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之无”对“绝对之绝对”的解释 中国俗话说,“人生糊涂始”,还有一句话叫“难得糊涂”。如果您运气不好,哪天被绑匪绑了去,你缴不出赎金或缴了或报了警,绑匪不客气了,也许会对你说,“死也让你死个明白……”。糊里糊涂来,糊里糊涂去,不挺好吗? 为什么要“死个明白”呢?这就是“人性”了:要知道清楚,然后就安心了。这个道理在外国也一样。当年法国大革命时,一个即将被杀的科学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断头台处死是否人道? ”。于是,他和同伴约好,当他头颅被砍掉时,如果疼,他就使劲眨眼。据说他的台下的同事统计了他的头颅在滚动中眨了十几次眼睛……这是何等的敬业精神啊?足以让只知道 “混日子”的国人惭愧。 让我书归正传。哲学家最终的使命,就是寻找到“哲人之石”,既“绝对的真理”。这个哲人之石,就是最终告诉人们这“一切的一切”(古希腊人归结为四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世界是什么?我应该怎样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要搞清楚明白了,以后再见上帝心甘理得了。我认为,范例体系,就是这个“绝对真理”。难怪,以往的哲学大家都声称自己找到了这个哲人之石,找到了这个绝对真理,比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是啊,喊“狼来了”的次数太多,人们往往以为狼并不存在,结果呢?终于要有孩子以性命换得见这个真理的“狼”,这个故事的教训就在这里 – 历史的重复必有其道理:经验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见识。我试图用通俗细致的话,讲述我理解的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你的想法与我相同,既,不明白愧于见上帝,我们就可以一起走完这整个历程。 首先,这个世界是“一”。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被分为三个部分,背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让我从眼前开始,然后慢慢逐一谈及其背后的事。我在使用文字表达我的意思。文字的主要特征是可以对世界“抽象概括”得出结果。所以,概念,以文字表述,都是有背景的,一层套一层,被呈现在你的眼前。你要了解文字概念的意义,就必须逐一层层地剥开每层的意义,最终发现此概念的“裸体原型”,最终能欣赏和把握这个“洋葱美人”。这就是认识的全部功能。 “一是什么?”,让我们继续古代老子的探索和他没来的及回答的问题。首先,从这句话的背景开始,我们首先看到一个问题。然后,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的表述方式通过语言,而不是靠手势比划等。我们又从语言的使用上,发现语言是符号的一部分。符号有许多种,比如交通信号,数学符号等等。再继续深入剥开,符号是干什么的呢?是用来完成指代功能的。指代什么呢?它是指代一个数字,一。接下来,什么是数字的功能呢?数字有两个基本功能,一辨析,二是计算。我们这里主要考虑前一功能。辨析的作用是质的确立,是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据。比如,这是一只熊,那是一颗树等。一的分析到此为止。 我将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既,一,分为三部分。先抛开背景,我们来看“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我发现,宏观世界是按照“一分为三”的法则,而“微观世界”则是遵循“一分为二”的法则。为什么呢?因为,先简单地说,宏观世界存在量和质的联系,而微观世界只有质的存在,没有量的存在和关系。后面再详细讨论。 我又发现,对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思维的透视来认识的,既“投影”。可以大致地如此划分,中国人感官的发达,使他们发现了二分的世界,如阴阳,天地等,其实这是“微观世界”的特征。西方人的理性发达,他们最早开始运用理性,发觉了“一分为三”的“宏观世界”。比如“三位一体”,三层世界:上帝,人间,和地狱,等。这里关键的发现是,他们发现了事物之间“量的联系”,从而避免了简单极端的思维。这是较之中国人优越的地方。印度人,通过他们的宗教,则发现了朴素的悟性。悟性是最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见识,但确实存在。悟性代表着大的智慧,是感性,理性的顶端,预示着“绝对背景”的发现。但是悟性认识与日常生活则没有大用。悟性在理性和感性面前,有点“虎落平原被犬欺”的处境。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深入,悟性的力量最后终于会大规模地显现出来。(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