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的問題-從一個笑話說起
故事是這樣的。
英國科學家艾丁頓,就是那個為愛因思坦的廣義相對論證明了太陽背後的星星的光
線,必須彎曲才能繞過太陽到達地球等的人,時值兩個國家正在二次世界大戰交戰
中,一次在英國皇軍科學院發表演講。演講之後輪到提問題了,一個年輕人站起來
說:“伯爵先生,我聽說世界上懂得廣義相對論的人只有三個。您是第二個。您自
己也這樣認為嗎?”艾氏低下了頭一時無語。大廳里頓時鴉雀無聲,聽眾期待着為
人靦腆的伯爵難為情的臉色。稍頓之後,年輕人接着說,“伯爵先生,大家都知道
您的科學業績,請不要不好意思,承認您的非凡超人的偉大智慧吧!”
-- “... 是這樣",艾氏抬起頭來看着年輕人緩緩敘到, "我正在考慮世界上誰是你說的第三人呢..."。
按中國人的看法,可以說艾氏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艾氏自己認為,這是一個事實,
所以有自信,無論別人怎麼看。科學家不就是要事實求事嗎?
經典物理學的頂峰當時是相對論。牛頓力學的原理,用相對論都可以解釋。當物理
學再向前走一步,愛因思坦也茫然了。他無論怎麼也不相信“上帝擲骰子”,所以
有他與波爾等的哥本哈根學派長達數年的爭論。
如果將哲學的歷史比作物理學,倒回一個世紀,現在好比20世紀初,西方的哲學對
中國人就好比相對論。
中國人從1840年以後,慢慢地到現在,中國人開始有懂西方哲學的人。但他們都至
多懂得個別哲學家,都是西方哲學的解釋者。他們的高明,都是比誰能更好地解釋
西方個別的哲學著作,或哲學家 - 就像他們對待中國的易經,道德經的態度一樣。
他們沒有人能系統全面地理解西方哲學,更不用說提出自己的創造性的新的體系了。
今天,範例哲學面臨的就是這種狀況。範例哲學本身並沒有什麼高明,它不過是站
在了西方哲學巨人的肩膀上。它是在西方哲學的傳統學術深處再多挖深了一些。問
題不在範例哲學的難度,而在沒有中國人能進入到西方哲學的系統中來。所以沒有
懂得範例思想是必然的 - 先不論對錯。
從範例哲學的草稿寫好之後,現在已經有不少於千人有<論範例>一書(加電子版)。
批評我的人大多於表揚的人。我的擔心倒不是兩者比例變化。而是,沒有一個人敢
說,我完全懂範例哲學在講什麼。
所以,範例哲學作為哲學的“量子態”,中國崛起在本世紀首先的任務仍舊是,系
統地普及西方哲學。使中國人的思想,也能跟西方哲學體系“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