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10-11-2 |
| |
在咱们万维博客的各类文章中,我最喜欢读的是博主们写的游记,天南海北,图文并茂,风格各异,真有秀才不出门,便行万里路的感觉。我自己也喜欢旅游,还喜欢读各类游记,包括一些游记体的小说。 明末徐弘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是一本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奇书”。在三十多年的游历中,徐弘祖坚持把自己每天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写下了二百四十多万字的游记,可惜大多失散了。残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了这部四十多万字著名的《徐霞客游记》。我只读过这本书中很少的几篇,但读这本书时,觉得不是在读一本地理学专著,而是在读一本散文集。透过书中优美,极富感染力的文字,仿佛能看到后面若隐若现的美景: 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玻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徘徊欲开,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开阔舒朗,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摘自《游黄山日记后》) 一幅精美的照片往往能使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一段精美的文字则往往带你进入一个动态的想象空间,任你去倘佯。 清末刘鹗引的《老残游记》,是一部流传甚广的中篇小说。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讲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讲老残在明湖边听一位叫王小玉的艺人说书的故事。那一大段精彩的描述让人对那段书心驰神往。虽无声,但读完之后,仍觉得余音绕梁,经日不绝。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的欣赏价值往往因人而异,可经过文字转述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却经常将其升华到一个抽象的高度。音乐,舞蹈,曲艺等极有地域特点的艺术经文字变成了一种抽象的艺术,在有不同背景的人的脑子里造成了相同的美感。 另一部清代的游记体小说《镜花缘》,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主人公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他们路经三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比如说在淑士国中,斯文遍地,连店中的酒保都一口的之乎者也,满嘴的酸文假醋:“请教先生: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满城的的酸腐之气竟使得酒醋倒置。再比如说君子国的好让不争,讨价还价都是反着的,买者要出高价买,而卖者则要出低价卖,争个不停,但实际上却极其虚伪。 荒诞和离奇使读者一开始就知道你讲的故事不是现实中的真实存在,但写得好的荒诞和离奇却使读者阖上书后看到了其背后的真实。 去年回北京时,姐姐给了我一本《北京跑酷》,是一本别具风格的旅游知识书。“跑酷”(parkour)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这种运动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所有围墙、屋顶,特别是废弃的房屋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北京跑酷》借用这一概念,意在表达对北京都市空间与建筑以全新的观察角度与态度。本书将北京都市空间纵向均衡切分成西、东、中三大块,遴选出18个区域进行观察,分析区域空间演变的内在逻辑,揭示北京都市空间的独有魅力。 我在北京出生,在那上学,工作,生活了三十年,可看过这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印刷精致,装订别致的书以后,都不太好意思再说我是个北京人了。 我在自己的博客里开了个《行万里路》的专题,以满弈为主人公记录了自己在国内外旅游时的许多见闻和故事。不是我非要和上面这些名人站在一起,可是本着我的博客我做主的原则,写些读后和码字心得总是可以的吧 我的父亲去过很多地方,是个执着的旅游爱好者。国内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和自治区都有他的足迹,还到过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从名川大山,到江南小镇,从大都市到小乡村,从名胜古迹,到穷乡僻壤,他从不放过任何看一个新地方的机会。他总是说他的记性不好,好多事都记不住。他的记性确实不好,确实是好多事都记不住,可有一方面的事除外,就是他去过的那些地方。每次谈起来都是眉飞色舞的,说起那些地方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甚至土特产品来,永远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有时我不得不想办法转移话题。 我自己呢,常为自己的好记性骄傲,可偏偏在旅游,地理方面,和老爷子比起来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写起游记来,特别是写起很久以前去过的地方时,就很有些困难,总是记不清楚那些地方的特点和名胜。可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记忆中,许多当时发生的事情却仍清晰可见,好像就在不久前发生地似的。于是呢,就有了这个以记事为主的《行万里路》专题。(好在现在有百度,实在记不清楚也能混过去。) 还有些地方的游记没写,当然还想接着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