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後胡露面,郭、徐隨於其後。根據後來的披露,二人在調兵過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反而是素稱胡嫡系的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中間有過一些不大不小的“曖昧”。
更令人驚訝的是,胡的文臣謀士們,似乎一個也沒有參與到其中。就連李克強這樣的高級“心腹”,當夜獲得召見,匆匆趕來,也只是為了如何善後。李對於他的 “老師”(李私下相處時對胡慣常的稱呼)能搞出這麼一手,看上去頗為吃驚,並抱着為胡考慮的想法,頗附和了一通本方的那些不利因素,並未有勸胡乘勝出擊的表示。 雖然這有點不太符合李君身上鮮明的改革派色彩、以及本應該類似“嫉惡如仇”這樣的立場,但李其時已內定為下屆總理,薄既已倒,他的總理位子就是無憂的、看上去對總書記一職亦無圖謀。這倒不是不可以理解的,至少表面上看去、從胡看起來,事情也可能是這樣的。
2 吃驚的應該不僅僅是一個李克強 —— 其實周薄落敗,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正是由於低估了對手的實力。 前面說到,團派幹部一向給人以乳臭未乾的印象。有老領導發話,還發明了一個詞,說團派大多“浮騰”。然而,胡的真正實力,絕不是只有前台的一幫娃娃兵這麼簡單—— 但他卻成功地給對手造成了這種印象。
江上峰正青,隱在雲霧中。 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 毛夫人的這首詩(字詞有些許改動),還是很有兩下子的,用來形容胡“面癱”,也許正合適。
下面的圖中,你可以見到和帝不“面癱”的一面:
3 圖中與胡觥籌交錯的,不是別人,正是八九六四中的戒嚴部隊總指揮、改開後鄧氏手下頭號戰將,曾擔任軍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的軍中實力派大佬劉華清。 鄧雖然內心向毛,但他和自己的手下卻一直扮演的都是周氏盟友角色。胡平步青雲以後,隱然已是周派大半個領袖,對於胡、胡系,跟隨鄧征戰多年的部屬裡面,真心擁護的不乏其人,劉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即便鄧會暗示,劉本人也不可能改弦更張,改投毛派、江系,這倒還不僅僅因其是林元帥湖北同鄉的緣故。
周系在黨內樹大根深,正是官僚系統的中堅,即便當年毛面對,大部分時候也是束手無策、莫可奈何。象李鵬這樣的,各方面都多人非議、太子黨,在八十年代的氣氛中,還能逆勢而出,當上總理,就很說明這一派的實力和基礎。
[本文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