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InstanceTV的博客  
truth for truth's sake  
https://blog.creaders.net/u/7442/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思想與哲學(9) - “我的本體”(A) 2014-01-09 03:33:33
思想與哲學(9) - “我的本體”(A)


生為中國人,我卻憎惡中國人身上的許多東西。近年來,我愈發感到,這個“首惡”,
就是中國人身上的“二重性”。


我認為,中國文化的主角,“陰陽”,導致了這種“二重性”。什麼“君子與小人,
虎與猴,賢淑與痞子,言與行,陽奉陰違”,等等,都與這個“陰陽文化”有關係。
二重性,其實就是沒什麼“底線”。因為,潛藏的“另一面”是背後,屬於本性的
東西,只有暴露與否的時間問題。二重性與本體,有什麼關係呢?答:對本體的無
知。無知不是罪,偏見卻令人討厭。人可以簡單,不可虛偽。在中國“禮”的外表
下,失去了“誠實”- 這種人的本性,是中國人最大的悲哀。


回到本體的問題上來。在萬維許多網友的推動下(包括我),喜歡哲學,或喜歡“談
論哲學”的人,好像越來越多了。這不僅是因為西方哲學是中國人五千年不知道的
東西,更恐怕“愈是談大眾不懂的東西,就越是時髦”,成了一種風氣。據說,幾
百年前歐洲的上流社會就是這樣的。當年牛頓和萊不尼茲,分別單獨在歐洲大陸和
英倫島上,幾乎同時發明了微積分後,歐洲的好事者們就為“誰是微積分真正的發
明人?”鬧的不可開交,以至這兩位天才都最終捲入進這場為虛名的爭吵。正所謂,
名人也免不了“為名所累”吧。


眼下,中國的暴發戶們被世人成為“土豪”,鄙視之情溢於言表。所以談論哲學是
一種時髦,因為面子心裡,中國人以當“貴族”為榮。高深的東西往往需要淺薄的
表象,為其開路來擴大影響 - 一種新的“一與二”的關係。但我發覺,很多人可以
談論哲學,即“什麼是哲學?”的問題,但很少有人談哲學的“本體”是什麼?看
來對本體的理解還是有些難的。所以我談下我的理解。


哲學的本體,是我在論範例一書中所說的“絕學”的專門領域。本體之難,難在中
國文化五千年無人談過。此言絕非故作驚人之語。為什麼這樣說呢?古人談論“有
關本體”的話,這句就到頭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式”等(不談是否後人杜
撰的問題)。


能否用“無”的概念,來定義“至大無外”的東西?嚴格地說,是不妥當的。因為,“無”的概念,從
詞源定義的角度看,是與“有”相對而生的,即來自有。而有,是有某物”的存在,無,是對
其的否定。“虛無”是無的概念定義的延伸,其背後是“實有”,即只是個條件出

現與否的問題。有是第一位,無是第二位。正像“二出於一”一樣,數數總要從

一開始,然後過度到二。從這個意義上說,否定是不能脫離“某物”的概念,

無來自有。所以這也是一般認為,薩特的哲學比海德格爾缺乏深意的原因

(見"Being And Nothingness")。哪什麼是我理解的哲學本體呢?

它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待續)



瀏覽(573) (0) 評論(5)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時間:2014-01-10 06:52:12
唉,如果你回顧一下你的博客討論史,我肯定不是第一個這麼說的,好像也不是第二個這麼說的,很可能是第三個這麼說的:)。。。所以你如果不在意第一個和第二個那麼說的,又何必對我所說的那句話那麼介懷呢?

這裡從網上抄了一段話你可能感興趣:

Heidegger’s main interest was ontology or the study of being. In his fundamental treatise, Being and Time, he attempted to access being (Sein) by means of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human existence (Dasein) in respect to its tempor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 After the change of his thinking (“the turn”), Heidegger placed an emphasis on language as the vehicle through which the question of being can be unfolded. He turned to the exegesis of historical texts, especially of the Presocratics, but also of Kant, Hegel, Nietzsche and Hölderlin, and to poetry,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and other subjects. Instead of looking for a full clarification of the meaning of being, he tried to pursue a kind of thinking which was no longer “metaphysical.”

注意:那個turn是指海德格爾自己的turn,而不是什麼哲學界的大轉彎:)
回復 | 0
作者:stinger 留言時間:2014-01-10 00:41:01
你說兔子“不具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那連一都談不了,何況談三,對不?
回復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時間:2014-01-09 18:24:54
兔子談論很多一呀二啦或多呀的,現在給兔子出個題:三是什麼意義?
回復 | 0
作者:stinger 留言時間:2014-01-09 10:59:13
是鴨子?
回復 | 0
作者:嘎拉哈 留言時間:2014-01-09 10:28:20
不談本體論的哲學根本就不是真哲學。

只談哲學而不談本體論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笑話標哥鏢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笑話戲總吃包子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對阿Q識別區說三道四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不信範例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回復 | 0
我的名片
InstanceTV
註冊日期: 2013-04-08
訪問總量: 169,645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範例絕學:功能/對象/因果關係
· 範例絕學:我們的世界是怎麼回事
· 再談“為什麼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學
· 範例絕學:大腦功能的解剖與範例
· 六十年:被共產黨踢壞了腦袋的三
· 範例絕學:證意識的絕對性
· 範例哲學:維特根思坦與絕學的聯
友好鏈接
· Rabbit:Stinger 的博客
· hare:hare的博客
· bunny2:bunny2的博客
· microsoftbug:microsoftbug的博
分類目錄
【評論】
· 範例絕學:功能/對象/因果關係
· 範例絕學:我們的世界是怎麼回事
· 再談“為什麼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學
· 範例絕學:大腦功能的解剖與範例
· 六十年:被共產黨踢壞了腦袋的三
· 範例絕學:證意識的絕對性
· 範例哲學:維特根思坦與絕學的聯
· 範例本體示意圖
· 習近平靠什麼讓人服?
· ZT:抵制西方的價值觀,其實就是
【公告】
· 尋萬維英語大俠相助!
· Explanation of Instancology: O
· 成立《中國海外新思維交流會》的
· 【論範例】第一版(處女版)5月22
· 《論範例》初版(處女版)預訂通知
· <論範例>自費初版說明
· 推遲本周講座計劃通知
· 範例電視關於講座錄像的說明
· [西哲理性傳統系列講座(5)提綱
【八股問範例電視台萬維轉播站】
· 【範例電視台本周末講座預告】
· 萬維網[範例電視]直播室
· deleted
存檔目錄
2015-09-01 - 2015-09-17
2015-08-07 - 2015-08-26
2015-06-24 - 2015-06-24
2015-04-17 - 2015-04-17
2015-03-03 - 2015-03-18
2015-02-15 - 2015-02-15
2015-01-02 - 2015-01-17
2014-12-11 - 2014-12-24
2014-10-02 - 2014-10-02
2014-07-02 - 2014-07-20
2014-06-01 - 2014-06-14
2014-05-06 - 2014-05-25
2014-04-06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13
2014-02-01 - 2014-02-27
2014-01-04 - 2014-01-22
2013-12-01 - 2013-12-31
2013-11-13 - 2013-11-30
2013-10-03 - 2013-10-27
2013-09-02 - 2013-09-14
2013-08-10 - 2013-08-31
2013-07-16 - 2013-07-26
2013-06-10 - 2013-06-21
2013-05-03 - 2013-05-27
2013-04-12 - 2013-04-29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