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范例本体论(1211) 范例本体论,所表述的是范例哲学的最根本的思想。真实的思想,按照巴门尼德的观点,就是真理。因为上帝所代表的真理不会出于双重地方,既又来自自然界本身,又来自思维。因此,按照巴门尼德的证明,这只能说明思维和自然的一致。 范例本体论如果指出了真理,那它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在于扩充人类认知能力和范围,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在传统哲学中,人类的本体论(形而上学)首先是回答三大问题。1) 我是谁?2)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3) 我应该怎样生活?最后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存在?”。 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1) 我是范例,而且是高级范例;2)我在时空,既范例,中的出现完全是偶然性的;3) 我的本能是认识到范例的功能和发挥范例的功能。用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既,第一哲学的概念,第一个问题说的是人生命的本质,既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概念;第二个,生命是现象;3) 第三,范例的道德观。 范例哲学的本体论,是划出了思维的界限。因为思维是“绝对”背景中的一部分,是水滴和大海的关系,所以思维既是世界本身。这样,范例哲学的本体也就划出了世界的界限。也就是说,人类所能想到做到的任何事情,都在范例哲学的概括之内了。因为思维的本质,等同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绝对,是不可以怀疑的。因为怀疑绝对导致自相矛盾。而存在是可以怀疑的,犹如中国的庄子作梦变成蝴蝶,醒来之后,分不清自己是庄周作梦变蝴蝶,还是蝴蝶作梦变庄周一样:(身份)存在的错乱。而在绝对的范畴中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绝对是“潜在”和“背景”,不是“现象”。存在,是现象,而不是潜在,这个区别。 任何真理,其根本的性质都是公理和定理的关系。真理一旦被揭示,随着被承认,就变成了公理。由公理,人们又逐渐发现了其命题隐含的新的命题,就是定理。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更高级的阶段,人类的文明发展紧跟其后。 认识到范例哲学的绝对范畴,就是认识到关于“绝对”的真理 - 这就是人类哲学认识深度在单纯增加的“量变”,后带来的“质变”。 本体论,研究的是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的“重口味”。我们的感观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sense data”,用哲学的分析语言说。这些来自感觉数据,数量够不够,质量高不高,能不能使大脑的思维,既理性,作一个无可质疑的判断,就是我们心灵的责任了。举例,中国人喝茶有很长的历史了。对茶的质量好坏,经常喝的人一般一品,就品得出来。将不好的茶误当作好茶的人,多半是没有喝茶经验的人。在国外,西人喝咖啡,我认为也是一个道理。我不常喝咖啡,对咖啡知识甚少。如果要喝,则多半是“plain, cream, no sugar”,就完了。我绝不碰什么“chestnut”, “black”之类。因为其他味道对我,都是除了苦了还是苦,没有其他味感觉。如果你爱好音乐或唱歌,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希望歌词成为清唱,或音乐,比如钢琴或提琴,仅仅是独奏,而去掉其他的任何生音。更或者,如果你谈过恋爱。你主意过自己对颜色的挑选吗?在你激情最高的时候,在见到女孩时,你只希望对方的裙子是红的,而且是一色的大红,不加杂任何其他的条纹或花朵?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和强烈的表现,尽管你也许是无意识的。 人这种对味道,声音,颜色的感觉,随着体会的增加,达到了一种抽象。既,心灵将其抽象出其精华的部分,浓缩,集中到一点上。它使你的感受更强烈,甚至会到达会喷发的临界点,就是我们的理性传递给感觉的反馈信息,这也许是从心理上感到满足的原因。感觉会这样,理性思维也会这样。当一个人习惯与理性的推理思考,比如逻辑推理,或数学演算,和哲学思辩,他/她也会希望有同样的“浓缩物“存在。如果他在读哲学,这篇哲学文章是否有足够的“哲学味道”,他就能体会。而拖泥带水或滥竽充数的哲学文章,谈心理感受,谈文学描述等,常混淆与哲学思辩的区别就容易被识别出来。简单的原因就是,那些非哲学思辩的文章,“哲学的味道”不够,不来劲儿 - 这就是你读他们时的直觉。 什么是“哲学味道”最强的主题?我认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探讨的内容,既,形而上学,本体论,最强烈。其他如认识论,超验的道德等题目,也是哲学味道很强的主题。当然这就看每一个人自己的哲学理解程度,自己的感受能力和思维的抽象能力了。 根据以上的思想,我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一,形而上学是讨论“绝对”,“必然”的问题,否则不是第一哲学,甚至不是哲学。如讨论的题目是“焦虑,关心,死亡”等,则都是心理学问题,不是哲学问题。二,关于绝对或必然的讨论,只能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样”的问题。前者是哲学家的问题,后者是一切非哲学家,如心理学,科学,社会学等关心的问题。三,形而上学的讨论界限,以时空范畴为界。时空前是普遍的“存在”,时空后是个别的“存在”。四,在这个意义上,范例哲学,可以分为“范”,与“例”,两个部分。前者是普遍的“存在”,后者是个别的“存在”。五,人在自然界的出现,是必然的真理自我揭示的必然过程。绝对必须以相对而显示。相对的显示对真理同样重要。六,真理的标准,对普遍存在和个别存在不同。对前者普遍存在自身,手段是“揭示,曝光,显示真相”,性质是“公认,不证自明”。对后者,是其他个别的存在发现,性质是“符合,一致,适用”,是所谓“检验/验证真理”,如物理学一样。七,“绝对真理”走过的历史:1形式(柏拉图) 2内心(笛卡尔),3范畴(康德),4绝对精神(黑格尔),5超人(尼采),6存在自身(海德格尔),7思维(范例)(待证明)。这样七个阶段。 A哲学与哲理的区别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宗教分离出来,约2500年多前,经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既有方法方面,又有内容方面。每次变化的前后,目标和手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这里不能细致讨论,只能举几个例子来概括。 在哲学的第一时期,既通常所说的的“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本体论和形而上学(暂时用这个后来发明的名词),混杂在一起。在本体论方面,哲人讨论的主要是“存在”的问题。在形而上学方面,是这样几个主要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应该怎样生活?世界是什么?等等。哲学的主要派别有米利都的世界变化派,伊利亚学的世界恒定派,毕达格拉斯学世界数字派,伊必鸠鲁原子派,智者的自我中心派,等等。有点象中国的春秋战果百家争鸣的时代。 到了苏格拉底时期,这师生作为哲学史开端的三巨头,还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尤其是后两人,整个改变了哲学发展的方式和内容。与其讨论没有结果的本体论和形而上问题,他们决定采取“拿来主义”,然后将哲学的问题都转为“...,又如何发展变化的?”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将哲学的“为什么”问题,转为“怎么样” 的问题。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一次转变。顺便说一句,在两千年后,当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裂出来的时候,思维的转变是“一模一样”的结果,既,哲人们不在问“为什么?”的哲学问题,而是着手解决“怎么样?”的哲学问题。本来的哲学家,慢慢变为了科学家。这可以看作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二次转变。由此是否可以说,“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转换,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经之路呢? 让我回到哲学的第一个转变上来。柏拉图和亚氏,都主要是通过分析语言来达到这个转变的。他们具体的思维方法是,与其在思维中着重对世界的猜想,不如干脆转为在思维中探索事物逻辑的发展和逻辑值,既,真还是假。这种探索后来发展成为人类的理性追求,和对真理的执着。也就是说,他们追求世界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凡是哲学家,就应该揭示出客观的,世界内在的,逻辑规律。从这种哲学的追求精神,我们也可以想象为什么后来自然科学会诞生了。 哲学思维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揭示,到了黑格尔时期,开始了一个新的转变。黑格尔不是自己发现一个关于世界的新的真理,而是从重新包装了一个古老的古希腊时期流行的论战方法“辩证法”。黑将其夸大到可以应用到世界所有的领域,无论是在逻辑概念上,还是在语言形容上,加进了自己大量个人的想象力的论述。后来黑氏思想的发展和后果不用说了。有一点确定的是,他将哲学关于自然真理的发现,与个人的笃撰和意愿混淆在一起了。 第一个开始厌烦“理性的专横”霸占了整个哲学园地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他的观点当时主要是对笛卡尔为代表的欧洲哲学思维传统的反叛。到了黑格尔时代,反对黑的“半真半假的辨证法”的,是他的同胞哲学家叔本华。这就是“哲学向哲理化转变”的开始(“to be philosophy or to philosophize?”) 。以后的历代哲学家至今天,无不继承了这两种不同的哲学目标。既,传统的哲学揭示客观规律和真理的道路,和对一个哲学的领域哲理化描述。前者的继承者,是英语国家的分析哲学学派,包括胡赛尔的现象学,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分析学派等。后者的继承者,是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还有海德格尔,萨特等等。正是这种哲学目标的不同,在有人赞扬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深刻的哲学家时,还有人批评海德格尔根本不是 在讲哲学。 我倾向后一种意见。因为,哲理可以用于一切领域,而哲学永远只是一个领域 - 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范例哲学”为“绝学”的原因:传统的哲学已经是一团浆糊了。 B哲学史上“必应(being)”与 “睿仁(reason)”之争 人类哲学史上,也象其他领域如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充满各种争斗的。除了人们常提到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前者以柏拉图为代表,后者为其学生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还有一被遗忘的争斗,就是“必应(being)”与“睿仁(reason)”之争。 古希腊哲学家们在苏格拉底以前,有很多学派,比较著名的有德莫可立特的原子派,伊立亚派,智者派,米立都派等。一个经常争论的题目就是,“存在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等这类问题。这也就是有“必应”,既,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到苏格拉底时代,争论的没有什么结果。当苏的学生柏拉图的时代到来,柏拉图干脆将这个问题作为“given”,既不再质疑,作为结论接受下来。就像后来的自然科学产生一样,不再问“为什么”,而改问“怎么办”一样。柏拉图提出了“睿仁”的思想,企图以此寻找世界不依赖人类而存在的客观真理。这个转向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来是一种人类精神上的好奇心,一下变得追求真理的使命,使人不敢怠慢。整个他的学生亚氏的逻辑学和后来的科学,都可以看成是这个转向的结果。人类“睿仁”这方面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这种积累在走了二千多年后,第一个醒过来发现这条路有问题的是叔本华。他对逻辑体系越搞越繁复提出了抗议。他认为康德的认识论,柏拉图的思想和印度佛教的思想,才是哲学的“正路”。他对逻辑的世界,睿仁的世界感到压抑,对世界充满悲观。他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写了“意志作为世界的表象”一书。他企图与当时名望顶峰的黑格尔比武,结果大败。继承了他这个看法,重新提起“必应”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克早年也受欧洲大陆风靡一时的黑格尔思想影响。但当他听了谢林的反对黑的讲演后,感到谢林根本不懂黑格尔。从此他另起炉灶,并且身体力行。 克的思想是,必应的问题,根本不是睿仁能够解决的。因为必应与睿仁根本是两个世界,是不同的选择问题。他称这两种选择是,一种以“美”为根本追求的人生;令一种为“道德”所追求的人生。这样,克就奠定了作为后来欧洲大陆“存在主义”的创史人的地位。受他的思想影响,后来的尼采,胡赛尔,海德格尔,一直到萨特,都是“存在主义”的思想继承者。他们前几位,如尼采,跟本还没人来得及告诉他属于是存在主义,就去世了。海德格尔干脆就不承认自己属于这个阵营,嫌其限制了自己。大哲学家中,只有萨特公开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他又否认受克的影响。 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必应与睿仁,都是思维的部分。前者是基础部分,既“在”,的方面;后者是范例部分,既“存在与定在”的部分。正是存在与定在二者,构成了范例本身。正是有“在”的基础,才产生了范例,既出现了存在与定在所构成的范例。 一切显现的事物,无不在本质中。一切本质属性,必然最终要暴露在显现中。这条真理,也适合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本身。 本体的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的问题。古希腊讨论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之前,曾经讨论过存在(being)的问题。伊利亚派的代表巴门尼德,还得出“存在与思维一致”的观点。总的来讲,到苏格拉底时代以后,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存在问题的争论悬而未决,他们接过存在问题的讨论后,由“存在为什么?”转变成“存在怎么样?”的问题。如同自然科学家看待世界一样,他们不问“为什么”的哲学问题,而是专心于“怎么样”的科学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在他们之后都讨论过存在的问题。这些讨论的观点大致可以归入下面几类。 a) 存在是自身的定义(“being as such”) b) 存在是独一类的性质 c) 存在是个别的存在(每个个别事物) d) 存在是普遍的存在(世界) e) 存在是思维/精神的性质 f) 存在是人的存在 等。 西方的哲学家多数都最少同意一种定义。许多人,如黑格尔和海得格尔,将存在定义多于一个以上意义使用。总之,都不能脱离人类语言的谓词分析,自然界或思维的范围来定义。都不能脱离“存在什么”与“什么存在”的主谓语联系。在这种认识下,存在概念变成了关于个别的存在,变成了具体的存在,变成了偶然世界的存在。因为存在概念本身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与其他存在发生关系。这种变化的存在作为个体存在,所以生存在时空中,受时空的限制。加之哲学家的个人想象和偏好,将存在的概念变成自己可以随便打扮的哲学婢女,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不必要的心理感受成分。 一个任何深刻的理论,必须有本体论的支持。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将从定义开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在没有进入详细论述之前,一点题外的话。我发现许多中国的读书人在研究世界看待自然时,常有三个明显不懂的问题:一,不懂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将两者混淆,或以一方代表另一方。原因在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关于主观看法和客观事实的区分概念。中国人一讲“天一合一”,缺乏分析的意识,就将自己的理解和事实混为一谈,或将自己的将来期望与现实混为一谈。中国传统的思维没有“精细”的概念,而代之以“糊涂”,或“模糊”为“美”潜在意识,甚至以”不言”为高明(如中国的禅宗),片面地强调悟性等。这些思想障碍,阻止了真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理论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二,不懂思想理论创新和继承的关系。中国人一说创新,就要革命,要全盘推倒重来。一说继承就要“保皇”,要全部原封不动地维持旧有的体系。不懂创新是在继承的前提下才能创新;真正的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这种关系。表现为思维方法简单。经常以重复性的“叠床架屋”代表复杂,以神秘主义代表深刻,比如在中国文字的产生上。三,不懂系统性的感念,与现代科学哲学关于思维理论的前沿发展脱节。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不懂,正像科学是个系统,一切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必须首先是个系统。理论的结构必须有本体论的支持,如科学本身一样。而这个本体论不是神秘主义,而是一个公理性的前提。最后定理的发现要与实际数据和事实挂钩。由于这些思维方法训练的缺乏,许多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中的知识分子观点,随处可见。改变中国的社会,首先必须找出中国知识分子学术研究方法上的薄弱之处,其次才是具体材料的挖掘。这些也是范例哲学的任务之一。现在转入讨论正题。 第十一节 概述 在没有进入范例本体论的讨论正文之前,我认为有必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为范例本体论的预备讨论。 A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在英语中,本体论与形而上学有小的区别。一般而论,形而上学讨论的是广泛的关于自然和世界的根本问题,如“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应该怎样生活?”,等等。而本体论是专门讨论“存在”的问题。既,本体论是形而上学中一个具体的关于根本存在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看看形而上学的定义: “英语 metaphysics 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Physiká)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ὰ βιβλία,拉丁语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意即在《自然学》之后的书册)。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而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期)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词条“形而上学”,《维基百科》)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亚氏并没有特别说明或专门划分一种领域来研究形而上学的问题。只是后人在划分亚氏的著作是的一个分类。当然,亚氏关于形而上学的问题的讨论,也是继承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讨论成果,如存在的问题。本体论一词的出现是较晚时期的事,而且内容的范围也狭窄的多了。因为本体论是专门讨论有关存在的问题,如什么存在?和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关于本体一词的二个来源资料: “什么是本体论的定义呢?“本体论(Ontology)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ό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ό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词条“本体论”,百度百科) 再举一个根据专业哲学作者的研究本体论一词的资料: “本体论”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它最早出现在由戈克莱纽斯(Rudolf Goclenius)在1613年编辑的《哲学词典》中。该词由希腊语on的复数onta (诸存在者) 加logos (学说)构成。卡特加纳•约翰•克劳贝尔格 (Cartesianer Joh. Clauberg) 也将其称为存在学(Ontosophie),指关于最普遍的存在概念、存在意义和存在规定的学说 (Metaphysica de ente,1656)。在17、18世纪,如在沃尔夫(Chr. Wolff)那里,它已被视为形而上学的组成部分,作为 “形而上的普遍”(Metaphysica Generalis,专门在一般意义上研究存在者的规定)的同义语进行研究,属于形而上学的专门领域(Ontologia,1730)。以后,这一用法就进一步流行开来。汉语中“本体论”一词极可能源自日文译法,由日译迁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侯才) 从这里可以看出,本体的含义,较近义词形而上出现的晚的多。本体一词在日文里已经有“事物自身”的意义(微软Bin翻译机)。鉴于中国当代大多数社会科学词汇来自日文翻译,我也同意“本体论“一词近代来源于日文的意见。然后的问题是本体论的意义。本体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按照下面的定义: “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然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词条“本体论”,冯契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根据以上的定义,范例哲学的本体论讨论两方面的问题。在哲学上,范例哲学试图从逻辑和理想的角度来研究本体论。在天体物理学的意义上,范例哲学试图为物理学提供哲学的解释。正如在人类好奇心的历史上,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来源于一处一样,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再次重温这一传统。 B本体论研究的简史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有些学者用“本体论”一词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唯心主义学说,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本体论的研究,可以看出,有许多思想的火花。如老子对“道”的猜测。老子的这个猜测,虽然缺乏系统性,没有西方式的论证,但却天才地猜到了规律或“道”的重要。“道”的地位,相当于西方柏拉图的“形式”的地位,虽然没有详尽的论述。比老子更往前走的本体方面的猜测,是公元226~249年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他更进一步地猜测到,事物最根本的产生来源于“无”。这个“无中生有”的思想,超出了古希腊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家的论证范围,是个非常大的进步。王弼的思想,只有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里,才得到详细的论述。 西方哲学家们,从古希腊2500年前开始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探讨,到上个世纪为止,哲学家们关于本体论的“存在问题”的探索,大概经历了以下二个阶段。 I存在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存在? 2我们关于存在的疑问是那里来的? II研究存在的方法 1从个体上升到一般的对存在的探讨 2能不能从个体的存在来研究一般的存在? 3 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1找寻单一可见物质(例如,水-泰勒斯) 2在思维中抽象掉物质的有限性(例如,恒定-巴门尼德) 3思维集中到唯一的物质上 4将表示唯一物质的语言进行提炼,去掉谓词(性质) 5强调副词对分词的修饰(beingly being, really real, etc.) 6分析加入其他副词,如(必然性,现实性,本质性,等) 7等同于其他抽象名词,如知识,真理,永恒等 8发现和加入其他性质,如逻辑先在性(黑格尔),实存(海得格尔),无限(萨特)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爱利亚学派和米利都学派),试图用如下方法找到世界最根本,代表世界本质的物质。这些物质和使用的方法如: 1某一具体物质,水,汽,火等 2谓词,表示存在物的性质 3必然,非偶然的 4本质非现象 伊利亚派代表巴门尼德的观点,认为下列代表世界的本质: 5单一物质 6)抽象物质:恒定(无时间,无变化,非众多) 7唯一的真理 柏拉图对本体的观点: 8)存在的存在 (beingly being) 亚里世多德对本体的观点: 9潜在性质 10代表范畴 11代表现实 12代表知识 结论: 以往一切哲学探讨关于存在的本体论所有的缺陷在于,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存在,既不是“是”,存 在又不是“不是”。存在,是不可质疑的。因为某种“存在”是一切关于存在的问题(知识)的 基础。所以这个最根本的“存在”,意味着“绝对”作为“潜在的存在”,既,作为一切存在的背景。 C 范例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范例本体论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范例哲学要完成海德格尔提出的第二部分的任务。既发现存在本体的真理性并揭示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它要为范例作为现象提供基础。没有本体论的现象,犹如失去了根的落叶,不久就会枯死。 1完成海德格尔提出的任务 二十世纪的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出版了一本“存在与时间”的书。我认为,此书的要旨有二个。一,他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认为这个存在问题是西方哲学一直忽略的问题。二,海氏认为从“人的存在”着手开始分析问题,他最后的目的是要揭示普遍存在的真理。海氏只做了哲学性的分析人的存在问题,而没有再探讨第二部分普遍存在的真理问题。书的出版时,海氏只有37岁,所以也不是时间问题,所以还有其他方面的限制。 海氏提出的存在问题,但没有解决的他提出的问题。在范例哲学中,范例论继承了海氏提出的存在的问题,发展为系统的范例思想,以此完成了海氏提出的存在问题第二步的任务。 海氏提出的问题,除了哲学的意义,还涉及了价值方面的西方文化的问题。海氏提问题的眼光是很独特的。他最早看到了西方文化蔓延,和认为它会将个体的价值抹杀。海氏死后的一个世纪过去了,个体的价值并没有在西方社会遭到他所担心的命运。但他没想到的是,西方文化的蔓延带来的与其他文化冲突。西方文化校之其他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有自然科学的力量作为后盾。如果我们回顾科学问世的五百年来的历史,不难注意到如下的事实。科学的力量,首先使产生它的西方国家统一了科学的“价值观”,既,民主的思想。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平定内乱”。然后,西方国家凭借着科学的翅膀,如虎添翼,开始了征服其他文化的过程。西方文化的这种力量,使其他文化面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一些弱小文化和民族,不是被消灭了,就是被消弱了,或转成信奉西方的文化价值。如,印第安人的文化,也包括东方文化,如日本,中国文化等。 在世界进入二十世纪末期后,西方的文化和其相伴的国家政策,在中东阿拉伯文化的国家,受到了空前的抵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十年前的911事件。从此,反对西方文化,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政策,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科学的发展,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改善,也同时对环境和自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全球转暖问题,自然资源问题等等。很明显,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永远打破了其他文化 中人类“田园诗”般的乐园的现实和憧憬。但上帝似乎在惩罚人类的行为。如今年以来,美国中部的大罕,西部的大火,和现在东部的飓风,都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而且这种天气反常,正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加剧。 西方文化的强盛,给人类重新提醒起古老的哲学问题:什么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或有没有一种普遍的,其他文化都应遵守的,价值?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历史上,对人类文化价值的评价似乎没有得到其应该有的重视。即使有人类历史上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区别,先进文化是否有权力强制干涉落后文化的自身发展?中国有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如果将这个故事的教训比作儿童的成长,是否剥夺儿童的天真少年时代,强迫其变得老成,总是明智的?或是否有成年人拥有这种权力? 科学,在自己五百年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所以它从没有放缓过自己的脚步。因为它的父王,西方文化,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但如果这种状况不是上帝的意思,人类自然就会终于被强迫反思了。我们相信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人类文明先导,需要等到这一天到来么?这就是海氏提出哲学的存在问题的深刻意义。 2 范例作为一切现象的基石 范例的基石是范例的本体论。范例的源泉来自于本体论的定义。在范例本体论的定义上,范例才有自身的定义,并由此展开。因此可以说,没有范例本体论就没有范例本身,也不可能演变出范例哲学。范例本体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用网友物理学的术语,“绝对坐标”,的观念。 在总结西方文化的精华文中,我谈到西方文化的“绝对”思想,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哲学的“绝对”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古希腊的早期哲学家巴门尼德。然后经柏拉图为“形式”,部分地经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笛卡尔,斯宾诺莎,最后是康德和黑格尔等,一路下来,发扬光大。 而另一派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是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起,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经过英国培根,洛克,柏可莱,休莫,最后到罗素,维特根思坦,最终到美国皮尔斯,詹姆思,杜威,到诺迪这条线。 前者,绝对的观念,形式,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犹太教中,对上帝的信仰。有了这个观念,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它,则万万不行。因为这个“绝对的思想“,是人类信仰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最高点,是人们心中的“北斗星”。正像人类的“真善美”的标准一样,永远是人类努力争取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因为人类一时的丑恶行为,无知举动,就宣布那些观念无用,永远放弃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们有了某种神圣的信念,人能产生什么样的力量?想想当年相信共产党的人,刘胡兰,江姐。那些奋起反对毛泽东的人,林昭,张志新等等。一种为了理想奋斗,而贯穿一致的信念,难道不是非常重要吗? 就个人来说。如果一个青年人陷入恋爱,而又失恋,最终选择自杀了。你是否认为他/她,是和一个贪官找二奶一样的感觉,来对待对方呢?是因为没有得到“性关系”而极度失望吗?如果你不理解这种自杀的冲动,我几乎保证,你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也没有“真正爱”过。 绝对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观念,永远是人类所独有的最高精神指南。从范例哲学时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永远达不到的。但没有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可能在纸上画出一个三内角之合严格等于180度的,“完美的三角型”,我们可以因此放弃三角型三内角只合等于180度的定义吗? 如果将人类的哲学家,只选出四个,刻在山崖上,象美国的四个总统巨人头像一样,我认为只有这四个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 他们的伟大,远远不是仅用“崇拜”一词所能描述,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震撼。特别是在你认为自己读懂了他们讲的哲学以后。贯穿这四个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可以集中地概括为一个词“绝对”。在哲学家眼里,最简单与最复杂相通。如果有人说某事是复杂的无法说清。他不是骗子,就是半懂不懂,绝不是真懂。因为神秘主义在西方哲学里没有市场。 我们的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一切,都是绝对,在背后起作用。我们发现世界的一切规则,都有一个背后的蓝图为这些发现,已设计好了。这个蓝图,就是绝对。一颗种子,能长成大树,是因为种子里的基因规定的。一个生命,细胞能分裂多少次,心脏才停止跳动,也是在胚胎时人的基因里,就规定好了。人类的文明历史,怎么发展,也是由一既定的规律决定的。这就是背后的蓝图,绝对。 从无机物到生命,从个体生命到社会集团,都有一背后绝对的力量起作用。他们的发展,都按照一既定的法则,有序的前行。一切后退,都是为了更大的前进。一切前进,都有暂时的后退与挫折。就像股市的大趋势,不论怎么下跌,将来只能升得更高(中国式的受操纵的股市除外)。 绝对,意味着潜在。一切绝对,都是以相对开路。绝对就是必然。一切必然都是通过偶然来开路。没有被思考/认识过的感管对象,都是偶然/相对的事物。数次相对事物的经验,才能激起理解的思考,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必然性。 当我们没有学过哲学或对哲学浅尝辄止时,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当我们懂了更多的哲学,慢慢学会了看到感官感受到的事物背后的规律,我们就开始认识绝对了。这时,我们就由一个“唯物主义”者,变为一个“唯心主义”者。 绝对世界的大门一旦打开,人们就永远进到了另外的世界。如同婴儿出生一样:人们永远地同单纯感管的身体刺激告别,而义无反顾地进入了理性的新世界。 范例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不同之处 形而上学,一词来自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学生在编辑14卷本,亚里士多德探讨其他非自然研究领域著述,所使用的词。形而上学,当时指的是如认识的基础,知识来源,如何确定知识的真理性,等所以这些研究的总括。亚里士多德生前没有用过“形而上学”这个词,但他指凡是这类知识的研究,为“第一哲学”,与早先的爱立亚学派的主要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本体论研究的内容相同。 在经典的哲学研究上,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研究,都是在对自然事物以外去找寻原因,如“第一推动因”,上帝,形式,宇宙万物,存在,自在之物,精神,理性等等。用于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人类向自己身外,探求对本体论的研究,这是因为自然界是在自身之外,人类认为,唯有如此,才可能发现世界上万物变化之本因。 在绝学中,经典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从朝向自然,转为朝向思维自身,180度的转弯。这是因为,绝学认为,一切时空中的物体,都是“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组成的,没有例外。而普通范例,不过是高级范例的一个初级形式。是事物处在发展中未到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质前的“自在状态”的情形。而高级范例,仅仅是人的“思维功能”。但思维的特性是其自身具有“无限/绝对”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是“范例原型”固有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范例原型所提供的一个微型拷贝。从这个意义上,高级范例等同范例原型。 这样,当哲学家试图为自然物,寻找形而上学的基础,哲学家将“自己的思维”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也就是通过反思,就可以找到形而上学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绝学认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是一个事物的二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哲学家的在“向内”反思时,应该意识到思维,作为高级范例,形成前的初级阶段。 绝学颠覆的经典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方向,通过新的角度来定义形而上学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绝学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研究,是抽象思维发展史上的对经典哲学此类研究的180度的反转。 第十二节 关于“第一绝对”范畴 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创造,必须是继承的创造。世界上一切真正的进步,都不是“彻底革命”。都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合理且与现在相连系的内容。作为文明先导的思辩哲学,二千五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这样蹒跚学步但前行不止。 A绝对还是存在-谁更根本? 第一绝对,指的是最根本的绝对,与思维的绝对性(第二绝对)相比较。关于绝对的讨论,属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西方哲学上关于形而上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前苏格拉底时期。那时的古希腊哲学家关心的问题,诸如,存在自身是什么?变动的根源是什么?有没有恒定的事物?这样三个大问题。 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特别是后者二人,他们感到不能这样无结果地永远争论下去。因为那时哲学的名声已经不好,哲学正变成与以前的宗教说教毫无区别。既只是空洞的个人猜想,不需要任何根据和夸夸其谈。有些自称哲学家的人,如“智者派”,干脆用哲学作为如何教授政客如何混饭的工具,哲学也变成了狡诈和愚弄他人的代名词。 柏拉图和亚氏开始接过前期哲学家讨论的那些题目,开始了哲学的大转折。这个转折的特点,从方法和目的两个方面的变化。在方法上,他们引入了“reason”,既,理性。从目的来说,他们要追求的是真理,而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说,他们将哲学家们争论的“为什么”的问题,转变成“怎么样”的问题。他们不再问“世界为什么存在?”这类问题,而是转而问“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不再问“世界为什么变动”,而是“世界是怎样变动的?”。不是“为什么世界的根源是恒定?”,而是“世界恒定的根据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将讨论的话题和方法,从单纯思辩和猜想,引人了必须使用逻辑和理性推 演的道路,并指出了哲学新的研究方向 - 探索真理为目的。 在此思路的指导下,柏拉图发展出“形式”的思想。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分析,发展出逻辑形式的方法,更促进了哲学的转向。经过这个转折以后,哲学在自己的发展史上,经过二千年的不断自身蕴酿和发酵,哲学的理性终于结出了自然科学的累累硕果,将其世界上其他民族远远抛在了后面。自然科学最终成为脱离哲学的单独的学科,蓬蓬勃勃发展至今。可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反过来促进来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哲学关于形而上的研究,人类依然停止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认识水平。这样,形式上问题在哲学的树荫下始终原地踏步。 直到近代哲学开始,代表者笛卡尔那里,才又将哲学的形而上问题重新提出。接过笛卡尔形而上讨论的后来有康德,黑格尔,胡赛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一系列哲学家。笛卡尔首先提出了区分心灵和自然界二者的思想,既哲学上著名的“二元论”的世界观。康德接过受笛卡尔影响的英国哲学家休莫的因果思想,将自然物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并认为后者不可为心灵所认识。接下来,他的同胞黑格尔,将至此哲学本体上的这两种对立划分,看成是一体,并提出了“绝对精神”的思想。将人的思维,重新卷入哲学本体思想的讨论。这是自古希腊巴门尼德以后二千五百年来,黑氏将形而上讨论重新点燃关于思维在本体论中的地位重要性的首次复活。再后来,胡赛尔继承了关于思维对象的形而上讨论,并从康德和黑格尔中得到启发,发现了关于思维的“现象学”理论,提出了“超验自我”的本体论思想。但现象学到了其学生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他们则将关于“思维性质”的讨论转入“个体存在”的讨论。存在的讨论由此变成“具体的存在对象”的讨论,极大地限制和忽略了他们以前关与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本体论上的意义。因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与思维与存在的普遍意义比较起来,是芝麻与西瓜的关系。特别是黑格尔第一次提出的具 有“绝对”性质的思维(精神)的意义,更被完全忽略了。 黑氏提出“绝对精神”的观念,是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思维的性质。这也就是,精神或思维的性质,也同样是世界的性质。因为从巴门尼德以来,哲学家就认为二者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本身,就是绝对的。巴氏和黑氏所说的“思维性质”,没有明确地区分“自然界”和“世界”的关系。就像中国古代将“天地”与“道” 混杂在一起一样。 这样,我认为,就有了一个什么是逻辑上的前提或“逻辑先在”?这样的问题。也既是说,存在(being)与绝对(the Absolute),谁更根本呢?是“存在是绝对的?”,还是“绝对是存在的(如果可以这么问)?”,是“存在先于绝对?,还是绝对先于存在?”。一句话,谁在哲学的本体的意义上更根本,是第一位的呢?我认为,与古希腊和西方的所有哲学家的看法相反:绝对先于存在。也就是,存在不是第一位的,对存在的性质的抽象,既,绝对,才是第一位的。 要回答我为什么这样看这个问题,必须从语义的角度看到存在与绝对这二个概念。下列是我的三个理由: 一,我们关于存在的概念是哪里来的?是从个体的变换中来的。也就是说,个别的存在变成不存在,使我们有了存在的概念。存在对立于不存在。存在只有相对与不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不存在的可能性,我们不能用存在来表明。从个体存在上升到普遍的存在,是存在的最广泛的意义,也就是“在”。在,是“显现”,因此就是“现象”,是我们的关于本体的知识的根据。存在,或在,是在人类的语言中,是可以“质疑”的。 二,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看待绝对的概念呢?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在人类的语言中,我们不可以问:“绝对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词,绝对,也经告诉了我们它的意思。如同不能问“我说产生出来的吗?”,“我的母亲是否存在?”等一样。从另一个方面看,“逻辑在先”的事物,必定是“不可质疑”之物。质疑 逻辑在先,导致自相矛盾。 三,“绝对”,是对事物性质的表述。the Absolute,是对性质的抽象。对性质的形容是语句谓词的功能,因而是语句主语的本质。而存在,是一种状态。存在是名词,是现象。任何表述现象的名词,都蕴含背景因素。比如,“桌子”,蕴含工具的意义。因此,名词不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性质。 结论,哲学本体论最根本的概念,不是存在(being),而是绝对(the Absolute)。 将这个结论应用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几何意义上。绝对,就是背景。在,就是X=Y=Z=0时的状态。而X,Y,Z则分别为“定在”,“存在”与“思在” - 这就是范例哲学圆满的本体论解释: B重新解释古希腊毕达哥拉思“数是一切”的思想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思,其生平和著作直接留给后人的很少。我们知道他都是从受其影响的其他古希腊哲学家间接转述,如亚理士多德说“The so-called Pythagoreans, who were the first to take up mathematics, not only advanced this subject, but saturated with it, they fancied that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were the principles of all things.(Aristotle, Metaphysics 1ǔ5 , cc. 350 BC)”。据说有名的类似中国的勾股定理被毕达哥拉思发现之后,毕达哥拉思还特地举行了“百牛大宴”以庆祝这一数学发现。毕氏在数学和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数学思想的严谨,也影响了柏拉图等其他哲学大家。 毕氏虽然认为数是世界的本质,但他最得意的数学发现,一是类似中国的“勾股定理”,西方称之为“毕达哥拉思定理”,另一例子是Tetractys(一种三角型)。而后人最欣赏他的是他的对“数的本质”的思想,而不是他所发现的个别例子。我个人认为,就数学的个例来说,没有任何数比自然数本身更重要。而在自然数中,尤其属前三个数最重要,它们分别是,“1,2,3”。 对“1”的古老和普遍的哲学解释是,它包含“一切”,当然也包括说话者自身。这比较好理解。对“2”的解释为,它是对“1”进行“两极的分割”。如中国古代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说;在“黄帝内经”和毛泽东都提到的“一分为二”,黑格尔的“存在和否定”概念等。“3”,指的是被分为两极的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这种转化要经过“三个阶段”。比如黑氏提出的“存在,否定,否定之否定”,“质,量,度”。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这些看法也早已存在。而我个人的新见解,在于对“2”的重新解释。 我认为,两极的分化,不是简单地分割,而导致每一个被分割的部分,在自身中丧失了其在被分割前的所具有的“整体”性质。相反,每个个体的“整体性质”,依然存在于个体之中,不过在这时,变成了“潜在”的性质。也就是说,个体的“无限和绝对”的这些“整体”才具有的性质,只有待到个体事物发展到其“最高和最后”的阶段,才能呈现。所有,“2”中之“1”,不是一个简单被分割的“1”,而是一个“2”中有“2”的“1”。这类似于黑氏所说,“一切本质都表现为现象”,和“一切现象无不在本质之中”的思想。 具体到哲学的认知领域,我们可以看作“思维”的“无限与绝对”性质,本质上就是自然宇宙中所具有的“无限与绝对”性质的反映。但思维的这种“整体属性”的揭示,不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哲学的认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的思维才可达到的对自身的认识结果。 1范例的时空观 传统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对时空的看待都认为是一对儿存在,或称为“共扼”的物理量。比如康德对时空是主观范畴的看法,相对论关于时空的“钟慢尺缩”效应结论等。 从范例哲学的眼光来看,时空的性质不是这样。首先时空不是一对儿,或”共扼“的量。具体说来,时空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时间在前,空间在后。举例来说,范例哲学的本体论有一个”思在“的概念。这个概念,基本就是胡赛尔的现象学所描述的”意识内容“的概括:mental objects。 我们可以现象一下,当意识中存在意识对象时(意识既是意识到对象),这个意识对象有空间吗?显然是没有。但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意识存在是有时间的。也就是说,一个意识对象的出现,必然是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刻。 举例来说。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首先将这个自然现象出现在自己的意识中。其后,牛顿反复的思索这个苹果落下的情形,直到自己将这个苹果落地的现象,总结万有引力作用,将其与与天上的所有星球的运动连接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牛顿的意识中要出现无数次苹果落地的情形。每一次这种出现,都是在一个时间内,如果他都记录了下来。 牛顿的这些意识的每次出现,能否被认为是占据一定空间呢?比如在他的大脑中的存在,也许还没被科学所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占据任何空间的事物,不论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如果他们占据空间,便是不可压缩的。他们比如需要一个终极的最小空间来容纳自己的想象。如果是这样,想象的巨大事物必然会比想象微小的事物节省空间。事实确不是这样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想象太阳的样子感 到更累,也不会因为想象微生物的样子微小,而感到很轻松。但每次想象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是必定的。所以说,在思在的范围看,时间与空间是不相连的事物。任何普遍的陈述,只需一个例子便可证伪:所以,时空并不总是一对儿共扼量。(顺便一提,海得格尔也仅对时间有兴趣) 从这个意义上将,范例的时空观,颠倒了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时空观。 第十三节 范例本体的解释 传统的本体论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存在问题,既,“必应(being)”。为什么“必应”是哲学的基础,因为它是存在,是一切现象的根据。没有“必应”,就没有现象。而没有任何个别现象,还是有“必应”存在的。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谈过“必应”,最早有巴门尼德,柏拉图,亚氏。近代有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但他们没有详细地划分过。以我的看法,在绝对的背景之上,“必应”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在文中称作“在”,“存在”,“定在”和“思在”。下面分别说明。 A 关于绝对范畴 1上帝是否存在? 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和宗教问题,这个问题大概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从类人猿第一次站起来,抬起头仰望天空,到今天宇航员们在飞船上,还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西方人的上帝,中国人一般叫它为“老天爷”。中国人不象西方人那么死板,中国人古人一会儿叫它“天”,一会儿叫它“道”,一会儿叫它“理”,或叫其“自然”,“宇宙”,“太极”等。如果非要讲讲上帝是怎么回事?中国古人干脆,或三言两语,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让你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怨自己不够高深。或置之不理,如孔子回答学生“不知生,焉知死”等。 西方的读书人可就苦了。一帮信徒们非要“叫真”,非要书呆子们证他个人仰马翻不可,否则说啥也不信。比较著名的有,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形式”,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因”,到大主教阿魁纳的“本体论证明”,到哲学家迪卡尔的“思维清晰证明”等,可谓为了上帝,绞尽了脑汁。 在我看来,这个“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也就是说,是东西一些有地位的人对大众设下的一个“圈套”:因为,“上帝是否存在?”,不是个真问题。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上帝是什么?,我们一般指的上帝,代表着人所想象的一切最完美的性质,如力大无穷,至真,至善,至美等。上帝,又可分为“拟人化”和“自然化"的两种,前者多为宗教所用,后者为哲学所用。定义了上帝,我可以来讨论它的存在问题了。 先提个问题,世界上有“桌子”吗?我的回答:没有。世界上只有“张三家的桌子”,“李四家的桌子”。“桌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从千万个类似张三,李四家里的桌子,“提炼”出来的。也就是说,“桌子”,是不会坏的,因为作为概念,它是不变的;而张三,李四家里的桌子,是要坏的,要变。虽然如果人们如需要关于桌子的知识,需要知道的是“桌子的概念”,而不是记住“张三家里的桌子有虫眼”,“李四家里的桌子少条腿”等,因为这些缺陷,不是“有关桌子的本质”的知识 - 这是柏拉图的观点。 同样,如果我需要一个三角形,不论你如何画,我都可以指出你画的三角型是错的,因为他们的三内角之合,都不是准确的180度。因为符合这个三内角之合180度的三角形,只有在定义中。谁的三角形,更能反映了三角形的本质呢?因而也就更“真实”,更正确呢?柏拉图说,当然是概念,即定义,中的三角形。所以,按柏拉图的观点,世界上只有“概念中的抽象”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你画的三角形,都是“暂时的存在”,都是假的,变化的,不久就会“烂掉”了。我们所谓的“真”,“存在”,都是指的是“变化”的事物,是在时间,空间,限制范围内。而想要跳出时空的限制,则只有在概念中寻找。所以结论是,“存在”的概念,于“变化”相连,只能用在“有限”的事物上。 所以,当我们问“上帝存在吗?”,我们明显地犯了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他们的性质因而也不同,如上述),放在一起,即,“混淆了抽象事物的范畴与具体事物本身”的错误。因此,问这个问题好比问,“天上的鱼游的比海里的鱼快吗?”。 如果我们将上两个范畴分开,逐一审查。一,所谓真实,必然是有缺陷的,必然在现象界中,所以显然不能有“上帝“的存在。二,在抽象领域,上帝,代表一切至善至美的抽象的性质。如果这样的上帝存在,则只能是自然本身。因为只有所以现象界的抽象,我们才能得出上帝完美的全部性质。这样的上帝,除了自然本身,不可能是其他的存在:上帝 = 自然。 C我对“绝对/上帝”的定义 绝对(上帝 / 造物主 / 老天爷),是人的思维或精神的“无限/绝对”的本质,在一知识体系中的代表。这种本质导致了人对“灵魂”的追求,从而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名为“宗教”。宗教,不是任何存在于人自身之外的“异物”。宗教,是人的最高发展部分,大脑,的产物。 人的思维或精神的“无限 / 绝对”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人发现了“事实”或“真”; 在自然科学中,人发现了“无限的宇宙”;在数学中,人发现了“无穷数”;在政治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人发现了“人,生而平等”;在道德体系中,人发现了“泛爱”或“善”;在宗教中,人发现了,对生命短促恐惧的安慰,和使其心灵的逾越“美”。 神,是存在的,这一点在我们之间看来没有分歧。神所包含的内容,在我对神的定义中也讲了,看来我们也没有分歧(你说的爱因思坦和我说的思宾诺沙的神是一样的),既不仅是“自然神”。我们的分歧在,神的起源,神的能力。 在你看来,神,是外在人类之上,人类之外的存在。神,有人类没有的东西,它不仅是“量”的区别,还有“质”的区别。 在我看来,神,是人类自身思维的升华的产物,尽管这种升华是“内在”,“先天”,“超验”的。神,没有人类没有的品性。神与人,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思维/精神,是人的有限躯体,同神的无限/绝对性,相连接的地方。 D证绝对(上帝)的存在 公理:人类追求一切个体事物的因果关系。 公设 1:量的积累导至质的变化。 公设 2:整体大与部分的总合。 公设 3:包容万象的自然宇宙,是绝对无限的“集合”。它是一切“子集合”证明的源泉。 推论:根据公理和公设1,如果将个体事物的因果关系在逻辑上无限上溯,必能达到这逐一“个体”上溯结果的积累上量变化。此变化,使 n-1的“个体”变为 n,既,“整体”。 定理 1:根据公理和推论,对个体的逻辑倒溯终结。 定理 2:根据公理和推论,此“整体”就是包容万象的自然宇宙的最初和根本的起源。 定理 3:根据公理,推论和公设2,包容万象的自然宇宙“整体”不存在因果关系。 定理 4:根据公理,推论和公设3,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不适用推论的范围。 定理 5:根据公理,公设1,2,3和推论,这一整体既为绝对,被称为“上帝”。 E证绝对(上帝)的本质是非人格化的 公理:绝对或上帝,为自然宇宙万物的总原因:上帝是与多相对的“一” 公设 1:上帝或是人格化的上帝;或是非人格化的 公设 2:如果存在人格化的上帝,它只能出现在宗教中 定理 1:如果不能证明上帝或是人格化的,上帝一定是非人格化的 大前提 1:任何宗教体系都是一理论系统 小前提 1:宣布为上帝代言的是一种宗教 结论 1:宣布代表上帝宗教一定是一种理论系统 大前提 2:代表上帝的理论体系只能是一公理系统 小前提 2:任何公理系统,根据哥德尔定理,必然是不可能同时无矛盾又完备的。 结论 2:如果一个公理系统是矛盾或不完备的,它就不可能是人格化的上帝的代表。所以,任何宗教都不能代表人格化的上帝 定理 2:上帝只能是非人格化的 证毕。 E 范例本体的绝对范畴证明 如同巴门尼德证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一样,范例的本体论必须证明“绝对”作为第一范畴的逻辑正确性。证明“绝对是一切存在的根据“如下: 1) 我们周围的事物是有秩序的 2) 我们知道周围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他事物所引起的 3) 如果我们追溯这个事物链接的顺序,到某个终极的事物,那么这个事物就不是终极 – 所以导致自相矛盾。因为作为一个事物,这个终极事物也必然是被另一个更高或更基本的事物所引起 4) 所以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必定不再是事物,而是“非事物”,也就是“无”,既,“绝对”。 由此,绝对范畴的逻辑先在性质得到证明,可以作为一切其他范例本体的存在范畴的基础。 绝对范畴具有如下性质: I “绝对”的世界,和一切现象界存在的关系,是背景和潜在的关系 II 人类的思维和绝对世界的关系是水滴与大海的关系 III 绝学是关于“绝对世界”的知识 IV 绝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在于,绝学是“纯粹的哲学”。既,绝学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它只包括本体论和形而上学 V 绝学所揭示的是绝对真理的逻辑本身 VI 用“哲理化(philosophizing)”的方法讨论哲学,不属于绝学的范围 1.0绝对是范例本体的第一范畴 1.1绝对是世界自身真理的起点 1.2绝对是世界一切现象的背景 1.3绝对是人类知识的起源 1.4绝对不能被否定 1.5绝对不能被质疑 1.6绝对是理性和逻辑的前提 1.7绝对没有普遍个别之分 1.8绝对同思维一致 1.9绝对类似中国哲学的猜想“无极”,或“无” 1.91在范例本体的几何式表达中,绝对范畴,是存在范畴,定在范畴和思在范畴,都为“负数”的状态 1.92绝对是一切宗教神学的最高猜想,和哲学本体论开始推导,的交汇点 绝对与存在和思维与语言同一性质 绝对作为背景,产生存在,是无逻辑,无因果关系的。因为如果因果关系存在,我 们则又要追溯下一个因果的链条。所以逻辑因果关系到“在”为止。绝对产生存在 是概率性质的。但存在一旦出现,就变成有逻辑因果关系的了,大于0%小于100%的 概率之间。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语言的出现,完全是概率性质的。但一 旦出现,则自身的发展完全遵照一定的逻辑因果,受环境的影响关系。 II在 2.0绝对孕育着潜在 2.1潜在类似中国哲学的猜想太极 2.2潜在产生在 2.3在与绝对没有逻辑联系 2.4在是现象的开始的启点 2.5在是逻辑推导的开端 2.6在类似于中国哲学的猜想道的起始 2.7在是范例本体的原点 2.8在相当于巴门尼德的世界,柏拉图的形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91在范例本体的几何表达中,在是存在,定在,思在和时间,都为0值时的状态 2.92在是逻辑形式化开端 2.93在是哲学和科学的交汇点 在,我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因为它是“什么都不是”,因而也不是“是”。类似中国禅宗的概念,在,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因为一旦说出,必须用语言,必须作一个陈述句子,这就违反了在的意义。一般来说,定义必须是“类加种差”。在,是最大的类,或最大的“集合”因为在,是范例原型,是 上帝的住所,也就是上帝本身(如果你认为上帝不需要住所)。是一切其他存在之根本,是它的子集,存在,的基础。在,不但没有任何“规定性”,也没有“潜在”的规定性。在,是一纯粹的“在”。都不能说在是“一”。因为“一”,掩藏着“二”的存在,隐喻在,还有“对立物”,这就完全错了。在,是真正的绝对,真正的无限,是存在的母体和其上限的,也是最高,最后,的集合。这些就是在的本质的简要说明。 谈到此,人们自然会想到,范例哲学既然以范例为集合,那么什么在此范例集合以外呢?或还有没有一个更大的集合,包含范例哲学的范例例子,作为其子集合呢?就像虚数集与实数集,它们不都是数学的一部分吗?那么这个“数”的哲学概念是什么呢?因为范例的可数性,既可以界定和有规定性,因此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最后的“集合”,既,“数”,或基础,就是范例集合的根据,既,叫作“范例原型”,或叫“在”,这个范畴。 在,从范例哲学的角度,就是范例的“范例原型”。从宗教的角度,就是上帝或神。从其他哲学的角度,就是“存在的存在”。不论“定在”也好,“存在”也好,都是对“在”的“修饰”。既,首先必须有“在”,然后才能有其他各种“在”,不论是“定在”,还是“存在”。同理,首先必须有“数”,才能有实数和虚数的集合。其他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质数,合数,等等,都隶属于实数的集合之下。我对虚数集合知识甚少,但猜测也应该如此,方可对称。当然人类发现没有,是否现在能用上,都不在讨论之内,因为这里我讲的是逻辑的可能与必然。 对于“在”,能够说什么?除了我认为它应该是一切“各种在”的基础之外,我实在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可以说。因为它与“存在”都不一样,更不能说“定在”了。在“在”哪里,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有些哲学和宗教将“在”拟人化,或赋予其他各种性质,我都很难想象。因为“在”是最高的抽象,是抽象的连“裤衩”都脱了。除了“裸体”外,还有什么?换句话说,一切认为“在”,还剩下了什么,还有的说的人,我认为都不真正懂得“在”的含义。这个“在”,用维特根思坦的话说,就是“当我们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最好闭嘴(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当然维是在说语言,我在这里指“在”。 第十四节 存在范畴 III存在 3.0在的第一维延伸是存在 3.1从在到存在是无逻辑向逻辑的转变 3.2存在是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争辩的存在和黑格尔辩证逻辑学最初的存在范畴 3.3存在类似是中国哲学的猜想道的延伸 3.4在与存在产生逻辑联系 3.5存在是纯粹的现象 3.6存在只是普遍的,抽象的存在 3.71普遍的存在来自逻辑 3.72逻辑来自语言 3.73普遍的存在来自语言(柏拉图的普遍形式) 3.74普遍的存在没有任何内容 3.75普遍存在是无内容 3.76普遍的存在仅在思在中 3.77普遍的存在是本质 3,78普遍存在与其现象不可分开 3.8个别的存在是现象 3.81个别的存在可以被逻辑证明或科学证明 3.82对个别存在的否定是纯粹的存在,既普遍的存在 3.83只有个别的存在涉及其他个别的存在 3.84存在的基本分类:1) 触觉,2) 感觉,3) 心理,4) 概念,5) 逻辑,6) 理念,等 3.85存在是数学虚数的范围 3.86存在是感性和理性的交汇点 -1) 存在大背景是“绝对”。 0) 存在是自然界第一性质。 1) 存在,只分两种。 2)一种是普遍的,抽象的存在。 3)另一种是具体,个别的存在。 4)普遍的存在来自逻辑概念。 5)逻辑概念来自语言。 6)因此,普遍的存在仅来自语言。 7)存在,其普遍性仅是语言的表述,则没有任何内容。 8)因此,普遍存在是空洞无物的载体。 9)普遍的存在仅在时间之中,既,仅在思维中。 10)因此,普遍的存在是本质。 11)本质的存在与其现象不可分开。 12)因此,作为现象的存在是具体或个别的存在。 13)只有当个别具体的存在是现象时,这种存在才能显示出来。 14)显现出的存在都是具体个别的存在,可以被逻辑证明或科学证明。 15)对具体存在的否定(Nothing),就是只剩下“纯粹”的存在,既抽象的存在。所 以“Nothing = pure Being”。 16)只有具体的存在涉及其他具体存在。 存在,是在,下面的唯一集合。存在的本质是“拿形(nothing)”。拿形,是无一物的状态,因而是“虚无”,是一个潜在,隐藏,蕴含,既,不显示。空虚,不意味没有任何事物,而是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证明,因而没有显露出来。换句话说,存在,不是一个“绝对的虚无”,而是一个“相对的虚无”,因而是一个“具体的虚无”。具体的虚无来自于普遍的虚无,既,来自于在。具体虚无是普遍虚无的例子。是一个“抽象的虚无的范例“。 正是这样的具体虚无,体现为范例哲学中的“高级范例”,思维,身上。比如,当婴儿刚出生时,他或她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既,有限的存在。存在什么呢?“什么”也不存在,无一物存在。这里的否定,是否定“任何单一的存在”,这个潜台词就是,存在意味着蕴含下一阶段的”定在“,成为显现,但是“有规定的显现”,既,是可数的数量。所以存在,在现阶段,是“有规定的无规定”,是“具体的无物”,是“无一物”。科学的探照灯瞄准的目标,就是存在。科学就是要在存在的虚无中发现规律,以数学的形式显现出来。所以每一个规律的发现都是具体的,在有限的应用范围以内。人生的“虚无感”,既,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皆是起源与存在。“存在先于本质”,这句存在主义的口号,其实是说,“存在先于定在” - 这无疑是正确的。 存在,包含定在作为子集合。继续用数学的语言说,就是“虚数”的部分“i”。凡是实数的部分,既,凡是现象界的定在,无不体现在虚数的存在集合中。所以定在于存在,是“对映成双”的两个世界。就像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美国阵亡烈士纪念碑黑色的大理石一样。参观者在大理石的外面,牺牲者的名字刻在大理石里面。参观者可以通过镜面效果感受阳界与冥界的区别。从哲学上看,凡是在定在范围的,都是跳入到“时空”范畴中的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个体事物。而在存在集合这边的事物,都是“潜在”的事物,都是“暗中”的事物。如同现在天体物理学所理解的暗物质与暗能量。不用说,这一部分的集合大的多(按照科学家的计算,可见物质只占人类所知道的物质不到4%)。 存在,因为无法感知是否成为人们怀疑的对象,既,“存在”的集合是真的存在吗?如同不能否定虚数的存在一样,人类也不能否定存在的集合。人类所设想的灵魂,神鬼之类,连同虚数,都是同一个意思。存在无形,但不可否认。那么是否是说,那些装神弄鬼的人是在说实话呢?不是。因为他们是靠所谓“让神鬼显灵”,既神鬼出现形状。这就违反了存在集合的定义,所以是在骗人。真正的存在集合的因子,必须是潜在在人的心灵中,属于“只可意会不可形会”的领域。 虚数的发现,源于古埃及人在丈量金字塔时,发现无法对负数进行开方。虚数的名字起源与笛卡尔,真正得到推广是在数学家尤拉的使用以后。人类对鬼神的怀疑有更久的历史。但人类对量子力学“测不准”的结论和对意识与行为关系的研究,都是近百年的事。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和科学所遇到的问题,自然摆到了哲学面前, 逼迫哲学必须作一个回答。所以范例哲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定在于存在”,组成了范例哲学的“内容与形式”。也因此规定了范例哲学的内容界限,既时空范畴。如同数学的实数集合和虚数集合,构成了我们数学的应用范围一样;定在和存在,构成了范例哲学中的“范例”所具体所指的的概念和内容。 第十五节 定在范畴 IV定在 4.0在的第二维延伸是定在 4.1从定在中产生自然界 4.11定在是具体或个别的存在 4.2定在是规定性的存在,组成现象的世界 4.3定在的世界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4.4定在相当于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 4.5定在是数学实数的范围 4.6定在是有丰富内容的世界 4.7定在是具有逻辑真值世界 4.8定在的最高真理形式是公理系统 4.9定在的基本分类:1) 时;2)空,3) 物理,4) 化学,5) 生理,5) 社会,6)思维 491定在是目的性的过程 4.92定在是感性器官和自然界的交汇点 定在,是“霎模型(something)”的所在地。它是存在的下属集合,因而定在也是“个别规定性”的集合。定在与存在的区别是,存在是对“具体”的否定,因而是“拿形”。也就是说,存在不是因为是否定个体的规定性,就没有规定性了。恰恰相反,定在是在存在中的“无中生有”。存在的规定性,是世界可见的万事万物的 基础。规定的显现,必然带有“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没有不它们具有形式的内容,也没有不具内容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 注意,定在是霎模型,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becoming”。这是因为定在是具有规定性的结果,而不是规定性的过程。在存在中的一切过程,只有到了产生结果,并且显现出来,成为定在集合中的部分,才有实际的意义,才变成现实性。否则,规定性只是潜在的,思辩的,仅存在主观意识中。这种脱离经验,脱离真实,完全寄托于主观意识中的“霎模型”,就是欧洲以胡赛尔创立的现象学,的来源。它是“纯意识”,“纯主观”,的内容物。现象学看不到其定在在本体论的意义,反而认为自己可以既脱离经验,又脱离背景,变成完全思维意识的对象和产物,是现象学的主观愿望。所以现象学从出世以后,就不断遭到修改,最后被“向外”导向存在主义,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定在”开始说。什么叫“定在”?就是有“规定性”的存在。就是个体的存在。哲学上所说的“现象界”,就是“定在”的“集合”。举例来说,人有人的规定性。狗或鱼,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研究这些个别的“定在”,就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定在,还包括抽象概念的领域,如国家,宪法,公民权力,货币,经济,等等。凡 是有自己特定,既,规定的范围,就是一门学问需要研究。 定在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呢?定在的界限,就在于“定不下来”的时候,说明定在走到了自己“集合”的边缘。如量子力学中,测量手段不能够准确地捕捉微观粒子,所谓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无法同时确定,既“测不准”原理。再如,在对人类心灵和大脑的研究,涉及到意识如何起作用?如何由非物理的意愿,转化为机械物理的功能,两者是如何联系的?如我欲“伸出大拇指”,这个动作,就是由这两部分完成的。人类现代神经医学,已经完全知道肌肉部分的因果关系而导致如何我的拇指伸出的。但在意识方面确对这个过程一无所知。因为人意识或心灵,不是物理过程,因此也找不到规定性,所以科研人员无从下手研究。 定在部分,如同数学中的实数部分。一切个体现象,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都是可以被感官所收集资料,供大脑进行处理。定在部分,是研究“必应”最大,内容最多的部分。定在的极限规定,就是范例哲学的边界规定,既,时间与空间。出了这一最后的“门槛”,我们就进入了“存在”的“集合”。存在集合是定在集合的上限集合。定在集合是存在集合的下限集合,也就是子集合。 第十七节思在范畴 V思在 5.0在第三维延伸是思在 5.1思在的主体和客体没有绝对界限并可互换位置 5.11思在是思维的规定 5.12 思在内容最基本定义为具有时间的一维限制 5.2从思在中产生思维对象 5.3思在是思维运用语言的范围 5.4从思维对象与自然界的联系中产生范畴 5.1思在是思维,意识和心灵的对象 5.1思在是黑格尔的精神 5.2思在是胡赛尔现象学的意愿和现象 5.3 思在也是海德格尔的存在 5.4 思在是纯粹抽象的思维 5.5 纯粹抽象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5.6 思维功能的初级阶段为形象思维 5.61形象思维靠感觉完成 5.7 思维功能的中级阶段为抽象思维 5.71抽象思维靠理性完成 5.8 思维功能的高级阶段为悟性思维 5.81悟性思维靠悟性完成 5.9由感觉捕捉到的悟性是感觉悟性 5.91 感觉悟性是天才猜测的火花 5.92由理性上升到的悟性是理念悟性 5.93 理念悟性是高级范例的系统思维 5.94系统思维是真理的基础 5.95 思维来自思维原型,即,高级范例的高级部分 5.96思在的基本分类:1) 直觉,2) 感官,3) 心理,4) 思维,5) 形象,6) 抽象 5.97思在与定在有联系 5.98思在是心灵和自然的交汇点 7.3 从康德和黑格尔体系中的现象学部分是后来欧洲大陆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现象学”的基础 7.4 胡塞尔“现象学”开启了思在的前沿研究 4 存在与定在的关系 存在,蕴含了定在。存在是母集合,定在是子集合。存在的个别否定,导致了定在的具体肯定。一切在定在中的规定,都是偶然的。而一切在存在中的规定的否定,都是必然的。存在集合的必然,只有通过定在集合中的偶然性,来开路显现。存在与定在的这种关系,结合为整体,就是范例。范例的规定性,在存在中已经有否定。所以范例只有时空作为根本的范畴。其他一切范畴都可变化,既扩展或消失。 范例,分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只有人才是高级范例。而高级范例的规定性,只是思维的存在。思维被规定在具体的物质中,一方面,思维享有自己本质的无限与绝对功能。这种功能,如同“在的大海“中的一滴水,被分配到定在的个人肉体中。思维的这种功能,既推动定在世界的前行变化,又被牢固的限制在有限的时空的定在中。范例的双重性质,使人最终认识到自己与普通范例的区别,而完成自己作为高级范例的使命。 思维的绝对与无限的本质,使其功能的发挥不局限于定在的规定性中。事实上,思维作为“在的一滴水”,与“在”是完全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思维总可以突破任何定在的界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规定性在定在的领域中,都不是思维的对手,都必将被思维所攻破。思维与“在”的本质相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在定 在的范围,作为高级范例,向前推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的根本基础。 5 在,于存在和定在的关系 存在与定在,之与在,是集合的上限于下限的的关系。在,作为“纯粹的存在”,是潜在的无限,是无具体规定性的否定。这个绝对的存在,无所不包的存在,就是在的本质。而我们在“在”里,不能具体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的根据,是因为任何具体的存在,是在定在的范围。在,提供给存在的是潜在的“一切可能性”,是“一 切的必然性”。但在存在中,这种来自在的绝对的必然性,遭到“逐一的否定”。存在的这种对具体规定性的否定,是定在范围内产生的有条件的现实性基础。它们本质上都是来自在的母体。 没有在的广泛一般性,存在的具体规定性的否定,就失去了基础。举例来说,如果父母不提出给孩子买圣诞礼物,孩子就无从作出自己的选择要那种圣诞礼物。孩子的选择,就是否定具体的一些礼物,而具体地肯定一些其他的礼物。父母的心愿和孩子的选择,就类似在于存在和定在的关系。如果父母不首先提出可以为孩子买礼物,孩子本身不具备获得礼物的可能性,从而也谈不上对礼物的取舍。也就是说,存在 与定在则失去了根据。但在本身,如前所述,是具有“一切潜在的可能性”。所以还不是简单与礼物可以作为类比。 6 科学的目标 科学,是人类文明最终的物质结果。它能改变定在对人和社会作为范例存在的物质环境。因此,人类认识到科学的功能是思维自身功能的外延。科学虽然能够造成变化,但一切变化都在定在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逃脱规定性。从这个角度看,外界的变化永远不可能完全等同与思维的本质,既,绝对与无限的性质。也就是说,科学永远是有限的,永远不可能满足人类思维中的无限要求。但每一个具体的要求和努力,又都是可以实现的。在定在范围内,各个规定性的不断克服,和永远不能完结的从思维虚无中产生的愿望所提出的要求,就是人类文明前行中永远相伴随的一对结果。 在另一方面,科学的前行不是轻而易举的。科学的前进必须反身经过逻辑的突破。而逻辑又受语言的束缚。受语言模糊,词不达意,和旧的观念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英语国家哲学分析学派兴起的原因。而每一次在不同范围的突破,都是必须由思维所指引,而非逻辑的简单过程。思维只有在自己无限的背景下重新挑选合适的规定性,才能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才能导致科学前行。所以当代哲学上科学革命的理论,其努力致力于观念的转变。没有这两方面的改进,现代科学不可能继续前行。 7 哲学/绝学的目标 哲学上的两大派别,与本体论有关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和语言分析学派,都是试图理解存在和定在的关系。但由于双方各自只是在自己单独的领域原地检查自己,类似与盲人摸象,不可能放在更大的哲学背景下加以理解。指出这种局限和提出新的哲学思想,就是范例哲学/绝学的任务。 范例哲学,不仅是过去二千五百年以来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继承,而且提出了新的功能,“2+1”。也就是说,仅仅看到柏拉图的“形式”,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是不够的。如同仅仅看到“存在”和语言形式的局限一样。关键的问题是需要将其两方面联系起来,发觉它们各自分开时,与对方所保持的功能。好比我们固然可以 将男人与女人分开后单独研究。他们各自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但他们各自与对方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产生后代,却不是在分开的情况下所能被认识的。作为一个整体,范例哲学提出了范例的思想,就是给分开的双方提供一个整体的研究思路。 真理是有生命的。真理一旦被说出,它就会无径而走成长壮大。错误总是真理的先导。但如果没有探索,则连错误都不存在,更谈不上真理的发现了。 第十节 范例的本体的几何解释 | 4 范例本体的几何解释 I 定义∶ 1) x, y, z∶欧几里德三维空间(长,宽,高); 2) X, Y, Z∶范例本体论的三维(定在 = 真实存在;存在 = 真实个体的否定;思在 = 意识的对象); 3) 时间∶向量(vector),从零点无限延伸; 4) 定在∶在欧氏空间出现,加时间向量; 5) 存在∶在欧氏空间消失,加时间向量; 6) 思在∶在时间向量中出现,不直接在欧氏空间出现。 7) i∶虚数单位; 8) j∶虚幻单位(思维对象(mental object) ); 9) 范例 - 带有时间定义的一切事物; 10) 在,是 t = x = y = z = X = Y = Z = 0的奇点状态。 11)虚数 (Imaginary Unit)定义:i^2 = -1 ;标准式表达有:a + bi 12)虚位 (Mental Object Unit)定义:j^2 = - 1 :标准式表达有:a + bi + cj 13)定在(Y):1) 时间, 2)空间,3) 物理,4) 化学,5) 生理,6) 社会,7) 思考 14)存在(Z):1) 时间,2)触觉,3) 感觉,4) 心灵,5) 概念,6) 逻辑,7) 理念 15)思在(X):1) 时间,2)直觉,3) 感官,4) 心理,5) 思维,6) 形象,7) 抽象 II 公理∶ 1) 世界真实存在; 2) 思维真实存在; 3) 思维可以认识世界; 4)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发生在空间和时间,或者思维中。 III 公设∶ 1) 根 欧氏几何,点,存在; 2) 空间存在,并可表示为点; 3) 时间存在,并可表示为点; 4) 真实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用空间(x,y,z)和时间(t)坐标表示; 5) 虚幻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用(X,Y,Z)本体的坐标表示; 6) 真实事件的发生,是虚数值i和虚幻值j,为零0的状态; 7) 虚幻事件的发生,空间的实数值和时间实数都不能为零0; IV 命题∶ 范例(Instance)是时间的函数,既,范例(Instance) = t(Y(x,y,z) + Xi + Zj)。 V 证明∶ 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者发生在,A) 时间和空间中; 或者发生在B),既,哲学的本体论中。而A和B都发生在 时间中,所以范例是时间的函数,既,Ins = t(v), where v = Y(x,y,z) + Xi + Zj)。 图表说明:1) 定义“存在(Z)”,必须与定义其他二维相反,因为它是否定概念。 2) 虚位j,也许需要带有时间(t)单位。 既然,Instance = t(Y(x,y,x)+Xi + Zj), 1) 那么,假设有 "money" 在(1,1,1) 位置, “钱”则是:money = t(1(1,1,1) + 1*1 + 1*1) = 1; 证毕。 第十二节 小结 我将存在分为四个档次,在,存在,定在,思在。根据什么呢?简单地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举例来说,我们感官所见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看成,“定在”,的集合。在这个集合内,一切因素,都是能通过某种程度的感官得到证实。如一块石头,一条鱼,一个人等。语言也在其内。因为语言的功能,我们又建立了一些抽象的子集合,如公民,货币,宪法,公司,等等。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否认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就没有了。所以抽象事物的集合是我们社会的基础。 因为人的抽象能力,我们开始发现了数学的功能。人类陆续发现了自然数,小数,分数等等。在古老的埃及人建立金字塔时,需要将塔的边长进行开方求得。但当用以开方的数字是负数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这种求负数方根结果的定义,人类又过了二千多年才正式确定下来,由笛卡尔称其为虚数,数学家欧拉开始使用,以后 才慢慢为大众接收。从实数到虚数的认识过程,如同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一样,都是自然世界的逻辑规律“强迫”人类接受的结果。这种认同,导致了四个存在的另一存在,称为“存在”,的存在。因为没有其他的词来形容,所以只好一词多意,多用了。 存在,为什么是空虚的呢?因为存在的集合是由所有被定在中,否定的因子组成的。因为存在的“无形性质”,所以存在的集合也更加广泛。它使“定在”成为自己的子集合。人们总是通过“形”的存在,发现“无形”的对应物。如上面提到的虚数与鬼神。但有多少事物我们还没发现呢?没有发现的事物,或者没有由语言抽象出来的事物,是人类的文明还没有达到其高度时的状态,但在“存在”的集中,不总是存在着吗?不过我们不知罢了。 同样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有。我们有时感到空虚,无望,甚至绝望等许多消极的感觉,都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它们都是从“存在”中来的。因为我们的思维功能的无限与绝对性质,它超越了一切有限的事物,就超越了所有“定在”的集合中的因子,而追求新的因子,在没发现其前,必然感到的是失望或空虚无助,犹如癌症的 晚期病人一样。但我们根据人类历史,知道这种空虚感觉会过去的。也就是,我们将由“存在走向定在”。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说,我们会“在存在中建立本质”,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孩子先于成人,幼稚先于成熟,感觉先于理性等。 知道了虚数和实数的集合关系,犹如知道了定在于存在的集合关系,我们会不会逻辑地想象,哪我们关于虚数和实数的概念不都来自数吗?同理,知道了定在与存在的关系,我们就会想到其实对存在的这两个词和概念的修饰,恰恰是因为有一个更加抽象的“在”的存在。这样我们就进入了最后和最高的哲学关于存在的领域。 在“在”这个“集合” - 严格地说,已经不是集合了,因为“在”没有边界 - 中,只有“存在”存在,这唯一的一个子集。在,用老几网友爱用的词,叫作“至大无外”,就是这样一个无限与绝对的范围。在是这样一个广泛的集合,它的唯一性质,是“没有性质”。它的唯一功能,既是“无中生有”,产生“个别否定”的集合:存在。在,所以可以说是,除了存在,什么都不存在的存在,既最后一个存在。 存在的四种状态,具体化后,就变为“范例”。在,是范例存在的基础。存在和定在,是范例的具体内容,既空虚的存在集合,与可数的实在存在的定在集合。时空的范畴,是客观真理,不依人的认识为转移,是定在的根本“规定性”。逃出了时空范畴的规定性,就逃出了定在的集合,来到了被个别否定的虚无境界,存在了。 研究存在与范例的这些关系,就是范例哲学的任务。 在哲学史上,没有人曾明确地,系统和扼要地简述过存在的这四种状态,也没有人提出过范例的概念。作为文明先导的哲学新概念,如果是真理,必将经受住世人的质疑,必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任何既使是错误的理论,也都是真理的先导,这就是“四个存在与范例哲学”的“bottom-line”了。 第十三节 几个相连的问题 A绝对的“无”与存在的“空”区别何在? 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中,绝对和存在是两个主要的范畴。绝对,指的是世界的背景,基础。绝对不是任何抽象的逻辑或具体的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指的是具体事物的“空缺”,也就是,不存在。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举例来说,现在天体物理学界,已经接受了世界大爆炸的学说,认为这个理论模型能够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起源。既然是大爆炸,就有一个开始爆炸的起点,尽管这个起点可能不是时间和空间。这个爆炸的起点,天体物理学上叫做“奇点”。我们不难想象,是宇宙的某种潜在的能量和将要形成的物质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了爆炸。在爆炸以后,才生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星际河系,才有了时间和空间,直到我们的太阳系产生等等。那么我们的宇宙生成(爆炸)的潜在能量和物质前身是如何积累和生成的呢?这些积累和生成,如果不在时间之中或空间之中,如果来理解他们呢? 范例哲学本体论的绝对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就是绝对与在,存在,思在和定在的关系。就相当与大爆炸的背景积累基础,与奇点和后来的星系河系自然宇宙的关系。理解这种对应性,就容易理解范例哲学本体论的各种范畴之间的关系了。范例哲学与现代天体物理学,是如同“隔行如隔山”的不同领域。可是,中国俗话说,“隔行不隔理”。也就是,他们内部的运动规律和自身逻辑,又有一定的逻辑同一性。这就是绝对范畴和天体物理大爆炸逻辑前题的关系。 存在的虚无,表示个体现象的缺失或不存在,既存在是“空”,nothing。这个个体的不存在与绝对背景的范畴的意义,范围完全不一样,内容也完全不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潜在的基础与具体的缺失的关系,所有是根本不同的二个概念。 B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范例哲学解释 在大陆共产党“红太阳”照耀下长大的人,对共产党的政治课都是熟悉的。所以很多人后来到国外,对自己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某些思想,如共产党灌输的哲学教条,往往没有得到澄清,有时还认为是对的,拿出来跟别人争论。这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的“唯心/唯物主义”的划分。中共说,凡是承认物质产生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者。凡是认为相反,既精神产生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当然没有人愿意当唯心主义了,那不跟凭主观想象胡说八道是一个词了?所以大家多认为是物质产生精神,作唯物主义者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较少,刚刚接触哲学,往往是一个唯物主义着。当他(她)懂得多了些哲学,思考的多了,他就多半会变成一个唯心主义着。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我们知道,橡树硕大枝叶茂盛来源与它的种子。也就是说,橡树的成熟后的样子,不是随便长成的,正像一个成人的身体不是自然界胡乱操纵长成的。在橡树的种子里,既,基因中,橡树后天的形状也经在那时就设计好了。种子入土以后的岁月,只是适当的空前,水分,营养等外界的条件合适的问题了。而在种子基因里的这种设计,既生长密码,“code”,能不能找到呢?答案是找不到的,或者不是人类的密码的样子。从这方面看,这种设计只能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所以这种精神的设计,产生了树叶,枝干,花朵,等等。这不就是精神产生物质吗?所以,当黑格尔说,他所谓的“绝对精神”,经过了“逻辑阶段”,“自然外化阶段”,最后进入人的头脑中,既“精神阶段”,是完成整个世界形成的过程。听起来似乎满有理。这也许是黑格尔的学说一直流传之今的原因。再比如,一个三角型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在现实中如何都画不出来。而只有证明时,从逻辑上才能发现。而一切现实的三角形,都是根据三角型三内角是180度的定义为标准而产生的。这不说明是理论产生了实际,精神产生了物质吗? 但如果我们再往深究,我们就会发现,“精神产生物质”的认识仍然有问题。比如,再拿橡树种子为例。我们如何知道在橡树的种子里,所有今后的形状的设计是“全部先定”好的呢?有没有可能,橡树的种子是在生长中,走一步看一步,逐渐生成自己最后的样子呢?或还有其他的外界原因会导致橡树不能长成橡树成熟后的样子呢?答案是完全可能的。那么,究竟精神产生物质,还是物质产生精神,唯物与唯心,到底谁对呢? 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两者都错误。既不是物质产生精神,也不是精神产生物质。而是精神与物质同时产生,而互相联系发生作用,既,“2+1”。“2”,就是可以将事物看成一个整体后,分为二个部分:一分为二。这在中国的古老哲学早已存在。但这两个分开的部分,犹如“形式与内容”,都不可以单独地存在,而必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这就是“2+1”。哲学上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生活中有阴阳,有男女,有天地。不应该只是看到将整体分为二个最大的部分就完了,而更重要的,是看到双方的联系,互相的制约,变化甚至转化。这就是范例哲学所要强调的范例哲学的方法论:“2+1”。 乔母思基半个世纪以来,仅仅强调语言的一般形式语法方面,试图从此找到理解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但这条单一的路线到今天看来失败了。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模拟,也是同样,以为仅仅用算法语言形式,可以模拟思维,因而也可模拟人的意识,到今天也明显失败了。更不用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只强调斗争一方,没有合作,更是根本错误因而遭到了抛弃。 总之,范例哲学的方法论,首先“一分为二”,然后在“二中找一”,而不是“合二为一”。找一,就是“加一”,就是发现二大根本部分的同一性。这就是范例哲学方法论的核心。 D人的“绝对意识”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是人的“绝对意识”呢?绝对意识,就是常人所说的“完美”的要求。我们对 自己的很多方面都不满,都希望变得更好些。父母希望儿女更聪明一些,个子长的 更高一些。孩子希望自己的玩具更多一些。老婆希望老公挣更多的钱。老公希望老 婆更漂亮一些。老板希望员工工作做的圆满,员工希望自己的工资更高一些。民众 希望自己像名人那样,名人希望自己像领导人那样有社会地位......等等这些。 人们也知道,这些想法多半是不可实现的。即使一些被实现了,又会又新的冒了出 来,永远不会完结。但很少人问起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追求完美的想法?”。 为什么动物就没有?比如,为什么猪吃饱后在泥潭里晒太阳就显得非常幸福,而人 类并不羡慕猪的生活,尽管人吃饱后仍然有许多顾虑?你也许会说,因为我们是人, 区别与动物,所以我们才有动物不曾有的问题。可是人又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呢?你 也许会说,因为我们有语言,可以思考和提出问题,所以我们人类才产生了这样的 疑问。你如果这样回答,只是答对了一半,而且还是不重要的一半。动物也有自己 的“语言”,虽然它们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有别。而且它们也会运用它们的语言进 行“思考”,而且还好“协同作战”。例如,科学家已经发现,鲸鱼群在扑猎海豹 时会采取某种“战略战术”,全歼敌人,同样的行为也会发生在豹子群身上。所以 问题的答案不在于此语言和思考。 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在于人类的大脑和动物的大脑,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是 人类运用语言上万年来逐渐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语言,在原始时期,和普通动物并 没有本质的区别,如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人类复 杂语言的开始,起源于工具的制造。而且正是这些工具的制造,形成了我们人类不 同群体部族的语言区别。科学家已经发现,在类人猿打造石器工具时,由于石头的 形状,如圆形,和椭圆等,形成了菲尼基人的“蝌斗”似的象形文字。这种形装的 文字,又对民族性格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可以想象,中国人的北 京山顶洞人,也许面对黄土地找不到石头,有的只是泥巴和树枝。所以他们用泥巴 造成了方形的泥胚子晾干造房子,用树枝作为工具打猎。这也许就是我们祖先方块 字的来源。从这个方块字中,又形成了中国人的古板的性格等等。当然这只是我的 猜想,真实的结论需要考古的证明。 再回到大脑思维功能的话题上。人类的语言不同样动物的语言,其本质的区别是, 人类发展出,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发展出了,可以用这些符号系统代 表“抽象”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逐渐上升,得出新的概念。这样,一步步,一 层层,建成了人类文明的大厦。这个文明的大厦,首先是在人类的大脑中,思维中 搭成了大厦的“脚手架”,然后一步步地移动到现实中来。这就形成了人类文明的 起源。想想我们这些概念,如“货币”,“政府”,“权力”,甚至一个“度假” 这样简单的概念,如果不用语言来表述,都是不可想象的。将抽象的概念联成了系 统,并与实际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人类就有了宗教,哲学和科学这些系统的概念和 实际成果。简要地说,人类的文明就是如此而来的。 用语言产生概念的过程,有深远的意义。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与自然界如何产生各 种各样物质的过程,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根据本能感到概念和物质,是有区别的。 因为物质的有时间和空间的延伸,而概念没有,或概念依赖与人类的思维的认同。 比如“婚姻”的概念产生了。但发明这个概念的人死了,那么这个概念还是由其他 人继续使用得以延续。而“石头”,作为物质的存在是有时空的延续性。但我们已 知时空的延续是相对的, 犹如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一样。非常短的原子的半衰期,本质上和概念没有区别: 它们都是曾经存在过的一个“点”。这也就证明了语言之与思维,如同物质之与自 然界:二者本质是一样的关心。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上帝不 可能让真理重复出现,既,又出于自然界,又出于思维。所以结论,他认为,只能 是“思维与自然是一致的”。这里,我必须指出,巴氏的意思是,他所说的思维, 指的是语言所形成的概念,与自然界所产生的万物的一致。因为真理的概念是来自 概念,和来自世界万物。 自然界与其产生的万物,粗糙地说,是“一与多”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所构成的概 念,也是“一与多”的关系。那么这“两个一”是什么呢?它们是否也一样呢?逻 辑地说,假设“A=B”,并且“C=D”。那么再假设,如果“B=D”,那么我们就可以 得出“A=C”。将前者A与B看成思维与概念的关系,将后者C与D看成自然界与万物的 关系,我们就得到了,思维自身与自然界自身,既这“两个一”,也是一致性。下 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一”? 在研究“一”的本质前,我们知道,由一产生的“多”,在自然界表现为万物。万 物存在逻辑真值,是科学研究的范围。因为万物是相关的,有逻辑结构,有系统, 有互相作用的功能,所以科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和证明。我们也知道,科学方法的 产生是理性的结果。也就是,是思维运用逻辑,反思,证明,猜想等多种方法来探 索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结构系统。但到对“一”的研究时,我们会发现, 这一切研究“多”的方法都不存在了:因为“一”没有结构。没有结构就没有逻辑, 就不能运用理性来研究。所以要研究“一”,必须用更高一级的认识论。事实上, 这种认识论是最高和最后的认识方法,是在超越理性认识之上产生的方法,是最终 和宗教神学合为一点的地方:它就是“悟性认识”。任何理性的最后环节和出发点, 最后都必须和信仰归为一体,和宗教归为一体,因为在这个终点,逻辑不存在,理 性不存在,结构不存在,只有通过悟性到达而得出结论。 通过悟性认识达到的这个终级点,就是认识到“绝对”的存在。绝对,只是作为一 个“背景”,作为一切存在的基础,也就是“潜在”。绝对是自然界的基础,也是 思维的基础。事实上,每个人的思维所代表的,都是在绝对背景“大海中的一滴水”。 这个绝对的水滴,进入每个人的大脑思维中,随着生命的开始发挥功能。随着生命 的完结而干枯。当我们在能够运作思维时,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可想象,没有任何 物质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只有尚未理解的事物,没有永远理解不了的事物。正是因 为我们的绝对观念,来自于我们存在绝对背景的事实。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 证明绝对的背景存在。如果“有,才能产生有,那么,有的链条永远没有头。只有 无产生有,有才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开端。而从无到有,是非逻辑的过程。所以只有 悟性认识,才能把握它的绝对背景。 这就是思维的绝对性来源,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范例哲学”所表述的概念。 E 对绝对的疑问的回答 我在以上谈到了“绝对意识”,激起过很多争论。争论的观点主要围绕这么几种意 见。一种是认为绝对不存在,人类对各种对有限的不满是希望更大的相对状况。还 有一种意见认为相对的对立面是只有上帝才具有的性质,人类的生活中不可以有绝 对出现。其他还有关于主观态度,如狂妄自大,故弄玄虚等的指责。下面,我想提 出更多绝对的情况,补充我上文的意见。 哲学上对绝对的定义,是相对的反面。但绝对这个词,多为副词,既多是修饰其他 的实词,如形容词,名词等。在斯坦福的哲学词典上,没有关于绝对的条目。在维 基百科上,绝对往往用来形容宗教的内容,如上帝等的代词。从这个意义上,我讨 论哲学上的绝对意义,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我称之为“绝学(the Absolutology)”。 除了范例上的本体对绝对的定义,我还想指出生活周围的绝对情况的例子。 首先,我定义绝对的性质为二种状况。一种是“自在的绝对”,一种是“自为的绝 对”。自在于自为,是康德哲学的遗迹。前者是“潜在,盲目,没自我意识”等的 状况。后者是“显现,自觉,意识中”,与前面相反。然后我进一步定义绝对等于 无限:既不受限制,没有节制的意思。 什么是自在的绝对?我认为例子有,如数学的整数无限的延伸。如动物身体的“整 体性质”,既不可以不断更换器官,如汽车更换零件一样,使其永远生存下去。这 种绝对的性质还可扩大到地球的生态,太阳系的存在,甚至大爆炸后今天的宇宙体 系。当然,思维具有这样的性质,因为思维没有边界的限制:我们没有什么不可想 象的东西。思维的绝对性质的证明是简单的:如果思维有限制,有没有想象到的界 限,那么思维就已经想象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自在之物(noumena)”是 不存在的。 其他一切绝对的性质,都是自在的性质,甚至包括思维在许多情况下也是如此。人 类只认识到自己思维的绝对性质,才是思维的绝对性变成了自为的状态。这就是范 例哲学中所说的人成为“高级范例”的状态。人类在没有认识到思维的绝对性前, 人类只能是“潜在的高级范例”。犹如类人猿在没有产生语言之前,同其他普通动 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的思维功能,那时只是潜在的自在性质。人类只有在思维和 语言发展起来之后,才有意识地变成了自为的人。 人类对思维的绝对性质的认识,是继人类认识到自己的语言功能,思考和逻辑能力, 制造工具的能力之后,转向自身自我认识的一大步。这就是范例哲学区别与传统哲 学的不同。人类的历史就是永远在百尺竿头上要更进一步 - 在抽象的精神产品,哲 学,上也是如此。 | 历史是前进还是循环? 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有基本两种历史观,我称为“循环派”和“发展派”。持“循环”看法的人,必然认为没有“绝对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坐标”。用古希腊的一句话叫“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都是相对的,或称“相对主义”。持“发展”看法的人,必将认为世界上存在“绝对的事物”,或有一“绝对坐标”。“发展”的思想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接近。 我认同后者“发展”的观点,认为“绝对事物”存在。我反对“循环”论,反对“相对主义”的思想。我从二个方面说,第一是共识。让我们先看看百度的定义: “发展的螺旋式 - 正文 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曲折性的形象概括,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态的哲学描述。它表明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即由自身出发,仿佛又回到自身,并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辩证过程。 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已有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圆圈的思想。他们认为“无限”或“火”是万物的“始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但他们所说的复归是单纯的周而复始,不包含变化和提高,带有循环论的色彩。毕达哥拉(约前571~前500)、普洛克洛以及J.-J.卢梭、I.康德、J.G.费希特和F.W.J.谢林等人也都具有关于发展是对立面统一的思想。其中普洛克洛和谢林已直接提到发 展是一个圆圈。他们所说的圆圈已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回复中包含着以前发展环节所达到的全体,在高级阶段包含着低级阶段的某些东西。G.W.F.黑格尔对后一种观点很重视,并把圆圈式发展提升到一种普遍形式,并以此作为构造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他认为,在发展中,作为开端的东西,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抽象物,是个浑然的整体。但它潜在地包含着以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作为它自身的对立面。发展就是这些对立面的展开,是对开端所包含的各个环节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体现。黑格尔认为,从自身出发,仿佛又回到自身的圆圈运动,从肯定(正)到否定(反)再到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每个圆圈后面还联系着更大的圆圈,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虽然黑格尔圆圈式发展的思想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但他把发展理解为一个联系着的系统,认为人的认识就在于统一完整地再现和把握发展着的具体概念的各种规定,这些思想是合理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曲线螺旋上升的过程” - 我以为这早就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了。国内的马克思哲学教育课,经常将这句话规结为黑格尔的思想。我们不能在将马克思主义的“脏水”泼出去时,将古希腊以来正确的哲学观点的“婴儿”,也一起泼出去。 我也认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观”是正确的,因为它的背后,意味存在一个绝对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或坐标或尺度,一切相对的事物,便没有依据了。在这个绝对的标准下,相对事物才有根据。 第二,绝对与相对的逻辑,就是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任何绝对,都是以相对为表现。任何必然,都是以偶然来开路。 我说“理性是绝对的”,就是说,作为人类,作为一个集体,其思维能力在发展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理性必然要到来。至于何时到来,表现在何地,在哪个民族首先降生,都是偶然性的。就就像一个孩子将会长大,他的思维将会成熟一样。再让我用自己的心得“范例哲学”的概念,做解释。 在一个“范例(Instance)”中,既,在时空中出现的事物,都带有相对的性质,也就是,都是偶然的。古希腊的出现,或其他文化的产生,如中国文化,都是这样。任何偶然的范例,它的存在就是一个“侥幸”,其消失是肯定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古希腊被古罗马取代了,古希腊表现的人类“理性火花”,被古罗马浇灭了。这也是个“偶然”的事实。换句话说,如果古希腊根本不存在,人类的理性也要在其他的时空中表现出来。这个其他的时空,就是与古希腊的时空一样,说不定就是中国人来代表,也完全可能。因为理性是必然性,是绝对的。凡必然的事物,它的出现,只是机遇的问题。这个机遇,就是偶然和相对的。 也可以这样看。如果中国出现了古希腊那些地理和社会环境,中国就会代表人类,首先产生思维的理性认识。科学与民主的根源就会来自中国。必然绝对性的事物,没有什么神奇的秘密,它的真实面貌,迟早会让自己在偶然与相对的时空中,彻底暴露出来。这后者,就是前者的一个“Instance”. 第十九节 世界的结构与结构的世界 我原来住在北方。冬天每年都下大雪,久而久之不以为然。一天在<读者文摘>上看到这样的话,使我大为气恼:“对冬天第一场雪的惊叹与否,是测量一个人年龄大小的尺度”。我在比方这么些年了,谁把下雪当回事呢?我当时不过二十出头,难道我已经老了吗?因为据说是名人名言,时至今日还心有余悸。每当北美的第一场雪翩然而至,心里就想起了这条在中国学过的咒语:哎,又老了一岁啊! 老,有老的用处。将这句话的文学色彩刨掉,冷静地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再惊叹,自己又不由自主地诚惶诚恐起来 - 对这个世界,我自以为是什么都知道了?据说,这是要倒霉的前兆! 原来这个世界在我来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我从生到死所要作的,不过是怎样了解它,或使点小诡计琢磨着怎样捉弄它 - 除此外,基本上是let it run its own course,i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不过,这个世界又不老老实实乖乖地告诉我它的一切。它跟我耍“太极功夫”,虚虚实实让我摸不着头脑。我到海边散步,看见的是几只死螃蟹,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死。看见涨潮落潮,却很难知道到是天上的月亮在作怪。 后来我才知道,自然界告诉我们的都是事实。而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却要人类自己去找。也就是说,世界的事实,是被他的“结构”连接起来的。我们只有沿着“事实”指引的小径前行,才能找出连接起来它们的“骨骼”。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系统。我们稍不小心,就会掉到它枝节末尾的犄角旯旮里耗尽一生,而不得其全貌。因为从我们来到世界上的时刻起,“上帝”就为自己的拷贝而后悔,已在给我们“倒计时”,计算着何时收回了。 上帝真正伟大的东西,藏在我们的大脑中,叫做“思维”。因为在人类探索自然界的时候,不知不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造了一个与上帝居住的自然界同样的东西。与上帝不同的是,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上帝明显是在看人类的笑话 - 正象古罗马帝国的王宫贵族们绕有兴致地看着罗马圆形竞技场的撕杀一般。上帝在看:“谁能建造“最为完美”象我一样的世界,我就选谁将来进入天国!” 人们着急的问:您是怎样定义“完美”呢?上帝笑而不语。多数民众捧着石头,死鱼,画成的月亮,跟在经验的哲学家后对上帝说:这就是您住的世界啊!一小队科学家,文人,算命家和杂技家,带着自己的画图,论文,道具,刀枪火药,跟在先验哲学家的后面对上帝说:这就是您住的世界设计图和符咒箴言啊! 上帝终于开口了,但只说了一句话:一个也不赦免!因为我住的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 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周期猜想 古希腊的伟大哲人亚理士多德,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有这么一个想法:万物有其归宿,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升上去的,最终要掉下来,出生的,终究要死掉。物体有着名的四因说:本因 (原因)、物因 (物质)、动因 (动力)、极因 (目的)等等。中国的教育,将其连同祖宗的“天”,“道”的思想,一律称为“朴素”,“原始”,而没有再进一步的研究。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分析的原则,将事物由大化小,由繁化简来解决笼统复杂的问题。从那时起,物理学家们开始把事物的运动,从亚氏事物的变化笼统叙述中抽象出来,仔细地切分,考察物体物理运动的性质与规律。于是才有了牛顿关于物体机械运动的物理学规律。牛顿没想物体机械运动进到高速时,自己的规律会完全不适用,直到爱因思坦用相对论的出现。爱氏也同牛顿一样,没想到对物体的运动还有什么要作的,直到海森堡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创建的量子力学,告诉他物理学上再往前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爱氏实在不愿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差,还没千古就有人出来取代自己,连连说:我相信上帝不会掷骰子。如果我们回想一下“牛爱海”的工作,我们就会发觉他们只是挖掉了亚氏思想的一小块。在他的“事物变化”这个大题目下,许多工作还是有待去完成,尤其是对社会科学的指导。具体到中国的事物上,如何看待共产党的历史? 我在下面试图提出一个“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的猜想,旨在总结“非物理学运动”的其他的物质存在形式如,化学,生物,社会,思维等等,的运动规律。从物理和哲学的概念中,我的想法也来源于四个因素: 1 时间 2 空间 3 内因 4 外因 具体的定义是: 1 T = 事物的发展的时间 2 S = 事物发展的范围或空间 3 C = 事物发展的周期(曲线) 4 P = 事物发展的阶段(初期 = 1,高潮 = 2,衰老 =3),以指数代表) 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的几何表示。想象一个几何平面图,T为横坐标,S为纵坐标。C 为图中的指数值曲线。在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既“初期”,事物发展的曲线形状比较平展,这时它的指数,P=1。这意味着,事物一切“正面”和“负面”的因素,互相抵消,最后剩下的“值”形成其发展的轨迹,所以一般都比较平缓。 事物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阶段,其曲线形状上升几乎是直线,这时它的指数,P=3,既“立方”。这时一切正面或负面的因素,只要很小的变化,既被认为是“剧烈”的变化。其结果,不是出其的疯狂增长,就是一下变成了负数,既,结束了自己的周期。 事物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曲线形状上升较快,这时它的指数,P=2,既“平方”。这时一切正面或负面的因素,统统被认为是正面的因素,所以这时它的值的形状是斜线上升,较为陡峭。 举例来说,我觉得,一粒豌豆和中共的周期史的变化规律,都是遵从这个公式。让生物学家更好地解释前者,我这里只试图解释后者。 中国共产党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一方面宣传会对社会广大中下有利的理论,一方面又宣传“公”有财产的思想。国民党攻击其为“共产共妻”,而共产党的反驳是我们只反对国民党的“专制”行为,而要建立多党的,为大众服务的民主社会,叫做“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宣传和行为得到一定的认同,这个阶段他获得的认同多与对他的怀疑,所以他的“价值”是一条缓缓上升的曲线。 中共的成功,待到建国以后,达到了高潮。一次又一次的路线斗争,人民都看成“正面”的努力,不管是政治运动,还是“大跃进”。甚至连饿死几千万人的60年代,也是“自然灾害”,人民相信,它与共产党关系很小。这时的共产党的价值是“斜线”的迅速上升,一切正反面的因素,都变成了正面的因素,既“正值”。 文革,是共产党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刻。正面的因素被无限放大,毛泽东成了神,他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不用说,共产党的“价值”曲线,这时是“直线上升” - 只到华国锋抓起四人帮后,宣告文革结束。由此代表者共产党从登峰造极一下掉下来,从此开始走向“负值”。以后,共产党作的不论“好坏”,都对自己的政权起了消弱作用,共产党时刻好像都在想怎样保证自己能够多延长几年,而绝不可能恢复回昔日的辉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