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闲聊正史 2010-7-12 |
| |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穿什么衣服,擦什么粉全都根据需要而定。还有人说历史常常重复它自己,过去发生过的事,过了些年就会再来一回。不管怎么说,历史应该就是前人记录下来的一些在过去发生的事情。 看看有些事怎么在历史上不断地重复发生应该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这类的事;听听对同一件事不同,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描述应该也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说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杨贵妃是死在马嵬坡了还是逃到了日本等;听完了历史再联想一下现在大概是件更有意思的事,尽管有时这类的联想会让你感到有些沮丧。 有时候我真挺羡慕美国人的,人家统共才二百多年的历史,用不了几天就能从头到尾的捋一遍。可咱中国的历史呢,上下五千年。就算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中国开始有准确历史纪年)算起,也有近三千的历史,就是大致地顺一顺也是项不得了的工程。 历史题材在百家讲坛上占了很大的比重,有许多人在那讲历史。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代的末代皇帝,虽然不是所有的主要朝代和历史人物都有人讲过,可也差不多了。有的历史阶段和人物还有不止一个人讲过,像三国,汉朝,曹操,汉武帝等。在讲历史题材的主讲人里,我喜欢听的有这么几位:易中天,王立群,蒙曼,隋丽娟和钱文忠。 易中天,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有说他不务正业的,有说他故意炒作的,有说他庸俗化历史研究的,还有说他剽窃他人成果的,等等。可作为一个历史教员,一个主讲人,我觉得他相当称职。他把《汉代风云人物》和《品三国》讲得有声有色,风趣幽默,听起来清楚、连贯、完整。我不是学历史的,没有能力从学术上评价他的讲座的学术价值,但我觉得能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讲得如此好听,本身就是一种了不得的本事。 王立群讲课的风格和易中天截然不同,严肃,严谨,颇为儒雅。他讲的《读史记》,特别是秦始皇那部分,一边听,一边就觉得长知识。 蒙曼和隋丽娟是两位讲历史的女教授,专讲历史上的女名人。蒙曼有三个长篇讲座,分别讲了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三位女人:武则天,太平公主和杨贵妃。这位蒙曼的课讲得很有才气,显得很华丽,甚至有人说她卖弄。怎么说呢,大方和夸富常分不太清,才气和卖弄也常在一起出现。一般来说,只要你别把自己和她去比的话,不会觉得她在讲课时卖弄。隋丽娟讲的慈禧就不一样了,她的讲座相当的平和,顺畅,不温不火。 钱文忠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历史讲座,但他在讲《三字经》的历史部分时,把中国历史粗略地顺了一遍,讲得不错,算是顿快餐。有机会的话,应该在电视上看看他讲课的样子,那小眼睛一眨一眨地,一付中年顽童的样子,有点意思。听一堂好课和读一篇好文章一样,是一种享受,听这几位的讲座,常有这种感觉。 百家讲坛上有一位很有特点的主讲人,叫纪连海。他是在百家讲坛上唯一一位在职的,现在还在中学上课的中学老师。他的讲法十分独特,用得完全是说长篇评书的手法,而且声音、语气是学得是相声大师刘宝瑞。据他自己说,他平常上课就这样。学刘宝瑞,用说评书的手法讲历史应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但我有些接受不了他的这种讲法,原因是我非常喜欢刘宝瑞的相声。纪连海学刘宝瑞,还学的特像,可他讲历史,不说相声。为了保持刘宝瑞先生在我脑子里那美好的声音形象,我得等再有人讲清史时再听了。 再有一位是阎崇年。他曾经是个中学老师,碰巧是我们家领导的高中历史老师。不知为什么他当年能教出那么好的学生。可他的讲座我不太喜欢。听他讲明史,觉得他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听他讲清史,觉得他是个大满族主义者。听说他在无锡签名售书时被一读者打了几耳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当然不会去打他的耳光,但听一个民族主义者(至少听起来像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讲历史,实在不是件愉快的事,于是只好把话匣子关上。好在想了解明史可以去读《明朝那些事》,网上还有《明朝那些事》的朗读版,刘纪同的朗读也相当有特色。 还有一些和历史有关的题目如《夏商周断代工程》,清东陵陵寝系列等都很有意思,也很长知识。 袁腾飞是百家讲坛上另一位有争议的主讲人,正在听他讲的《塞北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