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战魁论智慧文明与智慧教育文化(5)
有史以来,由于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明白道文化的智慧性内涵,因此他们总想通过对这三家文化知识和思想体系的研究来区分所谓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释家文化,分别它们的优与劣。对此,我们不这样看。
我们只看在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中,具不具有智慧性、教育性、传承性、社会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的特征,它们符不符合智慧教育文化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这些文化的诞生,在社会当中的运用发展,具不具有智慧的整体性、传承的历史性、教育的辩证性、社会的和谐性、科学的实效性、实用的现实性、生活的实用性等功用,需要用这些特性来检验它们是否符合真理的本质内涵。
我们讲这几个检验指标,是要帮助学习者、践行者理解智慧教育文化的内容。现在的人们开口便讲科学,但要知道,科学观要求人们对具体事物有一个明确的定性认识和定量标准,需要把“性”和“量”都定下来,从而帮助人于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契合所应对事物的属性特征。
我们对智慧性的教育文化进行了定性式的概括,一共讲了七个方面的特征,大致地总结了一下智慧教育文化有七个方面的属性。这七个方面的属性实质上就是一个属性,那就是智慧性!它最根本的属性就是通过整体观与辩证法呈现出来的智慧性,它的特征可以表现在七个方面,即智慧性、教育性、传承性、社会性、科学性、实用性、生活性。这是我们用以衡量传统智慧教育文化的一个参照标准。
其实,教育文化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有正常的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有关于维系生存活动方面的教育,有学习各种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等等。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涉及学习生存性的教育文化内容。例如吃饭、睡觉和工作等方面的生存教育内容;还有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学知识文化为主;还有接受技能培训方面的教育等。接受技能教育包括学习一技之长,如学雕刻,学技工,学做买卖(做生意),学酿酒,耕种农田,等等,这些不同方面的教育文化其实都可以归纳到生存教育中去。
然而,智慧教育却不同。智慧教育涵盖了一切生存的教育、知识的教育、技能的教育、人生的经验教育……在人类文明中,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教育文化——其中的形式、内容和本质都包含在内——都被智慧教育文化涵盖于其中。
(待续)
【注】本文摘自刘战魁先生著《道德经全解》第一卷,第二讲(Liu Zhankui, Dao De Jing: A Complete Commentary,Book 1, ISBN: 978-1927072103), Awakening Light Press, 2013 年9月版。有著者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