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缺昂山素季 缺的是吳登盛】:緬甸變了,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於昂山素季。 其實個人認為最大的功臣應該是軍人出身的現任總統吳登盛。消息來源G+ 正是他釋放政治犯、允許流亡者歸國、解除境外網站封鎖和新聞審查,日前他更表示如果該國人民投票選擇昂山素季擔任總統,他將全力支持。緬甸的變革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中國不缺昂山素季,缺的是吳登盛! 緬甸正朝着自由民主制、混合經濟和全國和解的改革方向前進。消息來源維基百科 政治改革 2010年11月13日,緬甸民主運動的領袖昂山素姬被釋放。獲釋後,她與總統登盛、總理Aung Kyi進行了一些對話。儘管對話不是公開的,不過國家媒體報道說“雙方同意擱置分歧、一起為有利於緬甸和國民的共同目標攜手前進”。昂山素姬也被允許可以自由到緬甸各地。 之前,全國民主聯盟曾於2010年被宣布為非法組織。而選舉法也規定被判刑的人不得加入政黨和參加選舉,因此全國民主聯盟想要註冊,就要開除所有入獄過的黨員。11月,緬甸國會修改法律,允許曾經的政治犯享有政治權利。因此,民盟於2011年12月重新註冊登記成一個合法政法並將參加未來的議會選舉。 最終,在2012年4月1日舉行的45個議會議席補選中,全國民主聯盟贏得43個議席,民盟主席昂山素姬當選聯邦議會人民院議員。 2012年8月8日,緬甸各大城市的民眾踴躍參與8888民主運動24周年紀念活動,聯邦政府也首次批准和支持民眾舉行紀念活動。8月27日,登盛大規模改組內閣,提升改革派閣員的地位,並邊緣化保守派。29個內閣職位中的9個有變動,這成為緬甸新政府自2011年3月上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內閣人事變動。 審查制度 緬甸政府放鬆了出版審查和網絡審查。政府允許昂山素姬的圖片出現在報紙的首頁。審查機構的負責人Tin Shwe表示:緬甸的審查機制跟民主實踐很不協調所以應該廢除審查。儘管當局仍保留着一些審查權力,不過總統顧問表示將於2012年制定的媒體法里會廢除出版審查。 2011年6月,緬甸當局解除了對體育、娛樂和彩票等期刊的審查。 2011年9月,一些曾經被封鎖的國外網站包括Facebook、Twitter、BBC、Youtube、緬甸民主之聲和美國之音已經解除了封鎖。 《緬甸時報》報道緬甸政府於12月9日公布新條規,共計54種商業和罪案期刊、雜誌和書籍無需在出版之前再被當局審查,不過新聞媒體還必須繼續接受嚴格的審查,有官員透露政府不久後也會放寬新聞審查;緬甸信息與文化部長覺山表示政府也將放寬對電影和錄像的審查。 2012年8月20日,緬甸政府宣布終止對國內出版物的審查制度。 人權 政府組建了國家人權委員會(NHRC),它由15名退休的官員和學者組成。政府表示該組織將獨立運作,不過有不少人質疑該小組真正的獨立性。該小組已經給總統登盛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呼籲釋放所有被關押的政治犯。 2011年,緬甸進行了兩次大赦,上萬名被釋放的關押者中只有300人是政治犯。其中著名的良心犯有喜劇演員札哈納,而8888民主運動的參與者敏哥奈仍在獄中[19]。目前大赦國際等組織估計有600到1700名政治犯還被關押着。 2012年1月2日,登盛大赦6656名服刑人員;2012年1月13日,緬甸政府又釋放了651名被判刑人員,其中包括自2005年7月以來一直被軟禁在家的前總理欽紐、政治犯敏哥奈(1988年學生運動領袖之一)、撣邦民族領導人昆吞烏,以及著名博客家賴乃風。9月17日,即總統登盛即將訪美前夕,緬甸新聞部宣布基於“人道理由”再釋放500多名囚犯,全國民主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透露,獲得特赦釋放的可能包括在押的所有424名政治犯,以及前軍事情報官員。 政府也通過法律允許工人享有組建工會和罷工的權利。 2011年11月24日,緬甸一名議員表示緬甸議會已通過一項允許公民和平示威的《和平集會與遊行法案》,法案在獲得總統吳登盛批准後就能成為正式法律。緬甸上議院議員、若開民族發展黨主席埃貌說:“該法案允許公民在提前五天獲得官方許可的前提下,可以手持旗幟進行和平集會與遊行”,“僧侶也是公民,所以我認為他們也可以參加。”12月2日,登盛在新的法案上簽字正式成為法律,根據法案,示威者可以手持旗幟和政黨標誌在政府大樓、學校、醫院和大使館以外的地方進行示威、遊行和集會。 和談與停戰 緬甸政府否認聯邦政府軍在對待少數民族武裝時有侵權行為。政府指控克欽獨立軍埋炸彈、炸橋梁和種植毒品。地方武裝由於拒絕被統一收編為國防軍,因此自2008年重新與政府軍交戰。 2011年11月開始,聯邦政府開始同撣族、克欽族和克倫族等少數民族的武裝組織舉行和平談判。 2012年1月12日,緬甸政府與克倫民族聯盟(Karen National Union)領導的克倫民族解放軍(Karen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簽署停火協議,從而結束了克倫族反對派與聯邦政府長達60多年的對峙與衝突,結束國內武裝暴力衝突也是西方國家同意解除對緬甸經濟制裁的前提條件之一。1月13日,登盛簽發政令命令聯邦軍隊除了自衛外不得向任何少數民族叛軍發動攻勢。 2012年4月7日,總統登盛和緬甸境內最大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克倫民族聯盟的六名代表在內比都進行了歷史性的首次會談,會談達成了包括逐步實現全國停火、制定與遵守停火規則、建立和平監督機制、計劃重新安頓國內流離失所的人民等13點共識,並簽署了和談紀要。克倫民族聯盟自1949年對緬甸當局展開武裝鬥爭以來,就被列為非法組織,該組織的領導人大多都長期居住於泰國。 經濟改革 當局盡力改革以前失敗的經濟政策。2011年以來,緬甸實施的改革包括反腐敗、匯率改革、制訂鼓勵外國投資法和稅收改革。外國投資從2009年度的3億美圓增長到了2010年度的200億美圓[31]。隨着外國資本的大量流入,緬元也升值了25%。此後,政府放鬆了進口限制,並廢止了出口稅。因此2011年緬甸的經濟增長速度預估是8.8%。 由於緬甸曾有許多複雜的交易市場和黑市的存在。政府為了建立正常的貨幣流通體系,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了求助,IMF於10月份派出一個小組訪問了緬甸。訪問之後,政府允許私人銀行可以從事外國交易市場。到2012年緬甸有望建立起穩定單一的流通體系。2012年4月,為了整頓複雜而混亂的匯制,改用浮動匯率制。 2012年6月19日,總統登盛在電視上發表了“國家團結演說”的演講。他表示他領導的政府第一年的工作重心是政治改革和全國和解,“從2012年起,我們將致力於第二波改革,焦點是國家開發與民生。”自2012年起緬甸將放鬆經濟管制,廣泛推行私營化(電信、能源、森林、教育和醫療等行業)和推出新的投資法令,以爭取未來五年平均每年有7.7%的經濟增長率;此外,他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將“繼續推進全國和解、國家和平與穩定、法治、以及維護人民的安全。” 2012年7月,緬甸郵政與電信部開始制訂開放電信行業的改革計劃,以讓緬甸人享有使用手機和互聯網的便利,同時吸引外資創造就業。而目前在緬甸近6000萬的人口中,大約96%的人沒有手機。 國際反應 儘管緬甸已經開啟了一些改革,不過許多國家目前保持“謹慎地樂觀”來看待。日本將對緬甸提供援助(2007年一名日本遊客在示威中遇難導致援助終止)。東盟也同意緬甸為2014年輪值主席國。 美國、澳洲和歐盟呼籲緬甸採取更多行動,比如要求緬甸無條件釋放所有政治犯。隨着國務卿希拉里於2011年12月初訪問緬甸之後,美國宣布提供120萬美圓援助給緬甸,並考慮將逐步取消對緬甸的制裁措施,最終兩國有望恢復全面的外交關係。 解除制裁 2012年1月14日,挪威外長喬納斯·斯特勒表示,由於緬甸的民主改革取得了積極的進步,挪威決定解除對緬甸的經貿投資制裁,挪威私營公司與緬甸進行商貿往來和投資將不再受到限制。但挪威還會繼續執行歐盟對緬的其他制裁措施。 1月23日,歐盟部長在布魯塞爾開會之後,宣布將逐步放鬆對緬甸的制裁,以鼓勵該國繼續進行更多改革。歐盟採取的第一個措施是解除對緬甸正副總統、內閣部長、國會議長等高官所實施的簽證禁令。法國外長阿蘭·朱佩表示:如果緬甸繼續推進改革,歐盟將解除更多制裁。 2月6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國務卿希拉里簽字取消了根據《2000年販賣人口受害人保護法》對緬甸實施的部分制裁,這些制裁措施取消之後,美方將同意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派遣評估團,對緬甸提供有限的技術援助。 2月17日,停止資援緬甸25年(從1987年因緬甸的人權狀況而停止與該國交往)的世界銀行宣布:世行開始與緬甸政府重新接觸;不過該組織表示在恢復對緬甸貸款前,緬甸須先清償積欠國際金融組織的債務。世行駐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總裁帕米拉·考克斯(Pamela Cox)說:“我們受到緬甸情勢發展的鼓舞,開始重新和緬甸政府接觸,以支持緬甸改革。這將利惠全緬甸人,包括貧窮及弱勢群體。” 4月16日,澳大利亞外長卡爾在倫敦表示,澳洲政府將解除對緬甸總統登盛等260人實施的旅行和金融禁令的制裁措施。不過,仍有包括緬甸軍方高層和其他被懷疑侵犯人權的人士約130人還在限制名單上。6月7日,卡爾在內比都同緬甸總統登盛和其他部長會談後發表聲明宣布澳大利亞解除對緬甸的剩餘制裁,只保留武器禁運,並將把每年給予緬甸的援助資金增加到一億美元,直到2015年。 4月23日,歐盟外長在盧森堡舉行會議,決定暫停對緬甸近500名個人和超過800家企業的制裁措施,為期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