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弓长贝占郎的博客  
将人世间的情趣一张张贴上 ......  
https://blog.creaders.net/u/3339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令人惊叹——九十九年前的峨眉山 2025-02-05 17:09:42

2025-01-31 12:32·意想不到的历史



峨眉山,会惩罚每一位嘴硬的登山者。

因为爬一次峨眉山,相当于爬两次泰山!

这座佛教四大名山,雄踞于四川西南部,从山脚的报国寺到金顶云巅,六十里山路盘旋而上,三万级台阶隐入烟岚。

纵使泰山“十八盘”险峻,亦难敌峨眉"钻天坡"的颤栗。

更狠的是,峨眉山擅用"温柔一刀":前半段景色秀丽,流水潺潺,待你卸下心防,后半段突然冷雨浇头、浓雾锁道!

峨眉山,用它独有的方式,教会每一位登山者敬畏自然,坚持与毅力的真谛。

1926年,正是动荡不安的旧社会。峨眉山还没有旅游开发,虽然不要门票,但也是游客罕至,一切都显得原始而自然。

那样的峨眉山,会是什么样?让我们通过1926年,外国人拍摄的照片,来领略九十九年前的峨眉风光!

△1926年的峨眉河,全长60公里,河滩遍布鹅卵石,起源于峨眉山的涓涓细流,最终却汇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报国寺山门外的牌坊,这里是峨眉最大的一座寺庙,同时也是峨眉山的登山起点。

1926年的时候,周围还很荒凉,和如今的游人如织,大不相同。

△峨眉山下的背夫,与泰山挑夫不同,峨眉树多林深,地面障碍物多,只有背着,才方便爬山。

毛巾、背架,登山杖,就是峨眉背夫的三件套。

在没有缆车的年代,他们用腰杆背起了游客,也背起了山顶所需的给养。

△下山卖药的一对爷孙,他们是居住在山上的采药者,世代以采药为生。

峨眉山上有3200多种植物,占到国内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可谓是植物王国的瑰宝之地!

△清音阁,又名卧云寺,是峨眉八大寺庙之一,凌空高耸,形势险峻,让人恍惚间,以为误入天宫悬阁。

△峨眉飞桥,这是一座天然生成石桥,横架在悬崖峭壁上,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徒步登山的香客,背上扛着香会的旗子,还带了把雨伞,看来不是第一次爬峨眉山。

△伏虎寺,寺名威猛大气,但却是峨眉最大的比丘尼道场,也是少有的不称“庵”,而称“寺”的尼姑庙

△万年寺,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寺里的“无梁殿”,不用一木一柱一瓦,全部用砖块砌成!

在400多年岁月里,竟抗住了18次5级以上的地震!令人叹为观止。

△峨眉十方楼,院内古朴典雅,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峨眉山洞天首步,台阶上长满了杂草和青苔,显然是游客稀少。

△一线天,栈桥是用几块破木板搭建而成的,看着都让心惊胆战!

△钻天坡,峨眉三万级,最险钻天坡,全长约2500米,垂直落差300米,最陡处接近80°,俗称“鹁鸪钻天”,不仅考验体力,还考验胆量

△舍身崖,位于金顶卧云底东面,悬空超过600米,雄伟险峻,深不见底,自古以来,就是峨眉群峰中的第一巨岩!

△金顶华藏寺,九十九年前,这里的屋顶还是用竹子搭建而成。

△接引殿前的峨眉背夫,能把游客背到这里,真是体力惊人!

△金顶上的铜塔,始建于明代,最早的是4座,1926年的时候还剩下3座

△峨眉金顶上的僧侣,正在面向云海诵经。

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有寺庙30多处,佛像4700余尊,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

以上这些,就是峨眉山九十九年前的景象,虽然不要门票,但是既没有缆车,也没有饭店和商店,一些道路还年久失修,看着都心惊胆战。但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样原汁原味的峨眉山更加令人神往。



浏览(1963) (5) 评论(1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弓长贝占郎 回复 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21:31:56

你在峨眉山的经历若是写成书其精彩度一定不亚于白素贞小青她们。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14:02:47

感谢!弓博总是好贴,让人流连忘返。

回复 | 1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13:55:37

墨脱,是在西藏, 林芝附近。

南迦巴玛,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13:47:24

吹牛逼!那二年我的连二杆爬山还可以,队里基本总是我最先爬到顶。去年还是前年,YouTube上发现有中国“星球研究所”做的视频相当有水平,不错,介绍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世界最深落差峡谷,我留言了几句说1974年的事,该所人肃然起敬!但又很遗憾八九以后又流亡啦,冤不冤?理解,理解,星球研究所人有大局观。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13:33:54

后来我换工作了,结果又要爬峨眉山。峨眉山是热闹旅游名胜景点;要拍照摄影,编辑出版,,,记忆里:庙子里宽民和尚做的皮蛋又大又亮带松花,好吃!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13:25:02

后来下乡,当了几年龟儿子的知青后,回成都我有工作了,第一次出差就是去爬峨眉山。抓一种上嘴唇有十几根胡子的青蛙!山沟沟水下石头青苔下摸,又冷又累,,,,三两一碗米饭干五碗。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5-02-06 13:17:59

这山曾出过两个名人,白素贞和小青。

我也许比大家要熟悉一点。第一次去是六七年的武斗结束后,交上了百多条枪后,我们在校搞武斗的同学些也安心了,闲了。十几个同学相约去爬峨眉上。混火车到眉山县站查票,统统给赶下来,集体参观三苏祠(苏东坡XXX)一同学亲戚家住宿一夜,第二天公路上拦车居然将合适有解放牌空车拉我们到峨眉,于是,于是,,,好几个同学钻天坡爬哭,,,

回复 | 0
作者:弓长贝占郎 回复 钟雨 留言时间:2025-02-05 20:48:23

哦,谢谢你的提醒,我在前些天贴的《林徽因精品画作20幅》里也因没有细看结果错将陆小曼的画作张冠李戴了。后来我也在万维首页看到有人贴林徽因的字,我也看了,那些字的确很娟秀,但真伪的确难辨。将来遇到张贴这一类的题材时我会审慎的。

回复 | 1
作者:弓长贝占郎 回复 treebird 留言时间:2025-02-05 20:33:18

我是87年秋登上金顶的,当时上面已经有一层白雪了,的确很冷。你曾经在盛夏时候登上金顶都觉得冷,那么图中那些穿着那么单薄却不畏寒冷的僧侣,确有可能如你所说来自常年严寒的藏区。

回复 | 1
作者:钟雨 留言时间:2025-02-05 20:26:14

刚才看到一个资料,说目前流传的林徽因的字画大部分是伪造的。林徽因的毛笔字没有那么好,而且她基本不写毛笔字。

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4/2941.htm


回复 | 0
作者:treebird 留言时间:2025-02-05 19:07:16

“峨眉金顶上的僧侣,正在面向云海诵经”

估计照片中的僧侣是来自藏区的藏族喇嘛,我在1982年登顶卧云寺,集体住在华严寺,我们拂晓前穿着寺内借用的军大衣(盛夏7月),也只能哆哆嗦嗦站在远处等待佛光。只有那些来自藏区的喇嘛们勇敢地消失在浓雾里。艰难的下山时,只听到他们大声的藏语,猜测是在互相讲着金顶与佛的交流感受。

据说站在舍身岩,当大雾散去,在灿烂的晨光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估计是光反射作用。所以努力地往前站在寺院规定的极限位置,lol。

记得浓雾里华严寺内的通铺,潮湿得被子能挤出水。通天坡好像以前有别的名称,极度的勾配,我是四肢并用,拼劲体力。但是,记得下来更难还可怕,膝盖骨感觉要向后面弯了。

最后的终点报国寺外的农家小店,真是地道的川味,山的珍,野的菜,好极了。

起点的万年寺的骑象普贤菩萨,印象难忘。那次经历,得益终生,灵山!自然,文化,建筑等,也应该申请世遗。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弓长贝占郎
注册日期: 2023-11-01
访问总量: 3,761,09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41张过去vs现在的对比照
· 罕见老照片:100年前的汶川
· 如果当初梁思成的方案被采纳,也
·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
· 杨绛在百岁病榻上的最后感悟:一
· 幸好当年废除汉字运动失败,因为
· 实拍1946年苏军占领的东北
分类目录
【人世间的情趣】
· 41张过去vs现在的对比照
· 罕见老照片:100年前的汶川
· 如果当初梁思成的方案被采纳,也
·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
· 杨绛在百岁病榻上的最后感悟:一
· 幸好当年废除汉字运动失败,因为
· 实拍1946年苏军占领的东北
· 抗日敌后战场上的逆文明奇观
· 中国是否已成为超级大国?DeepSe
· 徐志摩给林徽因写的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