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感动世界的一段人话
龙应台的文章流传很广。这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她文章写得好,另一方面是媒体捧场。她有两篇关于子女教育的文章,被精品文摘收录,网上网下广为流传,深受赞誉。两篇文章都是针对年轻人的纹身,抽烟酗酒等奇怪现象,讨论父母应该怎样应对。 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儿子,我为什么要你读书?"看到儿子抽烟,动作娴熟,烟雾缭绕,作者感悟到:眼前,是一位应该受到尊重的,独立的个体,不应去柯求与指责。并勉励天下的父母要开明,儿孙自有儿孙福。做父母,要洒脱。 另一篇文章,题目是“有效期内,才是父母”,看见别人家孩子酗酒纹身,便指责那孩子的母亲失职,并告诫天下父母,有效期内才是父母。做父母,要尽职。 同样的现象,绝然不同的结论。原因就在于一个是自家的孩子,另一个是别人家的孩子。有意思的是,将两篇文章的后半部对调一下,依然是两篇格调高雅的好文章。但是,这感悟就必须推倒重来。 看着自家孩子颓废,不去思考父母的责任,情何以堪?又如何去洒脱?看着别人家孩子标新立异,想想,那是一个应该受到尊重的个体,做父母要洒脱,儿孙自有儿孙福。那多此一举,对别人指手划脚,说长道短干什么? 所以说,人,一旦会了写文章,便咋说都是理。 龙应台的另一段话,流传更广,影响更大,出自于龙应台著名的《目送》。通过日常生活锁事,送孩子上小学上大学,送父亲,送别父亲,龙应台总结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话,确实很精辟。对人生,对生离死别,作了高度地抽象描述,像一首诗,也像一幅画,让读者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并融于其中。 随着网络的发达,这段文字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被广泛引用,反复传播。公众号,网站,微信群,隔不了几天,就会看到不同版本,催人泪下的“目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原因,这类生离死别背井离乡的灰暗词语,成了表现人们生活的基本色调和主弦律,被视为生活的必需与当然。而本应该的正常生活,合家团圆安居乐业,反而成了梦想和祝愿,只有苦苦的去为之奋斗与期盼。这是对人们的误导,使许许多多的人过错了日子。生活中虽然有灰暗,但更多的是美好,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美好。亲人之间虽然有别离,但缘分绝不只是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一个稍有生活阅历,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回想一下,曾经有过的多少生离,不是追风?不是愚昧?不是荒唐?不是一钱不值?又有多少的死别,不是因为邪恶?不是因为罪孽?有多少的生离死别,不是不应该发生? 这是一个信息十分发达的年代,更是一个超级控制的年代。眼泪可以被人遥控,情感也可以被人遥控。但愿,人们虽然不能控制自己眼泪,但仍然能透过泪水看清豺狼和野兽;虽然不免莫名地被愤怒或狂欢,仍能有冷静的片刻,审视世间的妖魔与邪恶;有自己的脑子,过好自己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