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尼特族?
尼特族又称“家里蹲”群体,即“不就业、不上学、不受训”的“三不青年”,其主要特点是单身、啃老、“宅”,终日无所事事,依靠父母的照顾及经济支援的族群,其英文缩写是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他们几乎没有工作、社交,“焦虑”“痛苦”“失眠”“孤独”等字眼高频率地出现于他们的精神世界。 (YouTube博主MEGI) YouTube博主MEGI是一个韩国女孩,每周她都会更新一段“真实的无业游民日常”的视频,记录着她的尼特生活:赖床、起床、看视频、吃午饭、看动漫、吃晚饭、看视频看到凌晨4点半、睡觉。但MEGI也很少出门,一如她在视频中所说:“出门就会花钱,所以只能待在家里。
和与MEGI类似,尼特族们常常中午起床,第一件事是拿起智能手机或者打开电脑,然后匆忙地洗漱、翻检家中冰箱剩下的食物,紧接着开始一天的网上闲逛,聊天、刷剧、玩游戏,一直到半夜,日复一日。韩国尼特族信奉“讨厌竞争,不上班更幸福”。澳大利亚悉尼德鲁伊特山区的95后阿什莉和艾米两位女孩,她们宁可在“麦当劳受冻”、开着旧越野车“满山跑”,也不愿意去工作,她们认为工作就是浪费生命。阿什莉称:“我不想工作一辈子然后死去,我想要的生活并非如此。找工作是很难的,但我其实不想去找工作。福利署(Centrelink)会帮我付房租和我需要的一切。”这都是当今社会“尼特族”(NEET)的写照。 这个社会的年轻一代怎么了?他们年轻力壮,本应该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和新生力量,如今却不工作赖在家里占用资源,严重拖了社会的后腿。其实“尼特族”一词并不是一夜之间蹦出来的。在“尼特族”走红之前,曾流行过与之相似的“躺平族”与“佛系”,并且盛极一时。 在国内,一篇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曾在互联网大火了一把,引发无数内地青年的共鸣。這位青年自述两年没上班,都在玩,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压力主要来自身边人互相对比后寻找的定位和长辈的传统观念。他说“我可以像第欧根尼只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躺在自己木桶里晒太阳的第欧根尼) 而他這麼做,不是因为实现了財富自由,只是保持著很低的生活欲望。一天可以只吃两顿饭,早上是面条+鸡蛋,晚上是米饭+蔬菜和蛋类,偶尔奢侈一点去吃个鸡排饭,“每月的花销控制在两百以内,一年可以工作一到两个月。“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去橫店影視城做臨時演員,专演古装戏里死在地上的坏人或被打死的士兵,总之就是换着方式躺,人生就是躺躺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道德绑架年轻人的选择”,这诚然是一种个体选择。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尼特族”现象非某国独有,尼特族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他们基本上丧失了对外界所定义的成功的追求,也丧失了奋斗的欲望。他们恐婚恐育,拥抱消费主义,他们及时行乐,从而导致这些现象成为一种流行病延烧全球,蔓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尼特族为何选择躺平的人生? 如今,美、英、韩、日、中等众多国家都面临着“低欲望社会”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尼特族。究其原因有来自于社会的因素,社会竞争全面加剧,对现代化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低,低人工成本的历史问题。还有来自自身的因素,一方面很多人眼光太高,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选择回家做一条安静的咸鱼,整日三吃两倒,宅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另一方面是父母舍不得孩子到社会底层经历风吹雨打,所以依旧把他们当作长不大的孩子悉心照顾着。在中国尤为突出,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富足的家庭更是 “爱子心切”,甚至鼓动孩子干脆回家待业,还有就是孩子缺乏独立意识,虽然已经成年,但心理和生活自理能力却宛如孩童,这和父母从小没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从而造就了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尼特族”还有救吗? 当然,要让他们走上社会,社会必须提供就业或再就业指导,最重要的是其本人要学会转变身份,适当放低要求,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而且父母也应该学会放手,雏鹰如果不经历磨练就无法翱翔九州。总之,我觉得人这一生只有三件事最重要,跟对人、拼对命、做你热爱的事情,任何事情只要肯努力,没什么是不可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