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磐石1的博客  
向世界介绍真实的西藏  
我的名片
磐石1
注册日期: 2012-03-12
访问总量: 28,99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西藏翻身农奴后代:达赖没给西藏
· 辛格:西藏是中国一部分 不允许
· 西藏农奴后代写剧本:讲述我们的
· 西藏将开展和谐模范寺庙与爱国守
· 共建西藏的美好未来
· 达赖仍在竭力包装分裂主张
· 西藏摆脱农奴制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中国 西藏】
· 西藏翻身农奴后代:达赖没给西藏
· 辛格:西藏是中国一部分 不允许
· 西藏农奴后代写剧本:讲述我们的
· 西藏将开展和谐模范寺庙与爱国守
· 共建西藏的美好未来
· 达赖仍在竭力包装分裂主张
· 西藏摆脱农奴制
· 看透唯色看透你
· 美国最大的五毛 茨仁唯色
· 唯色:中共培养的资深五毛党
存档目录
03/01/2012 - 03/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西藏农奴后代写剧本:讲述我们的新生活
   

新华网拉萨329日电(记者坚赞、洛登、彭茜)“米玛旦增就是我的名,靠做建筑现在富裕了;自己富裕不算真富裕,带领乡亲同走致富路。”

近日,为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3周年,一台由当地农民自编自演的说唱剧《今日克松》在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居委会上演。

65岁的昌珠镇农民白玛云旦是这台话剧的初创者,也是表演者之一。这位曾经的农奴后代,体验了解放前后新旧生活的强烈对比,萌生出通过说唱剧展现克松群众幸福生活的想法。

“我写这个剧的目的一个是感谢党,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富裕起来的基础;二来是将发生在我们身边致富带头人做的好人好事展现出来。”白玛云旦说。

解放前,克松居委会所在地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的六大庄园之一。白玛云旦和他的家人靠着给庄园主干农活、守田地度日,辛苦一个月只能得到40斤左右的糌粑,这是他们一家9口人的全部口粮。

“那时候我也就10岁左右,父母没日没夜在地里干活,我就去割草喂猪,还不能被庄园主发现,要偷偷养,那是我们家里一年中唯一的肉食来源。平时我们就连最普通的糌粑都吃不饱,感觉牲畜活的都比我们要好得多。”白玛云旦说。

19593月,西藏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克松庄园变成了克松村,并且成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白玛云旦全家在克松村分到了10亩土地,破天荒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从1976年开始,村子里开始用铁牛(拖拉机)耕地和运输,还有了磨面机和粉条加工厂。我当时对这些很感兴趣,花了不少时间去琢磨这些‘铁家伙’,后来因为技术好,村子里的所有农机具就由我来登记保管和维护。”白玛云旦说。

1980,白玛云旦曾代表克松乡到北京接受全国农机会先进集体表彰,北京的繁华让他大开眼界,甚至有点手足无措。回到克松后,白玛云旦却成了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北京之行改变了他的观念,他开始读报、看书、学习写字,一坚持就是30多年。

这其间克松也旧貌换新颜,村里铺上了整洁的水泥路面,漂亮的藏式小楼替代了旧式土坯房。白玛云旦的房子在25年间重建并翻新3次,一家三口人的住房面积达到300多平方米,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现在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购买了农机具,我自己就有两台不同功率的拖拉机,分别负责犁地、收割和运输。家里每年务农的收入能够达到1万多元,加上农闲时外出打工,一年的总收入能够达到2万多元。”

如今,克松居委会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已达98%。2011年克松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87.9万元,人均收入8390元。

克松的变化,白玛云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通过20多年自学打下的基础,农民白玛云旦用耕耘了一辈子黑土地的双手铺开稿纸,开始了在这片“新土地”上的耕耘。

2011年,白玛云旦参与创作西藏首个农民自编自演的话剧《农奴泪》,讲述西藏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的农奴赤来多吉一家六口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农奴泪》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广泛关注。

将《今日克松》搬上舞台让白玛云旦再度圆梦。接下来他正策划着和朋友一起重游北京。32年过去了,他特别想去看看北京的新变化,这也许还能激发他新的创作灵感。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