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的问题-从一个笑话说起
故事是这样的。
英国科学家艾丁顿,就是那个为爱因思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了太阳背后的星星的光
线,必须弯曲才能绕过太阳到达地球等的人,时值两个国家正在二次世界大战交战
中,一次在英国皇军科学院发表演讲。演讲之后轮到提问题了,一个年轻人站起来
说:“伯爵先生,我听说世界上懂得广义相对论的人只有三个。您是第二个。您自
己也这样认为吗?”艾氏低下了头一时无语。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听众期待着为
人腼腆的伯爵难为情的脸色。稍顿之后,年轻人接着说,“伯爵先生,大家都知道
您的科学业绩,请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您的非凡超人的伟大智慧吧!”
-- “... 是这样",艾氏抬起头来看着年轻人缓缓叙到, "我正在考虑世界上谁是你说的第三人呢..."。
按中国人的看法,可以说艾氏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艾氏自己认为,这是一个事实,
所以有自信,无论别人怎么看。科学家不就是要事实求事吗?
经典物理学的顶峰当时是相对论。牛顿力学的原理,用相对论都可以解释。当物理
学再向前走一步,爱因思坦也茫然了。他无论怎么也不相信“上帝掷骰子”,所以
有他与波尔等的哥本哈根学派长达数年的争论。
如果将哲学的历史比作物理学,倒回一个世纪,现在好比20世纪初,西方的哲学对
中国人就好比相对论。
中国人从1840年以后,慢慢地到现在,中国人开始有懂西方哲学的人。但他们都至
多懂得个别哲学家,都是西方哲学的解释者。他们的高明,都是比谁能更好地解释
西方个别的哲学著作,或哲学家 - 就像他们对待中国的易经,道德经的态度一样。
他们没有人能系统全面地理解西方哲学,更不用说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新的体系了。
今天,范例哲学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范例哲学本身并没有什么高明,它不过是站
在了西方哲学巨人的肩膀上。它是在西方哲学的传统学术深处再多挖深了一些。问
题不在范例哲学的难度,而在没有中国人能进入到西方哲学的系统中来。所以没有
懂得范例思想是必然的 - 先不论对错。
从范例哲学的草稿写好之后,现在已经有不少于千人有<论范例>一书(加电子版)。
批评我的人大多于表扬的人。我的担心倒不是两者比例变化。而是,没有一个人敢
说,我完全懂范例哲学在讲什么。
所以,范例哲学作为哲学的“量子态”,中国崛起在本世纪首先的任务仍旧是,系
统地普及西方哲学。使中国人的思想,也能跟西方哲学体系“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