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裁員那些事 2010-3-10 |
| |
上篇 裁員那些事 上回說到面對裁員,怎麼做才能為自己減輕些心理壓力,減少些不愉快,讓自己生活得輕鬆些呢?我相信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談這個問題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自己是一個計算機軟件工程師,每天面對的是毫無表情(或者說只有一種表情)的計算機,曾在七、八個不同規模(多至幾十萬人,少至二十來人)的公司里工作過。做過數據庫,B2B,B2C 網絡服務,數據智能分析,航空,ERP 等。這麼說吧,五花八門,就是一個萬金油。我下面要說的就是在這個行當里混出來的一些體會。 世界上很多事情,比如說地震,感冒,失業,個人是沒有能力控制的。如果它要發生,它就發生了。你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去對付,把損失降到最小。就拿感冒來說吧,甭管你身體多好,有多好的生活習慣,早早晚晚,你會感冒的。所以事先了解一些感冒的知識,做好心理準備非常重要,免得一旦得了感冒,頭疼得不得了時會以為自己要死了呢。其實沒那麼嚴重,多喝點水,少吃點肉,好好休息幾天就好了。從這個觀點出發,在面對失業這個問題上,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多地考慮怎麼做才能不失業,相反的,要更多地考慮做什麼才能使不期而至的失業給你帶來的損失減到最小,恢復地最快。這樣呢,你對你所要做的事有最大的控制,而不是把力氣花在你根本控制不了的事情上。 為此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樣的人在失業後受害最大。然後再看看怎麼去避免當這種受害者。因為如果你不在那個人群里,你所受的害就不會很大。 第一種就是那些單收入,年輕夫婦,有學齡(前)小孩,當前有房貸和車貸的家庭(多數情況下,是丈夫失業)對這種家庭來說,如果沒有心理和經濟上的準備的話,當家裡唯一的經濟收入突然被切斷時,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心理和經濟上的準備”是一句很關鍵的話。為了不至於突然陷入這種困境,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和經濟準備。具體的來說: 別為此逼着老婆去上班。從很多方面來看,男主外,女主內是個很理想的家庭狀況,好處遠多於壞處。雙職工從經濟上來說固然保險些,但也有許多其它問題,走雙職工的路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老話說,在一個理想的家庭里,男的是個耙子,女的是個匣子。要是匣子裡總是有能保障四到六個月正常生活的現金的話,失業一段時間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了。(家裡有耙子,有匣子就成,甭管是男的還是女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失業的時候往往也是股票市場暴跌的時候,所以在股票市場上的錢不能算是放在匣子裡錢。 在失業發生後,驚慌失措,互相埋怨只能把事情弄得更壞,一家人能共同努力克服困難,共度難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再說一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是開玩笑,設身處地地想想,要是原來每月拿錢回家的那位有四、五個月不掙錢了,天天坐在家裡心煩意亂地打電話再喝幾口悶酒,有幾個能忍住不說兩句怪話的。
第二種受害最大的人就是那些知識老化的人。這一點在 IT 業特別明顯。勞務市場上有一個名詞叫書架效應,是說一個人如果沒工作時間太久了,他的知識和技能就老化了,競爭力就下降了,就好象一本書在書架上放得太久了後就沒用了一樣。我覺得,特別是在 IT 業里,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工作久了,尤其是在一個地方非常努力地工作了很久以後,書架作用也會非常明顯。原因很簡單,任何一個公司在選擇一種技術時,第一要考慮的是那個技術能不能滿足公司的需要,而且一旦選中了某種技術,再不出現意外的情況下,公司是不會輕易更換那種技術的。自然地,使用這種技術的人就會被綁在上面,而且工作得越努力,時間越長,被綁得就越牢。當外面的技術不停地向前發展,那種書架效應他們身上就越來越明顯。一旦失業,他們在勞務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明顯低於其他人。隨着技術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出現這種書架效應的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從原來的十年變成五年,三年。在現在的 IT 業里,如果你兩年中不好好讀幾本新書,更新一下知識的話,你就是一本滿身灰塵的舊書了,而且絕不是那種價值連城的孤本宋版書。這是個無可爭辯的事實,絕非危言聳聽。當年我兒子上大學時不想學計算機科學,我舉雙手贊成,千萬別再受這罪了。可你已經在這行里了怎麼辦呢?一定要儘量保持自己在勞務市場上的競爭力。 讀書,學習,與時俱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些老詞之所以還存在,就是因為他們還有用。 不管多忙,每周一定要抽出些時間來更新知識。最好是用上班時間。絕大多數公司都會或多或少地為員工提供一些培訓和學習的時間,千萬別放棄這些機會,養成習慣後受益一輩子。 我自己覺得勤換工作是最有效的方法。有什麼能比漲工資和面試更能激勵學習熱情呢?到了新的環境裡,你更能合理合法地學習和使用對你來說是新的知識和技術了。知識更新和掙錢吃飯結合在一起了,好事呀。 IT 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中。如果你在某一非商業軟件的行業里工作,對一個軟件工程師來說,有一個很特殊的尺度要掌握,就是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掌握行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上面。比如說在銀行工作,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了解銀行業務是一個很難掌握的尺度。少了,不能勝任工作;多了,換個工作後這些行業知識就沒用了。這個就得視每個人的情況而定了。
說這麼多,一切都是為了保持你在勞務市場上的競爭力,不然的話,一旦失業,哭都來不及了。 第三種受害最大的人就是那些只有技術背景的管理人員。沒有管理背景的工程師,在公司里也常有進入管理層的機會。在官本位這種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下,你很可能覺得進入管理層是一種成功的象徵。在這種機會面前千萬要謹慎,一定要多問自己幾遍,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覺得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從工程師向管理層轉向是很危險的一步棋,因為這種轉變往往是你揚短避長的開始。語言,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際關係能力等等一般來講不是多數中國人的長項,而這些正是作為一個好的管理人員所必備的能力。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長,常會有雞飛蛋打的效應。更壞的情況是,當你不得不回到勞務市場上時,你會突然發現你沒有一個 MBA 的學位,而你在管理層里的工作經驗並幫不上多大忙。這一條是我從自己吃的虧里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已把那些看似光輝的經歷統統從我現在的簡歷里刪去了,因為那只能給我帶來負面的作用。 總結一下: 那些事說完了,還有一件事。讀者可能會問,你說了半天,怎麼全都是些俗招哇?人類的理想,祖國的前途,個人的成功都上哪去了?這個問題相當大,我回答不了,只好也歸在地震預報一類里去。不過莊周莊老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也許有些啟發:“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蔬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