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對熱心腸的老兩口,節衣縮食,資助幾名貧困大學生。學生們非常感謝這對老夫婦,並不時寫信問候他們的贊助人,他們也很高興。幾年後,大學生陸續畢業離校,但沒有人與這對老夫婦取得聯系,仿佛他們消失了。老兩口很難過,覺得受助人忘恩負義,他們的血汗錢不值。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認為我們還沒有准備好做慈善。因為如果把接受者對施贈者的感恩姿態視為慈善的起點,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必要的負擔。本著自由精神給予和接受的善事,變成了一種負擔,變成了一種被強迫、被命令的義務,這樣的“善舉”“忘了初衷”。 大部分人對網上捐款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網上管道是不安全的。大家有這種擔憂是正常的,畢竟網上存在風險。但是如果你找到的慈善機構是正規靠譜的,那大可放心。有的慈善機構捐款也有網上通道,可選擇單次捐款和每月捐款,按個人情況選捐款方式。目前已有眾多扶貧農戶的案例,大家有需求可監督。據說在美國有一種咖啡店。如果客人想為買不起咖啡的流浪漢買一杯咖啡,他會多付一杯咖啡的錢,並在牆上貼上一張寫著“一杯咖啡”的紙條。然後,走進商店的流浪漢只是指著牆上的紙條對服務員說,“喝杯咖啡吧。”他不需要付錢。在這種慈善機構中,雙方都是匿名的,捐贈者和接受者都是自由的,匿名為他們贏得了這種自由。 感恩當然比忘恩負義好,但這種關系有時會讓雙方都成為對方的負擔,因為恩人往往對恩人有優越感和榮譽感,而後者對前者容易自卑和挫敗,所以很難平等對待恩人,所以通常是回避的,比如盡量避免與恩人直接接觸,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我認為受助人對受助人過分的“冷漠”和“疏遠”,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他們也可能在保護自己的自尊。一旦一個人的自尊被摧毀,這個人幾乎就被消滅了。不管他得到多少幫助,對他的個性成長都沒有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一種“扶貧濟困”的窮人。我們之所以認為乞丐會捐錢給別人,是因為我們在心理上剝奪了他們的自尊,好像他們應該只接受施舍而不是主動幫助別人。此外,我們無須強迫所有受助人主動成為捐贈者,因為有條件的幫助可能會對受助人造成更深的傷害。 相關文章: 加強與國內外公益組織的聯系合作 公益是指公眾的福祉和利益 參加公益活動的好處 從公益中體驗自己 抓扶貧、抓脫貧、抓公益,不能只為他人謀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