手回春,更不是一点错误都不会犯,但只要不为了利益,拿病人身体开玩笑,即使是建议病人转投他处,亦不失为大爱的表现。她持守上帝交付给她的一方天地,经历着生命的冲击与毁坏,哪怕最后到一个地步,以为自己所信任的那一批人在战乱中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她母女俩,她却看透自己不过是那根压伤的芦苇。
美玉是个顺服的门徒,却敢爱敢恨,大刀阔斧,因着团队的限制无法施展拳脚,她寻求更远大的目标。遭到大家误解之时,她说了她不是为自己。我相信,她是因着呼召。起码在她后来出于信心的事工,见证了她与主的关系。
爱德跟美玉两个人,一静一动,曾经以为上帝的带领会是两个人一起为一件事而努力,没曾想有一天要分开,经历上帝对一个人独特的带领。当上帝呼召临到的时候,我们所要放下的,往往是自己所认为最宝贵的,可是,有什么能比基督更显宝贵呢?当我们以为自己需要一个属灵伙伴,好过自己一个人孤独面对,神却偏偏要你知道,你必须学会独处,一个人面对生命最深的幽暗,好让基督的生命之光照射进来的时候,你的心中,惟有耶稣。
两姐妹再见面的时候,竟是面临再一次的分别。这一次,爱德要结束世上的奔走了。我读着这段文字,心中百感交集:曾经的同路人,因各自的异象分道扬镳,既是挚友,又是至亲,默默地理解着对方所做的所有决定,这一次难得的相聚,虽是万般不舍,却又不得不亲手把她交在天父的手中。离别不总是伤感的,最起码这一次,她们又可以一起面对永恒了。
基督徒的盼望,不在世上虚浮的荣耀,亦不在乎为着基督吃了多少苦,而是因着基督的爱,在最后离别的日子,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跟主道一声:我持守了对你的忠贞。
读完《行医者》,过去行医的往事历历在目,可我不后悔自己所作的选择,放下过去的一切,坦然面对神早已在心中深埋神学与奉献的呼召。当种子发芽的时候,我能给自己的勉励惟有:昨日的行医者,今日已成传教者,从医人肉体到医人灵魂,不变的是怜悯的心肠。我既如此,康成、美玉更不外乎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