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圣王转世为周文王姬昌的根据
(一)《中国历代神仙通鉴》“西岐周宛丘降凡”:
周文王是圣王伏羲帝(号宛丘)转世,周文王姬昌应了凤鸣岐山的天兆,应劫出治西岐,开创了“礼乐文章八百秋”的周朝。而在通鉴一书的书末将中国历代神仙按六十四卦卦爻一一对应排位,圣王伏羲排在首位。
(二)《格庵遗录》“先天河图已去之 后天洛书到来也 中男中女后天洛书 周易理气变化法”、“八卦阴阳着乱故 相生变为相克也”:
夏禹王时代一场洪水几乎隔绝了之前三皇五帝时代的文明,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家天下”王朝更替的时代。先天相生的天象变为后天相克的天象,依据先天河图创制先天八卦的太昊伏羲帝又转世为周文王姬昌并依据后天洛书创制后天八卦,将先天八卦变而通之,变而用之,并演化出六十四卦周易。此后三千年人类社会的规律也随之而变化,中国的各种王朝更替频繁,比如唐宋元明清的德性按照“土木金火水”的顺序五行相克,唐宋元明清都是靠战争武力来更替政权。
(三)宝鸡(陈仓、岐山)、河南(宛丘、羑里)、易经(先天易、后天易)——联系圣王伏羲帝与周文王姬昌的转世纽带:
太昊伏羲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定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在宛丘画卦创制先天易经。而周文王姬昌“圣主驾临西土地,不负五凤鸣岐山”,岐山就在陕西宝鸡市并且与陈仓区相邻,周文王发现姜子牙钓鱼的地点就在陈仓区磻溪镇渭水边;“羑里七年沾化雨,伏羲八卦阐精微”, 周文王曾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七年并创制后天易经,又是在河南将伏羲八卦演化出六十四卦周易,如今羑里城内建有伏羲祠堂。
(四)音乐、古琴(五弦琴、七弦琴)、有凤来仪——联系圣王伏羲帝与周文王姬昌的转世纽带:
泰帝伏羲始制音乐,《辨乐论》“昔伏羲以时生利,教民畋猎,天下归之,时则为网罟之歌”;史籍记载周文王曾作古琴名曲《古风操》,《琴史》曰:“其为趣也,追太古之淳风。谓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泰帝伏羲始制乐器,发明古琴、古箫、埙,《世本》曰:“伏羲作琴瑟”,伏羲采梧桐树的木制成琴,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琴者,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周文王为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而将古琴增加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添一根弦,文武增二弦,曰:少宫、少商,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泰帝常自鼓琴瑟而歌,凤凰应声来仪,百鸟和鸣翔集;而到了周文王姬昌时代,有丹凤鸣于岐山。
三、圣王转世为大汉楚王韩信的根据
(一)《格庵遗录》“三之诸葛八韩信”、《洪吟二》〈正法看〉“汉室天下韩信打”:
指大圣人曾经转生为打下了汉室天下的韩信。韩信不负刘邦所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又虏魏王豹,擒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南败楚兵二十万,杀了名将龙且。最后在九里山摆下绝机阵,十面埋伏,杀尽楚军数十万。最终助刘邦夺得汉室天下。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韩信是历史上成语典故最多的人物,相关的成语有: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推陈出新、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功高震主、鸟尽弓藏、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韩信点兵 多多宜善等。李洪志先生在其诗集《洪吟二》中写的〈正法看〉“汉室天下韩信打”表明其前世曾经转世为韩信。
(二)陈仓与淮水——联系伏羲与韩信的转世纽带:
太昊伏羲曾经治理陈仓(今陕西宝鸡),定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周文王治理的西岐也在宝鸡;韩信曾经率领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生于淮阴(今江苏淮安),最后封为淮阴侯。淮阳、淮阴是根据淮河而定名的,古代河之南为阴,河之北为阳,它们分别位于淮河水的南北,所以得名。
(三)能忍——联系周文王与韩信的转世纽带:
周文王在八十多岁高龄时曾经被商封王囚禁于羑里七年之久,期间忍辱负重,完成了流芳百世的周易,并最终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基业;而韩信年轻时能忍胯下之辱的故事流传甚广,说明韩信有了不起的大忍之心,后来才能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四)音乐(始制音乐、古琴名曲、四面楚歌)——联系伏羲帝、周文王与韩信的转世纽带:
泰帝伏羲始制音乐,《辨乐论》“伏羲渔猎,故歌网罟”,伏羲始制乐器,发明古琴、古箫、埙;周文王本人亦为古琴大师,作有琴曲作品《古风操》、《思舜操》、《拘幽操》、《文王操》;楚汉相争时,十万楚军被韩信十面埋伏围于垓下,两军陷入僵持之时,韩信使乐师奏以楚乐,教汉兵学唱江东楚地民谣,四面楚歌,挑动楚军思乡之情,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乃大开营门任将士四散而去,次日,留在项羽身边已仅剩八百人。垓下之战中显示出了韩信杰出的军事才能,巧用阵法破敌,使己军损失减到最少,更为有特色的还是“四面楚歌”,这简直是把攻心战运用得出神入化了,用歌声来做击敌作战的武器在整个战争史中都是少见的。
本文转载:http://www.zhengjian.org/node/125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