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歌曲《南泥湾》
一听到这熟知的旋律,就让人瞬间想起八十多年前的南泥湾。以下是1944年美军访问团的记者拍摄的照片。
40年代的南泥湾
过去的南泥湾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那里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经过考察,南泥湾非常适合开垦农田。1940年,开发南泥湾计划开始实施,开展大生产运动,破解经济困局。
1941年春,八路军120师359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开进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南泥湾。他们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风餐露宿。
经过几年的奋斗,南泥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昔日荒芜没有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这是王震和一位劳动模范的合影。
在训练结束后,一名战士正在认真地检查和维护枪械,他头上戴着护目镜,腰间挎着一把驳壳枪。地上摆放着两挺机枪,这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机枪。不远处,战士们的步枪整齐地靠在一起。
八路军战士们将战斗、生产、学习相结合。他们除了投身大生产,也时刻不忘军事训练。这张照片,是在训练结束后,战士们抡起锄头,将训练场上的土翻起来,种植庄稼。地头整齐地摆着重机枪、轻机枪和步枪。这样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
部队刚到南泥湾的时候,条件太艰苦了。四周是荒凉山坡和原始森林。
没有房子住,就抽调人手专门打窑洞;没有水,就自己挖井。没有吃的,就挖山上野菜、采野果;没有生产工具,就找来废铁,融化后铸造成农具。
战士们戴着草帽光着脚,手拿锄头,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你很难想象,他们刚才还是手握钢枪、奋勇杀敌的战士。一把镢头一支枪,又战斗来又生产。
树高千丈扎根在泥土里,纺线车摇出了东方的晨曦。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南泥湾还先后办起了纺织厂、被服厂等。战士们经常举办劳动竞赛,涌现出了很多生产能手。
这是一名年轻的机枪手,他身穿朴素的军装,背着大草帽,怀里抱着一挺机枪。虽然年纪看上去并不大,但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
放下锄头拿起枪,战士们在山路上急行军。
在山谷中一处训练场上,战士们正在演练突袭。一名战士举枪瞄准前方目标,另一名战士正迅速从背后取出手榴弹。附近还应该有第三名战士,这是典型的“三三制”战术。
在南泥湾一条乡间小路上,走来几名当地百姓。他们抬着两副担架,将一名受伤的战士送到医院救治。
这些八路军战士,看上去是那么的年轻。脸上露出的笑容,那么灿烂。
每天天还没亮,战士们就出发了,他们背着枪扛着锄头,在山坡上开垦荒地。一把镢头一把枪,刨出“陕北的好江南”。
砍掉荆棘和灌木,有的人手上磨出了血泡,锄头照样像雨点儿一样往地上落,谁也不叫苦,谁也不肯落后半步。在一次开荒竞赛中,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纪录。
嘹亮的集合号声响起,战士们迅速跑出营房,赶往操场集结。军令如山,来不得半点迟疑和马虎。仔细看,窑洞的墙壁上,悬挂着锄头耙子等农具。
操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体能训练。他们的锻炼器材是如此的简陋,用几根木头搭建起来的。战士们在单杠上身轻如燕,作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一名年轻帅气的战士,坐在窑洞前的小板凳上,正在修理一把锄头。他身穿军装,打着绑腿,脚穿一双草鞋,手上沾满了干活时留下的泥巴。
王震率部进驻南泥湾。实际上三五九旅到南泥湾开荒的同时也肩负着守卫延安南大门的重任。王震规定,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无一例外开荒种田,参加劳动。
战士们举起锄头开垦荒地。当时正值春寒料峭时寒风刺骨,战士们干劲很大,有的直接把棉衣脱掉了。他们把枪架在地头上,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
一群战士正在缝补衣服,他们是后勤人员,负责为战士们洗涤衣物,修补衣裳。这些本该是女子干的活,一针一线他们干得同样很出色。
这里是南泥湾的一座医院。病房设在窑洞里,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一声走出窑洞。根据当时的情况,这里的医院条件还是很艰苦的。
闲暇之余,几名战士围坐在一起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