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过后,由于大地的高低不平,当时还是有很多地方被大水淹着,到处能看到洪水过后留下的淹湖。东迁过来的中国人为了生存便利,往往逐水草而居,但是一遇到风雨天气,各地又会水灾为患。或者河流泛滥,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或者山洪暴发,房屋家畜和田亩都被淹没。大水为祸,周边的百姓遭了殃。此时,治理水患被提上了统治者的议事日程。 治水工程并非在大洪水过后立即就开始着手进行的,而是经过了一个近百年的移民期,当移民区水患问题突显时才开始治水的。 尧帝先派共工氏(亚特兰蒂斯人的后裔,此时已融入华夏民族)去治水,因为没什么成效,又派鲧去治水。鲧是大禹的父亲,他采用堵的办法去治水,治了许多年,水患依旧。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就把鲧定罪,处死在羽山。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大禹领命之后,带领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下游等考察了一遍。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并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 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治水,带人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把被水淹的土地中的水放出去。他一心扑在治水上,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从不懈怠。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他带领民众艰苦奋斗,粗衣淡饭,不以为意。 传说大禹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公而忘私当然很好,但是“回家门”并无损于大禹的圣德,反而更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其实大禹是“不敢入”,而非“不想入”, 他是不敢重蹈父亲鲧被诛杀的覆辙,深藏的忧虑推动他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由此可以看出:尧、舜、禹的时代并非如儒家宣扬的“尧天舜日”那般美好,虽有后世颂扬的“禅让”,同时也潜藏着可怕的政治迫害!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这给他累积了无比巨大的名望,天下归心。诸侯和百姓都爱戴大禹,大禹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所掌握的政治资源也逐渐可与帝舜相抗衡了。于是,舜在晚年不得不把帝位禅让给了禹。这就是在东方传颂千古的“大禹治水”的传说。这场大水患,前后共有三代人率领天下 百姓前赴后继地去治理,可谓艰苦卓绝;前后共花了约八十八年的时间治理,到最后十三年才被大禹彻底解决,可谓时日漫长。自此后中华大地川流无阻,水行无碍,水患大大地减少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彪柄千秋,值得后人万世敬仰。 而尧(第六世)、舜、禹的三代“禅让”因儒家的大力宣扬,也在历史上成为美谈。但仔细思量,其中隐藏着形势所逼的无奈,是儒家过于美化了这种“禅让”。倒是大禹王把帝位禅让给手下大臣,让人看不出任何的形势所逼,令人佩服。但是他的儿子启最后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就是夏朝的启帝。中国历史在经历了短暂的“禅让制”政治之后,又回到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中来。 古之“禅让”发生在大洪水之后的人类患难时期,后世基本没有禅让这种事了,有也是被迫的作秀。 大禹因治水而受到拥戴,所以被推举为帝舜的继承人,并在舜死后顺利继承帝位。禹没有把帝位传给儿子,他仍然遵循禅让制度,首先推举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不幸先亡,于是又推举了伯夷。虽然伯夷是禹的合法继承人,但大禹死后他却未能继承帝位。三年后,禹的儿子启夺走了帝位。 启继父为帝,篡夺了伯夷的合法继承权,难免要遭到其他部落的反对,一个名叫有扈氏的部落就坚决不服。有扈氏认为,尧、舜、禹三代帝位都是民主禅让,启凭什么破坏传统?为了维护王权,启亲率六军讨伐有扈氏,在一个名叫甘的地方打了一仗。作战之前,启举行誓师说:“六军将士听令:有扈氏侮辱神灵,逆天行事,不走人间正道,因此上天要灭绝有扈氏,本王出征乃恭行天罚。现命左路攻其左,右路攻其右,中路正面出击。各部将士务必服从命令,勇往直前。从命勇进者有赏,抗命后退者诛杀,祸及子女!”六军将士们听说灭有扈氏是天意,进赏退诛,都奋勇作战。小小的有扈氏抵挡不住启的强大攻势,一场血战之后整个部落被血洗干净。有扈氏被消灭后,夷夏各部落都朝拜夏启,表示归服。启进一步巩固了帝位,从此中国有了王位世袭、天下为家的政治制度。 启征服各部后,在一个名叫钧台的地方召集诸侯大会。集会空前隆重,四方诸侯无不宾至,各地贡品摆满了钧台,台下是庞大的舞乐队,真是肉山酒海,富丽豪奢。钧台大会后,启巡视四方,一路大摆排场,吃喝玩乐,已经完全不同于人民公仆型的父亲大禹,一天比一天荒淫,后来干脆不问政事,只顾淫逸享乐。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夺帝位继承权,发生内讧,王室力量大大削弱。 启死后,儿子太康继承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