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验室设在北平研究院遗址大楼内 Tu Xiang Zheng (涂向真) 1/16/2025
这是我在北平研究院遗址大楼前的留影。 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工作期间,我曾从事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液相外延生长及其光电器件应用的研究。我的实验室就设在北平研究院遗址大楼内。我与同事们从1972年到1984年一直在这里工作,这段时光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1929年7月,北平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这一伟大的成就是由李书华等众多杰出科学家共同努力实现的。北平研究院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级别的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庞大的科研资源和远大的目标,其组织结构涵盖了院、部、所三级,设立了十个部门和十七个研究所,如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物学研究所等。李石曾出任院长,李书华则担任副院长兼主持院务。 1930年12月,北平研究院的理化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个大楼成为了物理、化学、射线学和药学等四个研究所的工作场所。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物理学领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北平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也为中国物理学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书华在其文章《敬告留学生与教育当局》中提出了仿效西方科学院模式,创立中国科学研究院体制的建议。他认为,科学院的设立可以聚集国内的学术精英,推动新学理的研究和新发明的创造,为国家学术事业的发展和世界进步做出贡献。国立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的成立,正是这一建议的体现。 北平研究院和南京的中央研究院都是中华民国最高级别的研究机构,它们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两者都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李书华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在1930年代,北平研究院曾多次接待世界物理学界的大师,如郎之万、朗缪尔、迪勒克、玻尔等,这些国际性的学术交流表明了中国物理学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平研究院从昆明迁回,物理研究所在东黄城根和大取灯胡同的旧址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严济慈继续担任所长,吸引了陆学善、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等一批杰出的研究员。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包括光谱学、水晶结构、压电现象、感光性照相片、地球物理等多个方向,并设立了金工场、光学工场等研究机构。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研究规模,北平研究院还租用了大取灯胡同3号作为研究室、实验室和图书室。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决定将中国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0年5月19日,严济慈被任命为该所的第一任所长,陆学善为副所长。这个机构的设立使得原北平研究院的物理研究工作得以延续,继续在东黄城根和大取灯胡同的旧址开展研究。 北平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历史发展充满了光辉和荣耀,它们为中国近代科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吸引了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要关注。这些历史见证了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员们的努力,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和世界科学进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北平研究院的大楼中,我有着属于自己的科研记忆。我有幸成为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材料研究室的一员,13年的时间里,我的实验室就在北平研究院大楼的一楼的东侧。这里是我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也是我不断追求卓越的见证。 在这里,我的研究课题是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液相外延生长及其光电器件应用的研究,这是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激光器、光通信、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挑战性的课题中,希望能为推动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平研究院大楼内的氛围充满了科研的激情和创新。每天,我都能听到实验室里的仪器声响和同事们的讨论声音。这个地方充满了科研的活力,也是各种思想交流和合作的温床。我与同事们一起研究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互相启发,共同攻克了许多科研难题。这个团队合作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不断前行。 在北平研究院的大楼里,我也结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员。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对我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这里是一个汇聚了顶尖科研人才的地方,我感到自己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回顾我在北平研究院的研究岁月,我深感自己幸运而自豪。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不仅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也见证了我科研生涯中的重要时刻。老科学家们的关怀和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励我将所学所得投入到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伟大事业中。我对这个地方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充满信心,相信我们的努力将继续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的成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延续北平研究院的光辉历程。 老科学家严济慈、陆学善、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等,对我们年青研究人员关怀备至。从在中国科技大学給我们讲授知识,到科学院各研究所給我们指导实验,无不尽心尽力。他们的教导和悉心指导使我们年轻一代研究人员受益匪浅,不仅传授了宝贵的学术知识,还教导了科研的精神和方法。 在北平研究院的大楼里,这些杰出的老科学家和年轻研究人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和合作精神。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不仅推动了我们的科研工作,也激发了我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这个特殊的氛围让我们倍感温馨和自豪,也促使我们更加努力,继续追求科研的卓越。 回顾我在北平研究院大楼内的研究岁月,我深感自己幸运而自豪。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不仅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也见证了我科研生涯中的重要时刻。老科学家们的关怀和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励我将所学所得投入到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伟大事业中。我对这个地方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充满信心,相信我们的努力将继续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的成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延续北平研究院的光辉历程。 北平研究院大楼内,我度过了宝贵的科研岁月,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不仅见证了中国科学的崛起,也是我个人科研生涯中的重要章节。在这里,我学到了科学家们的坚韧与执着,明白了科研之路充满艰辛,但也充满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更是一个承载着科学梦想的殿堂。 回顾那段岁月,我与众多优秀的研究人员一同努力,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在实验室里,我们不断尝试、失败,然后再次尝试,最终取得了突破。这个过程不仅磨练了我们的毅力,也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而在老科学家们的指导下,我们更是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加速了科研进程。他们不仅传授了宝贵的学术知识,还教导了科研的精神和方法,让我们不断进步。 回忆起北平研究院和中科院半导体所的科研岁月,我深感自己幸运而自豪。这个地方不仅是我科研生涯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