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历史上曾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现属于江西省。婺源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婺源全县各乡村。全县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 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走进古村落,满目都是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尤其是菜花盛开的季节,金黄色的菜花直到远方地平线。 江湾地处婺源县境内东北部,面积27.4平方公里,距离婺源县城28公里,离景婺黄高速公路道口1公里。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江湾的江岭的油菜花呈梯田状,漫山遍野。站山顶远眺,大片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几个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当油菜花季节,总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和游客。 晓起有“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 汪口属于婺源县江湾镇,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汪口村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村前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 汪口俞氏宗祠,占地665平方米,其梁、柱、窗上的浅雕、深雕、浮雕、透雕、圆雕形成的各种图案达100多组,刀功细腻。 理坑村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以官邸宅第为主体的明清古建筑有 130幢之多。 彩虹桥位于婺源县清华镇,清道光《清华胡氏仁德堂世谱》和光绪《婺源县志》记载其修建于乾隆年间。彩虹桥长140米,宽3.1米,有4个桥墩、5个桥洞。桥墩由条石砌成,长14.37米,宽7.15米,高8.1米,迎水面作分水。桥洞跨度9.8~12.67米,大小不等。两墩间架四根大木为梁,梁上再架木板。桥面上设廊,两坡顶,桥洞上宽4.5米,桥墩上宽11.5米。东部第二个桥墩上设有神橱,祀奉大禹,两侧楹联为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彩虹桥由此而得名。 近旁河中还有一排过河石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