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文化”-再谈中国文化的物质本性 我以前谈到过中国文化的“物质性”。它崇拜,追求的目标,最终在于“物质满足”。如果你对这一点质疑,看看周围身边的情况就清楚了。 说中国文化的物质性,具体地说,它主要要满足身体的需要,既“食色,性也”。中国的圣人都如此说,其他人只有闭嘴了。看看中国人平时用的词汇,“占便宜”,“吃香”,“好处”,等等,哪一个不是于利益有关呢?而哪一个利益不与物质有关呢?诚然,利益,属于必须品,西人也不可能没有。但中国人的问题是,“尽量多占”,“多多益善”。那有没有限度呢?有。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差不多就行了”,别“过分”,或“忍耐”等,既,由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情绪决定的界限。以“多占为荣”,以超出其他人所得到的部分为荣,既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荣。中国人不懂得西人所遵循的“原则”,“公正”,“平等”等概念,因为这些概念跟自己的文化格格不入。比如,“没有这些好处到美国来干什么?”,此类问题的提出。中国人对西方的理解也仅限于物质的优越,自己应该享用。 如果说中国文化没有精神方面的追求是冤枉了中国人。但这些追求完完全全是“外在”的,既在别人眼中的东西,于自己的内心需要(如西人那样)无关。或者是自己的内心感觉,仅仅根据外人的眼光来决定,既“面子”。中国人的所谓“反省”,所谓“吾日三省吾身”,都是以外界的标准为参照物,规定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如何适合于外来的规定,比如社会准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培养“机器人”。所以,中国文化可以称为“机器文化”。 机器的特点,就是必须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设计和模仿。看看华人在模仿和现有条件规定下的成绩就知道了。例如,攀附“藤校”,争取“奥数奖”,这些对他们子女的要求。他们的智力不见得比西人高,但他们比别人都努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面子”的观念比其他文化更强调。所以要“出人头地”,这是中国文化的目标。 机器的其他特点是“听话”,服从,按照指令进行。中国文化的“和谐”,“秩序”,“专制”等都出于此目的。凡是有既定目标的东西,华人一定都能做好,如各种考试和模仿。唯有“创造性”除外。不是华人不具有创造的天赋和智力,而是他们的文化影响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教导他们按照“机器的方式”行事,深深烙印在心里,从小到大,他们的教育都是如此。 机器文化,从轻的方面看,是对人性,人的自然本能,的扭曲。从重的方面看,机器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糟粕,毒品。如果你想培养自己的孩子具有创造性,你就应该教育他远离中国文化。如果你自己是华人,但还希望培养自己的创造的能力和思维,你就应该自觉肃清中国文化,这种“机器文化”,对你的影响。 当然,机器也是华人社会中“皇帝-万人之上者”,需要的工具之一。如果你继续追求那种机器文化中,能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目标,作一个“优秀的控制器”,这不是选择而是认识能力的限制了:人在出生时与动物无异,人在被扭曲的文化中与机器无异。 从“动物到机器,从机器到人”,是华人思维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走完的普世价值的人生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