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与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粘附、聚集,动脉壁内皮细胞(EC)损伤,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密切相关。活血化瘀方药在调整血脂,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保护EC,抑制SMC增殖,消退斑块,维持血管壁弹性等方面显示了一定优势。
1 调整血脂
高脂血症是AS的一个重要促发因素。因此,改善血脂代谢、加速脂质清除,有利于AS的防治。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活血化瘀方药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整血脂:(1)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2)抑制脂质合成;(3)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清除。如虎杖能促进肠管蠕动,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1]。山楂提取物可降低高脂鹌鹑的TC、极低密度脂蛋白、LDL及TC与HDL的比值,降低主动脉壁胆固醇的含量、减少AS斑块的形成[2]。川芎可以显著降低新西兰家兔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减轻AS硬化的程度[3]。研究证实,具有调整血脂作用的活血化瘀药还有:大黄、桃仁、红花、丹参、地龙、三七、没药、水蛭等[4,5]。此外,活血化瘀复方调整脂质的作用,在临床和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如血府逐瘀汤,方中活血药可降低肝TC和TG,理气药能降低TC、TG、LDL及肝TC水平,两者合用,有协同效果[6]。大黄蛰虫丸可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TG的浓度[7]。莪黄降脂片(莪术、大黄、山楂、姜黄等),对脂质代谢失调的患者,在降低TC、TG等方面显著优于服用烟酸肌醇酯片的对照组[8]。
2 抗血小板粘附、聚集
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在AS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证实,许多活血化瘀方药,均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等作用。如蒲黄能明显抑制食饵性高脂动物所致的血TG、TC/HDL的升高及动脉胆固醇沉积[9,10]。活血化瘀药川芎、当归的主要活性成份阿魏酸,可明显抑制大鼠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11]。静注丹参水提取物可抑制血小板粘附[11]。水蛭能降低TC、TG水平[12]。此外,活血化瘀药红花、益母草、莪术、鸡血藤、三七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5,11]。冠心Ⅱ号(赤芍、川芎、红花、降香)可明显抑制瘀血患者的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有助于AS的防治[13]。
3 保护血管EC、抑制脂质过氧化
EC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而高脂血症过氧化脂质增高则是EC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具有较好的保护EC、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如赤芍除改善脂质代谢外,还能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主动脉脂质、磷脂及钙的含量[14]。水囊引产胎儿(四月龄)主动脉SMC培养,证实复方丹参片具有明显的抗主动脉SMC的过氧化脂质、保护EC的作用[15]。此外,活血化瘀药三七、郁金、益母草等均有保护EC、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4]。
4 抗SMC增殖
SMC的增殖、迁移是AS形成的主要环节。实验证明,活血化瘀方药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SMC增殖、迁移。如血府逐瘀汤有抑制AS家兔SMC增殖的作用[16]。通脉降脂口服液(丹参、首乌、泽泻、黄芪等)对家兔主动脉中层SMC的增殖有直接抑制作用[5]。活血化瘀药蒲黄、丹参喂饲的家兔血清作用于高脂血清培养下的SMC,均有抑制高脂血清刺激SMC增殖的作用[5]。
5 抑制、消退AS斑块
AS斑块有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病理改变均表现为早期脂质斑块和后期粥样斑块。实验证明AS造型动物在停饲胆固醇、高脂食物并接受药物治疗后,AS斑块呈消退性变化。有的学者还综合了国内外文献报告,指出人类的AS斑块也有消退的可能[17]。实验证明,活血化瘀方药能阻止AS病变的进展或促进其斑块消退。如以水蛭治疗家兔AS,发现AS斑块内胶原纤维降解,胆固醇结晶减少,斑块消退明显[12]。没药可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起到预防AS斑块形成的作用[18]。补阳还五汤可降低AS家兔血中TC、TG水平,对AS斑块也有着显著的消退作用[19]。
6 结语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如治疗冠心病和脑梗塞时,常于理气、化痰、益气、温阳和祛风通络、滋阴潜阳、益气通络方药中,酌加活血化瘀之品,每可提高疗效。但是,笔者也注意到,人类AS病变是几十年脂质代谢活动异常发展的结果;而AS动物模型多在短期内建立,其病理改变尚不完全相似于人类AS。故其实验结论与临床实践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这一区别,不可忽视。
7 参考文献
1 陈可冀.2000年中医研究资料第17集,内部资料,1992.
2 诸衍芳,等.山楂核醇提取物对鹌鹑血清和动脉壁胆固醇水平的影响.中草药1998;19(1):25.
3 王京,等.川芎防治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基础理论研究特集):60.
4 陈文垲.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及思考,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2):1.
5 孙小宣,等.中医中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内部资料,1994.
6 余冬严,等.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降脂作用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0):601.
7 黄明,等.大黄蛰虫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0):589.
8 曹铁梅,等.莪黄降脂片治疗脂质代谢失调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3):167.
9 张丽,等.蒲黄对慢性高脂血症家兔6-酮-PGF1Q、血栓素B2、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6;14(5):291.
10 张彩英,等.蒲黄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食饵性高胆醇血症的影响.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83;3(4):51.
11 吴余升,等.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的平衡调节与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2):121.
12 王达平,等.水蛭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6-酮-PGF1Q、TXB2、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1988;27(8):472.
13 翁维良,等.冠心Ⅱ号注射液对瘀血病人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的作用.内部资料,1982.
14 张永珍,等.硝苯吡碇、硫氮唑酮和赤芍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2):100.
15 孙雅,等.复方丹参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过氧化脂质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基础理论研究特集):59.
16 李静,等.中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增刊):243.
17 洪允祥,等.没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8;29(6):36.
18 史大卓,等.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中医杂志1992;33(7):51.
19 黄兆宏,等.山楂合剂对AS防治作用的初步探讨.山西医药杂志1989;18(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