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相比,太白润之何足道哉!(三) 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大气蓬勃,伟人风采。他的《沁园春 雪》也入选了四十首巅峰之作,此词确实颇有气势,入选其内毫不逊色。他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也是广为人知的豪情诗句,但与屈原《少司命》中的“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相比逊色多了。 送子女神乘坐灵羽披披,云旗招展的凤辇,直冲九天抚摘彗星。女神一手竦剑,一手擎婴,为民赈灾送子的形象栩栩如生。毛的“可上九天揽月”不仅气势大失,而且有点语病的感觉了。 九天有多重或极高处之意,中国古代文化中九重天中的月轮天,是九天中的最底层。西方也有天分九重的说法,但丁的月天称一重天,也是最低曾,而且是居住着信仰不坚定的灵魂。从九天代表最高的含义讲,“可上九天揽月”就是病句了,因为月亮哪是九天中的最高点!从九天分层的含义讲,“可上九天揽月”登上九天的最低层采摘月亮,不说怪异,至少是缺乏气势! 如上所论,与屈原的九歌相比,诗仙太白,伟人润之的诗气势何足道哉!诗圣老杜,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诗也难逃效仿模拟之嫌。但是,为何被誉为“中华诗祖”的屈原诗作普及程度甚低,知者寥寥呢? 这是一百多年前中国知识精英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奋强中涌现出的一股否定中国文化的极端思潮之恶果!这些极端思潮认为中国文化仁义礼智信,愚忠,愚孝,束缚女性,缺乏独立,自主,创新等等迂腐文化是阻碍中国民主现代化的根源,只有彻底否定中华文化,才能国强民富。 因此,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的1912年曾颁布荒唐法令禁止国民过农历春节,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上世纪初也有以廖继平为代表的否定屈原存在的观点;在新文化运动中更有否定汉字,主张汉语拉丁化,拼音化的倡议,专门批判国民劣根性的鲁迅既是先锋代表。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意识到屈原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凝聚民族力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端午节等民俗,也加强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推翻蒋家王朝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日渐式微,特别是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批判知识分子,除了毛诗词和有限的几首唐诗宋词外,屈原的诗作和其他许多中国文化精华都被淹没在个人崇拜的愚昧深渊中。文革几近阉割了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国当代人只知端午节传统,却甚少了解屈原诗作的根源! 中国在21世纪初以来开始重视恢复传统文化,普通民众学习国学的热情增长,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关于诗词歌赋,蒙学知识的内容繁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一个国家毁于战乱可以再建,一个民族文化的流失,这个民族就真正地灭亡了。这一点愈来愈被中国精英和民众所意识,坚信屈原的诗句以后会更多地出现在各种文化的普及栏目中,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能够出现屈原诗歌的题材。 本文略长些,分三部分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