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西为中用”的错误逻辑--薛明德
"徐悲鸿绘画在中西结合方面是最成功的,以‘西为中用'为根本,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中国画和中国油画,是唯一正确道路。"
"我曾和德国一位画廊老板接触,他讲是来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但是,跑了几个城市,完全没有找到。他说,中国人完全学习西方绘画,不会比西方画家画得好,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中国油画'。''
"一位瑞典的美术学院教授谈起中国油画时说:‘我在中国看了好几位美术教授的作品,都是学西方的,所以还不如我们美术学院学生画得好'”.
以上是一个叫于文玉说的中西结合,根本的是西为中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中国画和中国油画的唯一正确的创作者是徐悲鸿.这是真的吗?
这是于文玉民碎主义的宣言,以徐氏体系不如说是于文玉推销商的广告辞.
前不久,一拍卖行在徐悲鸿的年迈70多岁的儿子的鉴定书下,被拍出70000000多元人民币的价格,证明是其父在上世纪20年代油画裸体夫人的作品.很快被证实是上世纪70年代中央美院研究生美训班学生的习作,(课堂作业)
以上是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正确的路,于文玉要去走,还要更多的人与他一起走.
所倡导的中西结合,是不是有把数理化,文史哲与科举八股,四书五经结合的意思,西为中用的意思是不是用近代的科学去为中国2000年的封建体制的三崇四德,三纲五常服务?
中国画是什么?西洋画是什么?于文玉不去搞个明白,当然说不出个道道来.
他说曾经接触了一个德国画廊的老板和一个瑞典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把这两次的经验当成了普遍的规律,当成了唯一正确的道路,他要走下去,还要更多的人跟着他一起走下去.
他现在首要的是回去小学重新学习什么叫个别,一般,本质与表象...
1979年3月,我有幸在北京接触到中国国门刚打开,迎来西方,美英的文化艺术代表团,他们对我说刚去了中央美院,看见学生们在画素描,我们只看了一个同学的画,其他的就不必看了,因为他们都画得一个样.
同一时间来自瑞典斯德哥尔莫的艺术家冯辽.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艺术家弗里德利希·蔡特尔,先后对我谈起了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不同,对美的不同定义.
比如柯柯希卡,德库宁,培根等与安格尔,德拉克罗瓦,库尔贝等是定全不同的.中国人把现代艺术归为形式主义是不确定的一个概念,这是一个美学的重新定义.
这期间,来了一位英国的音乐家,我在为他画肖像时,透过翻译他向我谈西方现代的无标题音乐,画完了,他特别兴奋地弹起了吉它.弹毕时,他对我说,弹奏的曲子是即兴的,没有曲谱,他把作画的过程,氛围,状态记录了下来,是凭感觉到的一种被感染了的心情,直接在弦上拨弄出乐音,只是一次,不再重复,除非当时现场有录音,但那样己与他无关.
我又上了一课,这不是在课堂,也不是老师在对学生上课,我用油画的颜色挑逗起了音乐家的创作欲,色彩与弦律共舞.
谈到国外的画廊,在纽约就有数百家画廊,分不同的风格,流派,各有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位.于文玉先生说的德国的一位画廊老板只是国外画廊的万分之一,你就可以指标定位,是否草率,根本上的无知.
瑞典美院教授的说法,于文玉只听懂了半句,中国的美术教授不如瑞典的美院学生画的好.这个好字于先生是没听懂的,当今的外国美院的学生大都不如中国画家的基本功扎实,但作为绘画的艺术观念的自由度远远不及国外的学生.
在纽约曼哈顿6大道57街有一间海夫纳画廊,曾经是陈逸飞的代理商,还为其弟陈逸鸣开过展览.好些年前有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博士生想转行来当我的油画经纪人.他对我的第一个要求是,带他去海夫纳画廊去看陈逸飞的原作,我告诉他,展示厅里没有陈逸飞的油画,他当然不信,因为陈逸飞的名声在中国很响亮.
来到海夫纳画廊,他操起流利的美式英语得到经理的允许,乘电梯下到地库在货架前,跟随的黑人取出了包装的两件油画,一是江南水乡风景,另一是旧时海派女郎的肖像,各标价30000美元.然而展示厅里没有中国画家的作品,陈逸飞也没有,那些外国画家的油画风景我看了一下价目表有200000美元的,其实这里是卖行画的地方,以写实主义风格著称,平时门可落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