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城101的博客  
学习交流  
https://blog.creaders.net/u/1148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2021-02-24 07:00:49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原创点滴观察2021-02-22 09:06:52

(鲁安忆旧系列之四十二)

文: 鲁安

图: 莲君


高台大门人家,石板市井香茶;

门楼影壁石榴,唐朝古树槐花。


圩子门内三和街中篇就围绕这里的人家, 院落门楼, 古树, 传统文化开篇吧。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老槐树 摄影:金霖

三和街上确实有过唐槐古树,很有意思的是, 唐槐古树也是三棵, 三棵老古槐位置不同。一棵位于三和街北端路东, 一棵在邻近的勾家胡同斜对面路北, 还有一棵在正觉寺的门口。 相传这三棵古槐为大唐盛世所栽,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尤其三和街上的这棵老树新枝,苍古郁葱, 每年一到槐花怒放的时节,一串串垂吊的乳白色小花,香飘每一个院落, 令人心旷神怡. 过去人们都把百龄以上的树称为“神树”, 说有庇护子孙的功能。 此言不虚,据曾经住在三和街27号邬家大院小南屋的二中校友程汝钊先生文章介绍,那时候是困难时期, 自己还很小, 记忆中家里就把槐花掺到玉米面或者地瓜面的窝头中, 瓜菜代粮; 到了实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 我记忆中, 连院落中的石榴树叶子, 剁碎,也可以掺到红薯面中烀饼子充飢。

这应该是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吧。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院子里的石榴开花了, 火红. 到了八月十五, 冰糖石榴个个硕大圆满, 凭借矿物质丰富地下天然泉水的滋润, 石榴籽蹦脆稀甜(济南老话), 院落中七八户人家, 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来自院落中丰硕成果。 那时候的民居邻里之间, 没有大小眼, 一般按人头分配, 大人每位一个石榴, 小孩每人两个, 没有势利眼。济南市井居民民风纯朴, 基本上大院共享一个电火表, 电费按户数月头来分帐, 大家和气相处,从没有斤斤计较, 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啊。也是因为如此, 一个院落中, 谁家有了难事, 邻居们都会出手相助, 体现出泉城人豪爽仗义的性格。

三和街过去称为三合街。 三合, 谓阴气、阳气、天气, 三气相合。 三合源于《谷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这三合与三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与天地人, 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故此, 笔者认为, 过去有一种说法, 认为三合街之名, 来源于三和街南部,以及东西两部下雨时, 街道的雨水在这里汇合, 故有了三合街的说法, 这种说法有道理, 但不尽然, 这正如作者在故乡的出生地剪子巷, 并非只是因为买卖剪子而得名, 也不是因为剪子巷商贾分布如剪子的形状, 实际上, 剪子巷上的茶庄饭铺, 旅店理发, 戏装布匹,针头线脑,应有尽有。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三和街27号邬家大院内景。

(照片由山师杰出校友,济南二中二十四级校友程汝钊先生提供)


话说回来, 三和街真的与“三”这个字有缘。有读者朋友留言(用户207691547069)中说, 他当时就住在三合街北首路西的三义里, 门牌是三和街17号, 院内北屋, 住着二中赵芝训老师。笔者在济南二中, 1963年从山医附小考入初中, 直到1970年离开二中, 在二中整整7年, 当然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 有4年无书可读。恩师赵芝训就住在三义里, 赵老师的先生在山东工学院教书, 桃李满天下(请参阅拙作, 鲁安《济南二中忆旧》)。

三义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概念, 如著名三国演义中, 就有桃园三结义的传说, 加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所以三和街就是拜师求道的风水宝地。 实际上, 很多三和街以及后来附近的街巷的居民, 山东中医学院, 山东工学院, 山东财经学院(也是三院)的教职员工的住所, 甚至还有山师的宿舍楼, 所以三和街小学的名声在外,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 中国的“三”这个字非常的奇妙,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处, 三并非三的数量词, 同理, “三人行, 必有吾师”, 这里三人, 绝非三个人而是众人前行,必有吾师的含义。三和街的三字, 意义深奥, 妙不可言。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曾住三合街27号程家一家人合影留念

照片照于一九六O年,时济南二中程汝钊校友之父在山东农林厅任职,右一为程汝钊,左一为哥哥程汝铭,中间是妹妹程伟。(感谢山师大杰出校友,美国华兴社社长程汝钊提供)


我们介绍三和街, 一定要介绍27号邬家大院, 好在我们的校友, 旅美多年, 事业有成的华兴社社长程汝钊先生少时在这个院落中生活, 他非常有心的拍摄了这个大院的内景, 留下了珍贵的文字纪录, 让我们今天可以真实的回忆这座深宅大院。这个院落有一座高高的门楼, 三进三出规规矩矩的四合院, 房东是邬家(读者留言的红红应该是邬家的后人),邬家是个大家族, 三兄弟在三和街各有一套三进三出的住宅。这个家族居住的房屋, 也离不开三字, 三座豪宅, 三进三出院落, 因为三生万物, 也会招财进宝啊。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邬家大宅门, 门楼高台阶,整个院落的格局, 气势雄伟, 进大门后,有一影壁, 影壁后有假山水池。前院有四间宽阔的北屋, 两间小南屋,曾经是邬家主人的仓库。然后是中院, 后院和中院之间有门相隔, 随着社会的变迁, 三进三出的院落逐渐成为居民大杂院, 格局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邢台地震之后, 大院落也搭起了临时防震棚, 有些防震棚变成了“防震小厨房”, 这整体上自然就影响了四合院的那种风貌气势。 据曾经在这里住过的程先生介绍, 这座院落中居住过的,包括房东, 一共八家人家。前院北屋四间, 自然是主人的住房, 而东屋则住着张祥林一家, 张先生身材魁梧, 一表人才, 一儿一女, 记得儿子小名为铁蛋。 中院住着手艺人梁大爷一家. 还有个独门独户的小院里住着铁路工人王大爷一家, 王大爷面善心慈, 三儿三女都很孝顺乖巧; 后院住着三户人家, 分别是刘家, 赵家,和蔡家。不过随着80年代大拆迁,铲车铲平了这里的古老建筑, 连同院内加盖的小厨房, 三和街上三座古色古香的大宅门,庭院深深的院落一并随风而逝。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三和街27号邬家大院内景。

(照片由山师杰出校友,济南二中二十四级校友程汝钊先生提供)


不过邬家, 可是泉城三和街民族企业家楷模, 据说从三和街中段到正觉寺街北街口的青石板路, 当年就是邬家出资铺就的, 这也是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 富了, 就搭桥铺路, 造福一方。 这一资料, 加深了我对三和街也是青石板路面的记忆。故乡街巷的青石板路面, 其实是天然泉水的自然环境, 民众的因势利导而造成的结果。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刘学慧老师1962年从山师物理系毕业到二中任教的,这张教师合影应是刚到二中不久拍的,二排左一是马Q的母亲刘学慧老师(谢谢读友马Q提供)


济南二中的刘学慧老师住在三和街29号, 也就是邬家大院的南邻。 据马公子介绍, 从主街道这个院落的大门, 有一条长而狭窄的甬道, 也就是小胡同, 这种结构在三和街很多, 譬如岁寒三友刘柳住过的路东24号大院, 也是这种结构, 胡同深, 狭长, 灯光不足, 自然就成为这里孩子们晚上“藏马乎”(捉迷藏)“找朋友”最理想的地界儿, 马Q说, 晚饭后, 一丢下饭碗, 就跑出去, 在这些地方呼朋找伴, 藏马乎。 有时候为了让别人找不到, 就垮墙而过, 就到了别人的院子里。那时候不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大家乡里乡亲, 都有个照顾, 走门串户, 东家蹭块油饼, 西家拿块馍馍, 常事。一家做饭百家香。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济南的老街古巷, 自来水管道铺设都很晚, 这主要是因为庭院深深的大户人家, 他们的院落中都有自用的水井, 自给自足有余。当然也有苦水井(老济南称为懒水), 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都是马车送水, 马车载着木制水箱,由车夫一桶一桶从水箱中接出来, 挑到用户的家里,倒入水缸, 那时街上的老户家里, 水缸是必备的大型器物。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状况才逐渐有所改变。济南二中校友马Q也是热心的读者, 他描述说, 到了七二年三和街的居民家中才铺设了自来水管道, 在这之前, 家家户户每天清晨, 都要到三合街中段路西由青石板垒砌的水池子去挑水。 三和街从清晨就开始忙碌起来, 大人是肩上一根扁担挑两个桶, 而孩子, 是两个孩子肩上抬一个桶, 来往穿梭,其实这也是一道亮丽的市井风景线呢。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一到下雨天, 路面上,青石板路上就会汩汩地冒出清澈的泉水, 自行车骑过, 车轮会划出一条条清澈的水箭, 车子越快, 水箭越高越远, 孩子们都会站在路边上观看, 多象是烟火喷火花啊, 可比现在的游戏机好玩多了。

在“深挖洞,广积粮”的时代, 三和街的院落里也挖过一阵子防空洞, 据一位读者朋友描述, 往地下挖一两尺深左右, 就碰到了石头岩层, 挖不下去了, 而且第二天挖好的土坑中,充满了往上冒的泉水。 这种情况, 也是我在南新街张志故居大院亲身的经历, 最后这些防空洞只有填上垃圾, 铺平了事。济南古城这个地方实在是不能再破坏地下水脉。 如果要建立铁轨, 往地下发展"挖洞",不如向空中“展翅”, 中国的高架磁浮已经问世, 如果在空中乘坐高架磁浮, 从空中俯瞰齐烟九点, 看看泉水古城这个盆地, 以及南边起伏的山脉和北部绿色的湖泊湿地, 那不又是齐鲁一绝吗?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这是家里唯一的在三和街院里的留影,那时我大概四五岁(谢谢读者马Q提供)


马Q 在三和街出生,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搬到南新街51号, 真是无巧不成书, 51号是原齐鲁大学医学院江静如院长的公馆(后来的舒同故居), 和笔者居住的南新街61号(原65号)赵家大院, 仅隔五个大门。他的母亲, 济南二中刘学慧老师, 和我在济南二中的班主任甘维城老师(后来任过校长)都是济南一中的同学, 而甘维城老师的公子, 和马Q为高中时期的同学和好友, 真是一篇文章, 一个现代网络, 像织布机一样, 如果我的文章是带线的织布梭子的话, 网络就是布匹的经线, 我们每一个人, 每一个读者朋友, 就是纬线, 有了经纶, 何愁人在天涯海角, 不都是朋友么?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一九六五年济南二中初十八级二班毕业照

照片前二排中间为徐平石校长,右边是李教务主任,第二排左二是刘学慧老师,其他老师和同学姓名请热心的读者提供,作者在此谢过,以便汇集出册时补充圆满(谢谢读友马Q提供)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前排右一是刘学慧老师(谢谢读友马Q提供)


热心的马Q整理了他手头上济南二中相关的资料照片, 真是非常感恩, 让我们有了缅怀刘学慧老师夫妇机会, 能有照片回忆三和街以及济南二中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在我们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 感恩我们的每一位老师, 他们是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 也由此记住为我们提供资料的热心读者朋友们。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三和街上老住户,济南二中模范教师刘学慧女士年轻时照片


据了解:刘学慧老师生于1938年, 姐妹三人, 刘老师是家中老大, 刘老师的祖父刘子元先生为济南知名的民族企业家, 经营菸厂和洋行, 日本侵略中国时, 全家放弃产业逃难西安, 刘学慧就出生在古都西安。后来家道中落, 回到济南, 在省立一中读书, 成绩优异。考取了山师物理系, 这决定了她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刘学慧老师没有机会在物理专业的理论方面继续研究, 但她的为人师表, 热心, 爱心, 敬业,庄敬自强,严格要求学生, 有口皆碑。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刘学慧老师(左)和数学老师张新义女士(右)七十年代在济南二中校园拍摄(谢谢读友马Q提供)


最令人敬佩的是, 刘老师的大义。二中有位语文女老师王友兰,家也住在三和街北头路西的院子里, 毕业于四十年代山大中文系, 谈吐机智幽默, 犀利敢言。 自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 被批斗是首当其中。 有一天下着暴雨, 有些人把她拉到二中一尺多的深水坑内罚站, 让她在雨中“清醒”, 刘学慧老师看到后, 过去一把就把王老师拉了上来, 救人于水火之中, 刘老师是女中的“汉子”,刘老师的这一拉,得到了二中同学们的敬佩,王老师和刘老师也成为一生的挚友。也是真正“三人行, 必有吾师”的典范和楷模。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济南二中初十八级二班全体团员合影(1965年)

前排左起王方欣,吴运亮,侯福荣,刘学慧老师,毛全胜,汪泽明,尹承盛。

后排左起王素贞,徐艳璧,朱桂玲,郭淑苓,冯燕,蒋琦,张桂青。

(谢谢老学长玉海先生协助介绍每位同学,谢谢马Q学友提供照片)


再回到三和街的三字吧。

在三和街附近, 还有三个寺庙, 分别是正觉寺街上的正觉寺, 华林寺, 和祭坛巷上的星宿庙。

正觉寺, 建于唐代, 后于崇祯四年, 嘉庆三年, 有过重修, 清末民初改为消防工队, 招募百人, 救人水火, 也就是后来济南消防队的前身, 具体位置在济南八中东邻, 二中正们对面。名闻遐迩的正觉寺街, 就以正觉寺而命名。

华林寺, 位于正觉寺往东行60米, 路北, 建于天宝十年, 明成化年间遭大火重建, 嘉庆十年维修, 上世纪30年代, 为正觉寺小学旧址, 现为山东军区干休所所在地。

经查阅文章资料,得知祭坛巷上的星宿庙, 为佛教寺庙, 建于万历四十七年, 具体位置大概在原三和街小学的后门的祭坛巷上, 从祭坛巷南端东拐, 路过星宿庙, 就是朝山街了。祭坛巷之名, 应该是源于祭拜天地的地方, 正如京城的天坛。 这里也曾有过一所学校, 称为“官立初等小学堂”, 校园就是在“南关天地坛”旧址上建起来的, 后来这所学校一分为二, 一部分称为少儿聋哑学校, 正门在祭坛巷上, 另外一部分非聋哑学校以三和街小学为邻, 再后来, 聋哑学校的正门也开在了三和街上, 总之这一带就是是读书育人的地方, 亦是杏坛, 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济南圩子墙内三和街 (中)

据马公子介绍:"这张照片应是母亲刚到二中第一次担任初十七级班主任,与班上同学的合影。母亲年纪比学生大不了几岁,跟学生相处的感情很深,学生经常到家来玩,一直持续到母亲2006年去世。前排左二为刘学慧班主任(谢谢读友马Q提供)


此谓三和, 也就有了三和街。

三和, 也成就了三和街和世代在这里居住过的人们。

【后记】首先, 非常感谢山东师范大学杰出校友, 济南二中24级校友, 美国华兴报社长程汝钊先生,三和街邬家大院的照片和他的文章《我生活过的大杂院》对本文很有助益,深表谢意;拜高科技网络通讯技术发达之赐, 拙文《故乡圩子墙内三和街(上)》在美篇, 头条和百度百家, 网易等多家媒体刊发之后, 仅仅两三天的功夫, 读友反馈热烈, 单日阅读点击量破万, 有两百多位读友惠评; 这些读者朋友, 从济南到西北东南, 从美东到美西都有, 很多读友通过留言联络上了失散多年的老邻居小伙伴, 更多的热心的朋友提供了写作线索, 还有的进行了纠错勘误, 非常感恩读者朋友, 正是您们的支持关心鼓励, 使我的作文内容更加丰满充实, 能够为大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留下点儿文字纪录, 虽然三和街和邻近街巷上的这些老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 灰飞烟灭了, 不过“水过留痕, 雁过有声, 人过留名”,(也是“三过”), 三和街由历代人们书写的传奇故事将不会消失, 将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关于更多三和街传奇, 且听下回分解。


(牛年初七, 初稿于协和大学校园, 鲁安时记, 初八定稿)


浏览(1570) (3)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老城101
注册日期: 2016-08-12
访问总量: 98,40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深夜惊艳与半夜惊魂 -程汝钊
· 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 妈妈 您都好吗? 文:程汝钊
· 桥东楼四君子 文: 程汝钊
· 陈宽(再续)- 文:程汝钊 校对
· 陈宽(续)文:程汝钊 校对: 雷
· 陈宽 文:程汝钊 校对: 雷思晋
分类目录
【诗歌】
· 深夜惊艳与半夜惊魂 -程汝钊
· 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 妈妈 您都好吗? 文:程汝钊
· 桥东楼四君子 文: 程汝钊
· 陈宽(再续)- 文:程汝钊 校对
· 陈宽(续)文:程汝钊 校对: 雷
· 陈宽 文:程汝钊 校对: 雷思晋
· 陈宽
· 人物志︱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专访
· 没有人管你,也没有人关心你--疫
存档目录
2023-04-04 - 2023-04-04
2023-03-13 - 2023-03-13
2022-09-15 - 2022-09-15
2022-07-02 - 2022-07-18
2021-09-20 - 2021-09-20
2021-04-25 - 2021-04-25
2021-02-24 - 2021-02-24
2020-11-06 - 2020-11-29
2020-10-02 - 2020-10-30
2020-09-01 - 2020-09-29
2020-08-01 - 2020-08-28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6
2020-05-13 - 2020-05-26
2020-02-05 - 2020-02-05
2020-01-16 - 2020-01-26
2019-12-26 - 2019-12-29
2019-07-22 - 2019-07-22
2018-12-12 - 2018-12-22
2018-07-31 - 2018-07-31
2016-08-12 - 2016-08-1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