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可亲可敬的人,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捐躯的英雄和那些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我今天要写的是那生活中最普通的人,他们是我的中学同学们,他们是我心中可亲可敬的人。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8年12月22号,《人民日报》上登出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此拉开序幕。我的同学们也在之后的日子里,卷入了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当时我母亲以特殊的理由把我挡在了这场运动之外,1971年初,我参军去了部队。
在我入伍不久, 我的同学们也陆续返城, 不同的个人经历并没有疏远我们之间的感情。我虽然没和同学们一起下乡,但那种纯真的友谊把我们连在一起,每次我从部队休假回家, 大家都会欢聚一起, 我时常听到他们对那段难忘的生活回忆。
班里的大部分同学下乡在河南平舆县,小部分同学下乡在上蔡县。
同学们分小组住在不同的大队,间隔不远,大家时常可以会面。男女五, 六个同学同住在一个三间瓦房里,女的住一侧,男同学住另外一侧,中间的房子用来做饭。
在家还是被父母呵护十几岁的孩子, 如今却要独立生活,开始面朝黄地背朝天的日子,现实是如此地残酷 。 然而,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人生的财富, 它让人学会了生存, 让你得到锻炼。同学们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干农活。 在粮油“短缺”的情况下, 他们会到队里的供销社,在巧妙地掩护下,”借”一点回家,以解”缺油无米”之急…物竟择天 适者生存 ,这是大自然基本法则。那时的大家互帮互助,生活虽苦些,仍然很开心。
当年的知青,手里是没有足够的生活费的,但仍挡不住那思乡之情 。他们想办法寻找回家探亲的路。公路上挡车,铁道上扒火车,为了能回家看看, 那时的他们不惧天险…..
后来他们陆续回城了,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做了医生,有的做了企业家,还有的当了国家干部。但是,他们的纯真友谊却没变。
我在部队工作期间,每次回家探亲,都很高兴和他们见面。他们热情,真诚,在那卧铺票难求的年代,她们总能想办法为我解难。我所在的部队驻扎在青海高原,有时不能及时和家里取得联系,只要通知我的同学,她们就会立即解我之忧。
我回国探亲,满以为自己可以借同学聚会的机会表表心意,可他们却以尽地主之谊盛情招待了我们几个外地回家的同学。
谁家有难,他们会义无返顾的伸出双手,更令我敬佩的是,这些曾经在一起下乡的同学,多少年以后对已故同学的家庭,仍然献出他们的爱心. 看望老人,尽一份孝心.,帮助他们的子女排忧解难。
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他们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明,他们为人朴素、真诚。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但从他们身上, 却散发着金子一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