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观感与期待 最近看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将在2018年农历春节期间推出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消息,颇为期待。我看了央视举办的前两届诗词大会,很喜欢这档栏目。
央视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条件将这档节目办的声色并茂,美轮美奂,把中国的文化精髓---诗词以绚丽的姿态呈现给观众,董卿优雅专业的主持使得节目更有亲和力。选手们的才智让人叹服,点评嘉宾的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评语,拓展了诗作背景,增添了文人轶事,有助于理解诗人和作品。央视这档节目在相似的电视栏目中可说即专业,又富有娱乐性,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值得称赞!不过,观赏回味这档节目,也觉得有这么几点遗憾和困惑。
一 中国诗词大会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不足
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形式多样,有看字拼句,看图猜诗,多项选择等等,但是大多数都是考察诗词内容本身的。这也和中国语文基础教学内容相似,即侧重于诗词内容的理解记忆,缺乏解析诗词构成的教育。 我查阅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课本第一至第八册的内容,有关诗词部分的内容,课本和练习册都是围绕传授讲解诗词基本内容讲解训练,没有如何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基本介绍。
掌握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当代诗歌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好的素质教育方式。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掌握了拼音知识后,具有解析诗词基本格律的技能,把拼音知识应用到解析典型古体诗和近体诗中是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实践的极好范例,是素质教育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相信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播出,对于中国语文基础教育也能产生影响,或将推动中小学语文教育对诗词格律的介绍,增加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内容,培养学生解析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水准。
二 毛泽东诗词比例在两届差异的困惑
两届中国诗词大会基本形式相似,但内容题材有很大不同,第一届几乎没有毛泽东诗词,第二届则占据了很大比例,几乎每集都有。主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是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名句。
毛泽东的许多诗词写的气势非凡,反映时代特点,壮还激烈,确实很震撼,也善于用新体诗来表现时代生活,但有些诗作从诗词写作方面评论水准有待商榷。央视两届中国诗词大会关于毛泽东诗词数量的差异或许也反映出诗词届对毛泽东诗词的评论差异也颇大!
三 诗词大会缺少屈原作品让人遗憾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和《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经》古朴,简洁,是民歌的集大成作,而屈原作品则是个人独创的开拓者,他的诗气势恢宏,富有哲理,用词精美,表现极致;比兴的手法和叠字的运用更为唐宋大家所效仿,因此有中华诗祖之美誉。《离骚》,《九章》和《天问》,等长篇诗作难以呈现在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竞技场合,但屈原的《九歌》作品还是有很多适合于这样的场景,两届诗词大会没有看到屈原的诗作未免有些遗憾。 习近平先生在重要场合曾多次提及屈原的作品,为中国梦塑心聚能。2012年8月21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曾引用屈原《天问》开篇之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以展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求索精神。2014年9月1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习近平吟诵屈原《九歌 国殇》的壮阔诗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用《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激励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作品要反映人民生活。从央视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政治导向看,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应是以中国梦为主旋律的诗词大会。
屈原的很多作品,特别是《九歌》也适合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其激扬的内容足以烘托起央视华丽宏大的场面,央视的技术条件和国内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完全能够展现出屈原作品中的唯美画面。期待戌狗新春即将开场的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能有反映屈原作品的题目。
假使央视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依然欠缺屈原的作品,其导播的艺术欣赏水准恐怕尚需提升,这样迟钝的政治嗅觉在政治正确的央视氛围可勉为其难了。本文实乃是我观察中国时政的一个不同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