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孩子多,父母是工薪阶层,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 我在父母眼中的形象一直是乖乖女,学习成绩好,愿意做家务,不像妹妹一样调皮捣蛋。 我的妹妹,个性与我截然不同,成绩不好,经常被罚。在家里总是待不住。 有一次她拉着隔壁家的小朋友去荒地探险,两人一起掉到一口废井里去了,可把大人给吓坏了。 还有一次,小学4年级的妹妹暑期因为在姥姥家挨批评,一个人就带着行李离家出走,独自坐了6个小时的大巴车回城里的家。 那天晚上全家人找不到她急得一晚上没睡。 可是,对于她,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条白色公主裙。 我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有一个芭比娃娃,她有很多漂亮的裙子,那时候我做梦都梦见自己是一个小公主,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裙子。 现实中,我的衣柜里都是裤子+T恤。 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逛街买衣服,妈妈喜欢挑她认为好看又便宜的衣服给我,大概5块钱一件。 我暗地里可喜欢那些套装连衣裙了,还配套可爱的小包包。 不过我不会说出来,我会懂事地让妈妈帮我选。 妹妹呢,蹦蹦跳跳的拿了一件雪纺的白色连衣裙,就像公主的衣服,可是要39块钱。 妈妈觉得太贵了,不同意,妹妹便赖着不走,一哭二闹非要那条裙子,我心想,妹妹太不懂事了。 妈妈犟不过妹妹,就买下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内心特别羡慕妹妹拥有那条裙子,可是妈妈把我当榜样在教育妹妹呢,我也不好说什么。 从此以后,妹妹每次穿那条裙子,我都特别羡慕。
长大以后,妹妹则很快找到自己心爱的伴侣成家了,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一家四口很是幸福。 我的感情则不顺利,我习惯替别人着想,在感情中,我是那位默默付出而不懂得要的人。 这种乖乖女的形象很容易获得男生的好感,也顺利的开启了几次恋爱,但恋情都不长久,我很苦恼,为什么我真心实意的付出换来对方的冷漠。 他说: 『你的性格很好,你会找到真正爱你的人。』
后来我回忆起我和妹妹的性格,我觉得,我把懂事理解错了,懂事不是讨好。 过去的我,总是在讨好别人。我认为如果我不够好,就不会有人爱我。 妹妹却很勇敢,她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她敢于做选择,同时也愿意承担选择的风险。 她是为自己而活。而我,是为他人的评价而活。 很多人将懂事理解错了,或者说他们为了要当一位懂事的孩子,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位习惯隐忍的人。 为此,我要替”懂事”正名。 字典上,『懂事』的释义是『思想成熟,明白事理。』 一位真正思想成熟,明白事理的人,必定是一位自信稳重的人,而一位自信稳重的人,是勇于做选择的人,选择的背后是承担责任。 任何的选择都有正反两面,懂事的人,是看到了选择的反面,评估之后认为自己愿意承担这个反面从而去做了选择。 这样的个体,了解自己,爱惜自己。 就像妹妹一样,她总是很勇敢的去做选择,即使失败了,她也不会受到打击,因为在选择之初,她就已经承担了失败的风险。
懂事的人,同时是一位自信的人。 而自信的培养,恰恰又是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做成功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从而建立起对自己价值的评估,拥有高的自我价值感。 所以,懂事的人,总是自信地往前走,这条路有成功有失败,失败不会将她打到,但每一次的成功都增加了她的从容和自信。 这样的女孩,是说不出『越懂事越不会被爱』这样的话来的。因为,人们爱她,是因为她的自爱。
不幸的是,像过去的我一样,大部分的乖乖女将懂事简单的理解成了『为他人着想』。 慢慢地,她们越来越乖巧,越来越不敢说『NO』,越来越不懂得向他人去『要』。 随着一次次感情的失败,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感情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一段关系中,讲究的是付出和接收的平衡,如果单方面的付出,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付出的那个人越来越觉得委屈,接收多的那个人越来越愧疚。 最后,彼此都认为这段关系不再轻松舒适,从而分道扬镳。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简单的将这种类型的人统称为讨好型。
讨好型的人潜意识中认为『只有讨人喜欢,别人才会爱自己』。 这种类型的人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内心敏感脆弱,有同理心,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或『自以为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 2. 很会为别人着想,而总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给别人『添麻烦』。 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2. 很难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地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不得不拒绝了对方的情况下会觉得非常的愧疚与惶恐,即便他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为此道歉。 3.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倾向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4.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很少会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没有攻击性』的好形象。 对社交中争吵、尴尬、意见冲突等负面的状态会十分的不安,总是试图营造出和谐的气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5. 在社交中表现得很『神经质』,因总会担心自己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说哪些话合不合适、为对方考虑太多等,使其在社交过程中无法坦然地表现自己,反而会令其与别人的社交总会充满了「不自然」的状态。 6. 大多数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7. 缺乏底线和原则,非常能够容忍或者说是意识不到别人在客观上对他的『逾规』行为。 因为其自身的自我边界模糊,所以往往想当然的也以为别人是像他一样没有边界的。
1. 规划自己的生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相信你和我一样,大部分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产生的时刻自己都很闲。 我印象中,有一次休假在家,连续5天的假期每天无所事事,到了第4天,我便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 因此,合理地为自己制定长短期的人生规划,非常重要。 我们一旦把心力投注于适合自己并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后,心情就会变得丰满与充实起来,就不会被无聊与郁闷所左右,更不会被不安全感所窒息。 2. 交『懂事』的朋友,人与人之间是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的。 『倾听便是爱』,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就成了那里的影子。 当你交往的圈子都是一些『思想成熟,自信稳重』的人,你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趋向于他们。 3. 了解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喜爱自己。 人无完人,不必苛求自己是完美的。 允许自己的短板放在那里,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展示个人的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个优势就成了你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