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花园摩洛哥风情(18)—-菲斯沙瓦拉皮革厂(Chouara Tannery): 参观完两所地处菲斯(Fès)古城的高等学府,跟随导游的脚步,窜小路,还是窜小巷,七扭八歪地像城市巷的战游击小队…。终于走到一扇不起眼的大门前,厂主们笑脸相迎,每人递上一束绿叶枝,什么东东?一脸的疑惑!经解释说明这是用来阻隔“臭气”的薄荷叶,凑到鼻尖闻一闻,果真!清香扑鼻,浓浓的薄荷香味…..,一路顺着楼梯爬上一层、二层、三层、四层,第四层刚探出个脑袋,一股浓郁的奇怪的臭味扑面而来,要不是脚踩楼梯真要被熏退三步…..,人人自觉地将薄荷叶送到鼻尖,果真有效…..。从第四层的开敞式平台往下一看,哦!下面的大庭院内被上百个方的、圆的池子布满,浓郁的“臭味”就是从那里不断的向四周飘散…..。千年来皮革厂使用大量的鸟粪、驴马尿等动物的粪尿在白色池子区域浸泡和发酵新进厂的毛皮…..。千年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至今仍在使用,浓浓的“臭味”让人无处可逃,不知千年来这里干活的工人是如何承受的,可能只有无奈的“习惯了”来回答了吧!….,千年的毛皮制作工艺使最终的毛皮产品的确非常的精良,骆驼肚皮部位的皮毛处置的如同丝绸般的柔滑….。俯瞰当今的皮货市场,占据市场份额的并非这些千年老店,而是所谓“品牌”效应,在商业炒作驱使下一个小皮包动则上千甚至上万美金一个,可今天的千年老店由于种种原因只能从游客身上获得一点较好的利润,皮货单件售价也只能是200至400美元,在摩洛哥各地城市的集市上也只能卖到35至1百到2百美金不等,感慨古今世界,勤劳未必是财富的代名词….。 沙瓦拉皮革厂(Chouara Tannery):是菲斯(Fès)这座古老城市最具标志性的景点之一,以其传统的制革工艺和色彩斑斓的染池闻名。是摩洛哥菲斯市三家制革厂之一。它也是该市最大的制革厂和最古老的制革厂之一。它坐落在菲斯艾尔巴利 (Fes el Bali),是该市最古老的麦地那(Medina)区,靠近菲斯河 (Oued Fes,也称为 Bou Khrareb 河),自这座城市建立以来,制革业一直以与早期相同的方式运作。如今,该市的制革业被视为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制革厂里挤满了圆形的石器,里面装满了染料或白色液体,用于软化生皮。制革厂生产的皮革制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沙瓦拉皮革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伊德里斯二世 (9 世纪初)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皮革加工厂之一。它延续了传统的制革工艺,至今几乎没有使用现代机械。
照片(1): 沙瓦拉皮革厂(Chouara Tannery)操作区鸟瞰 照片(2): 白色长方池为毛皮的浸泡和发酵区,浓浓“臭味”最大释放源 照片(3): 参观者用薄荷叶去“臭” 照片l(4)(6)至(9): 皮革厂一层至四层的售卖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