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者按】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的电影是以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为蓝本,讲述了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部队文工团战士们芳华岁月的故事。这里我要为大家讲的,是另一群与之不同的战士们的芳华岁月。与电影里的年轻战士们不同,这里士兵们的芳华不是绽放在舞台上,而是绽放在沙场上。他们面对的也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鲜血和死亡。下面就让故事的主人翁开始他的故事吧。 引子 摘下发白的军帽 献上洁白的花圈 轻轻地 轻轻地走到你的墓前 用最诚挚的语言 倾吐我深深的怀念 春天的百合盛开了 又残 你在这里躺了一年 又一年 。。。。。。。 每当我读到这些诗句,我的思绪总是会飘回到那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里,我们的芳华年龄就是从那里渡过的。 那一年我23岁,我战友们的年龄在18—28岁之间。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可在初春的和风细雨中,我却隐隐的感受到了一丝暴风骤雨要来临的悸动。 公元一九七六年,在越南抗美之战刚刚结束不久,越南当局就公然开始践踏由毛主席、周总理和胡志明主席共同缔造的两国友谊。我当时刚从通信院校毕业不久,被分到昆明军区司令部工作,一九七八年初,越军以闪电战的手段占领柬埔寨,我奉命调入侦察部门。负责对越电子侦察技术工作。一九七八年冬,越军在边境地区日益嚣张,我边防部队纷纷向上级求战,各路大军也开始隐蔽向边境地区集结,著名战将杨得志将军与王必成将军对调,出任昆明军区司令。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工作中得到的情报,我个人认为,近期将对越南有一次大的行动,作为一个老八路的后代,一个军人,一生中不参加一次战争,将是多么大的缺憾!因此,我悄悄的写了一份请战书,通过父亲的老战友转给了杨司令。后来有人说,这是军区机关最早的请战书。 备战
78年12月初的一天,我被叫到了小会议室,在座的有部里和处、科领导,在我敬礼并自报家门之后,老部长宣布了组建战场电侦小组和委任我为小组负责人的决定;政委谈了对小组成员选择的标准:1)政治觉悟高,家庭出身好。2)业务过硬,技术全面。3)军事素质高,年轻体壮。其他还有一些,比如尽量不选独生子女等。处长交待了一些组建、训练的细节,并要求我三天内将名单、训练计划、设备清单等开单上报。最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脸红脖子粗的用结结巴巴的语言表示感谢领导的信任,坚决完成任务等等,唠唠叨叨的直到领导们哈哈大笑才刹住。 开完会我即开始工作,在选人上,根据标准,我选的基本是军干子弟,根红苗壮嘛,而且我们单位大多数是军人后代,当然公子哥式的我坚决不要,他们也不敢来。这件事后来变化较大,有选上的通过关系跑掉了;有没选上的通过关系要进来,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张的76年兵,红军后代,七十年代初北京西城区小有名气的痞子头,就是现在港台片里的“大哥”,被他父亲强行送到云南当兵,人很聪明,讲义气,会武功,也挺爱学习,就是老打架、犯纪律。他找到我和处长要参加进来,我不同意,他当场割手指,写血书,“参战!参战!参战!”六个血字触目惊心。后来在其父亲的坚持下,也进来了,以后也立了功,上了军校。 人员确定以后,我们就进入山区基地进行训练,主要是三个方面:政治上,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教育;军人的荣誉、气节教育;战场纪律教育。业务上,新型设备的培训;越军的组成结构、建制、通信单位的配置、装备,活动规律。这方面中国人是越南人的老师,我们有许多在越军中当过教员、顾问的同志给我们讲课,军事上,五大技术、体能训练等。训练紧张艰苦,但我们士气高涨。
汇合
1979年元旦刚过,我们奉命进驻保山,边训练边等待与总部和警卫部队的同志们汇合。二月初,总部的40余人到了,都是各部门的骨干,几天后由80余名侦察兵组成的警卫部队也到了,总部和前指首长传达了前指命令:正式组建西线前指电侦分队,前出至未来战斗区域,执行战役侦察任务。并任命:总参某部的C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分队长兼指导员,警卫部队的H连长为副分队长;我被任命为支部委员、机务组组长(除警卫部队编为两个排外,其余都是组的编制)。 单位组建了,装备、辎重运来了,我们抓紧训练,加强互相了解,同时,我们都在盼着那个日子——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 ( 注一、文中除了烈士,我都不能写出他们的姓名,这是因为: 1、我写的这个东西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 2、有些同志仍在军队或保密战线上工作,都是师以上干部了,我不能给他们找麻烦。 注二、以上是根据我的日记整理的,我空闲时间不多,以后有时间我就整一点,有些事情涉及保密条例,我只好不写,所以连贯性不是很强,请朋友们原谅。) 边境 单位组建第一天的下午,我们开了第一次支部会,大家互相自我介绍后,队长详细的布置了任务,要求侦听、测向、破译、机务等业务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工作,保护好器材设备;业务人员每人配备折叠柄冲锋枪、手枪、伞兵刀和地瓜式手雷,其中一枚是“光荣弹”。规定业务人员绝对不能当俘虏,一旦失去战斗能力就必须“光荣”。同时又具体讲了参战地区地形地貌特点,越军的作战特点;特别指出:我们是紧跟第一波作战部队隐蔽进入战场,可能遭遇的敌人主要是敌特工和小股部队,要求警卫部队在尽可能避战的原则下,遇到已发现我们的敌人,不抓俘虏、不留活口,全部消灭。队长林林总总讲了三个多小时,不但使我们明确了任务,并且使我们感到他不但有深厚的业务功底,也有很高的军事指挥素养,大家极为振奋,信心倍增。 第二天上午,召开参战动员大会,举行战前宣誓。下午领取装备、给养和武器弹药。晚上会餐,一人二两茅台,队长挨桌敬酒,极其豪爽,至少干了一斤。 夜间11时上车,凌晨4时隐蔽进入边境线上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顶,2个小时全部设备架设开通完毕,在总部和军区各部门的协同下,仅三天时间,战区内越军大小电台已处于我们的监控之下,看来我们还是蛮有战斗力的。此时的时间是:一九七九年二月九日。 (注:关于越军的编制:越军在奠边府战役之前,只是一些游击队组成,奠边府战役前后,由陈赓将军率领的军事顾问团(主要是四兵团人员组成)按照八路军组军的经验整编为野战编制,没有军,只有师、团。为了不暴露兵力,在团的建制上,往往采取一个番号,两三支部队的做法。如八路军在鲁西北地区就有老九团、九团、补充团(新九团)。而当时越军的团,如它的一支“王牌军”327团,就有327A、327B两个团建制,加上附属部队,实际是一个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