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光子的博客  
聆听主话,分享启示,同奔天路。  
https://blog.creaders.net/u/4696/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过红海 2025-02-05 17:51:12

 以色列人过红海(Reed Sea)的事件是《出埃及记》中最具震撼力的神迹之一(出埃及记14章)。尽管现代学者尝试用自然现象解释这一事件,但从圣经文本、犹太传统、以及古代译本来看,这一事件显然是上帝直接介入的超自然奇迹。

一、圣经背景与希伯来文本

在《出埃及记》14:21-22中,经文记载:“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分开,海就成了干地。”

希伯来原文中,“יַּם־סוּף”(Yam Suph,通常译作“红海”或“芦苇海”)是关键短语。一些学者认为“סוּף”(Suph)指的是“芦苇”,试图说明这是一个浅水区。但《出埃及记》15:8清楚描述:“水直立如垒”,这显然超越了自然现象的解释。

二、七十士译本(LXX)与塔古姆(Targum)的见证

七十士译本(LXX)将“יַּם־סוּף”译为“ἡ ἐρυθρὰ θάλασσα”(hē erythra thalassa,意为“红海”)。这一译法说明,早期犹太学者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浅水湖泊,而是深水区的大规模神迹。

塔古姆(如《约拿单塔古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事件的神圣性,描述上帝派遣天使下到海中搅动水流,使其形成墙壁,以确保以色列人安全通过。

三、佩西塔(Peshitta)与超自然角度

叙利亚文《佩西塔》(Peshitta)也沿用了“红海”的译法,并强调了水墙的形成。这表明早期基督教传统承认此事为真正的神迹,而非自然现象。

四、驳斥自然解释

一些学者试图用“潮汐退潮”或“强风暴潮”来解释这一事件,但这类自然解释无法解释以下问题:

  1. 水墙的形成:《出埃及记》14:22描述水在两旁竖立,风力虽可影响水位,但无法形成垂直的水墙。

  2. 以色列人能完全干地行走:即便风暴潮能短暂使浅水区域变干,海床仍会湿滑泥泞,不适合快速行军。

  3. 埃及军队的全灭:《出埃及记》14:28明确说水回流淹没了追赶的埃及军队,若仅是浅水湖泊,他们完全可以步行撤退。

  4. 埃及战车受阻:《出埃及记》14:25提到,埃及人的战车轮轴脱落,使他们的行军变得困难,最终被海水吞没。这一细节表明,埃及军队的毁灭不仅是因海水回流,更是因神迹的介入,使他们的精锐战车受阻、陷入混乱。

  5. 神迹目的性:圣经多处(如《诗篇》136:13-15)强调这是上帝“奇妙大能”的作为,而非自然现象。

结论

从希伯来文本、LXX、塔古姆及佩西塔来看,以色列人过红海的事件是上帝直接施行的超自然神迹,而非自然现象的偶然巧合。所有尝试用自然科学解释此事的努力,都无法完整解释圣经所描述的细节,也无法符合犹太和基督教传统对此事的理解。因此,以色列人过红海应被视为上帝在救赎历史中彰显权能的伟大神迹。

浏览(341)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光子
注册日期: 2011-01-01
访问总量: 37,77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俄乌战争:正义、怜悯与和平的思
· 自由、正义与恩典
· 情人
· 空坟墓
· 国度、祭司、圣洁、子民与珍宝
· 过红海
· 俺同DeepSeek合作翻译《才德妇人
分类目录
【随想】
· 俄乌战争:正义、怜悯与和平的思
· 自由、正义与恩典
· 情人
· 空坟墓
· 国度、祭司、圣洁、子民与珍宝
· 过红海
· 俺同DeepSeek合作翻译《才德妇人
· 从《B''shalach》、底波拉之歌到
· 圣经中的正月
· 逾越节与耶稣受难的意象对比
存档目录
2025-02-01 - 2025-02-16
2025-01-04 - 2025-01-29
2024-12-19 - 2024-12-30
2022-08-23 - 2022-08-23
2012-03-31 - 2012-03-31
2011-03-17 - 2011-03-17
2011-01-01 - 2011-01-0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