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是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50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与杭州共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明清时期,苏州成为至关重要的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号称鱼米之乡。 清代画家徐扬所绘的《姑苏繁华图》,历时24年,完成于1759年,全长十二米多,画面“自灵岩山起,至虎丘山止”。有一万两千余人,近四百只船,五十多座桥,二百多家店铺,两千多栋房屋。描绘了当时苏州的繁华景象。 苏州又被称为状元之乡。明清两代全国状元共出204名,而苏州即产生了34名。而今苏州籍两院院士105位,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二位。 但19世纪上海开埠与太平天国之后,持续一百多年的衰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苏南模式的发展和新加坡工业园区等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目前苏州在江苏省所有城市中GDP总量稳居第一。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辽阔的水面一望无际,境内三大水系交错,全市水域面积(含太湖)3,608平方公里。大小河流2万余条,总长达1,457公里。太湖景色:
演员外景拍摄: 太湖大桥北起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渔洋山,南至西山大庭山,连接长沙岛、叶山岛、西山岛。大桥全长4308米,桥面宽12米,181孔。驾车桥上波光粼粼的湖面、点缀其中的岛屿,赏心悦目。 桥上的休息站: 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大运河连结在一起,称为盘门三景。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其并存之水陆城门在全国已绝无仅有。“盘门”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陆城门分内外两重,内外两道城垣构成长约20米的方形瓮城。内城门北面左侧有和条坡度约为20度的城墙跑马道,直抵城墙顶上的一座由巨砖铺铺成的宽阔平台。 与陆城门毗连的两道水城门,是沟通西南角城内外的水路通道。内外两道水城门全用花岗岩石构筑,高大的城门洞可容两船并列而过。每重门都在巨型闸门以控制水流。 瑞光塔是一座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大约于天圣八年(1030年)基本落成。瑞光塔平面呈八角形,塔的朝向为正东,总高53米。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在苏州古城西北3.5千米,核心景区面积15.97公顷。虎丘塔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961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3.59度,是世界第二斜塔。世界第一斜塔是意大利比萨斜塔,1372年建成,塔高约56米,倾斜角度约3.97度,塔顶偏离中心3.9米。 此外,苏州城内还有一座景北寺塔,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年)。塔为砖木结构,高约30米,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塔。 塔周围的民居。 苏州又被称为姑苏,“姑”是古吴语的拟声词,本无义。不过,苏州水网交错、芳草如茵,让人联想起女性的柔美和细致。而苏州的文化又恰恰处处显示了这种柔美特性: 苏州话发音清丽软糯,抑扬顿挫,被形容为“吴侬软语”。因此有所谓“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苏州地区诞生的昆曲曲调细腻婉转,有“水磨腔”的美称。苏州评弹同样曲调婉转柔软,听众几乎遍布全国,在海外侨胞中也有一定影响。 而苏州刺绣则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活泼、柔美精细。 苏州东山雕花楼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原是富商陆氏家族的宅邸。雕花楼最大的特点是其木雕工艺,全楼的梁、柱、窗、门等木质构件上都有精美的雕刻。内容包括人物、花鸟、山水、神话故事等。充分体现了苏州人的细腻生活情趣和工匠的卓越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