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什么和为什么(2)
在上文,我谈到语句的生命力,是语言的本质。因为作为思维的内容,语句必须意
味什么。这个意味,就是“句义(semantics)”(相对于“句法(syntax)”)。
为什么“句义”是语言的生命,因为它要被多次使用。使用的次数越多,它的隐含
的意义越多,也因此生命力越强。当思维在进行思考时,上文讲到,句义不时地被
重新一分为二:既,再分为“句义与句法”两个部分,如此重复多次,根据句义所
蕴含的意义多少而定。上文也谈到,每次句义和句法划分的结果,都是可以由人工
智能模拟句法部分,而思考机制继续揭示隐藏在句义中的意义部分,再次进一步的
划分。
思维的这种不断分化语言语句的功能,本质上是人类哲学上认识的核心思想:既,
不断从现有的命题中,发掘出包含其中,潜在和蕴含的新的命题。这就是当代“分
析”派哲学的根本思想,它起因归功于康德的“分析判断,综合判断”的研究。
AI的界限,如前所述,在于只能模拟句法的部分,只能模拟符号部分,而不能涉及
句义的部分。这就是“机械”行为的能力限制。不论我们怎么增强AI的功能,AI只
能使用人们“喂”给它的句法/符号形式,而不能涉及新的内容。从哲学的观点看,
一切有意义的命题陈述,都可以分成“形式与内容”,二个方面。这种分析和归纳
的功能,是思维特有的。思维所赋予语言内容部分相联系的功能,犹如宇宙中的星
际之间所存在的物理意义上的各种力一样,都是两者所特有的。
当AI工作者说,AI能够模拟“任何”你所提出的任务,以此来证明AI确实有“智力”
时,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他们只能模拟“任何已知的条件”,而不能模拟“任何未
知的条件”。因为前者已经被形式化了,而后者还没有。这就是AI的“智力”界限。
不是否定人工智能的“目标”在不断后退,而是人工智能的界限不在“现存物”,
而是时空的界限。
举例来说,当人工智能模拟“下雨”时,机器的中央处理器读到“下雨”的指令,
屏幕上出现“哗哗的雨水”情形。如果反驳者说,这不代表机器有了智力,因为计
算机不过在“模拟下雨”,而我们的“衣服并不会湿”了。AI的赞成者,就会在下
一次机器遇到下雨的指令时,命令一个机械手将一盆水浇到观测者的头上,以此来
证明AI的智能。殊不知,双方都正好犯了前边指出的错误:反对者挖掘出了“下雨”
这一命题的潜在命题“衣服湿”,拥护者接过了这一新的句法形式“衣服湿”,进
而完成了新的形式/符号执行结果。
如此往下,争论的双方,AI拥护者和反对者,在不断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
效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恰恰是因为双方都是“不识AI真面目,只缘身在AI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