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梦  
我的移民留学生活 -- 2012年温哥华港湾中文网有奖征文  
https://blog.creaders.net/u/652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BCbay征文
注册日期: 2012-07-25
访问总量: 136,14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再植的青松 ——音乐家钟少弘访
· 海外陪考实况+感受
· 裁员风暴到我家
· 混在McGill的日子
· 感恩节前话感恩
· 多族裔汇聚的洛杉矶
· 中国餐馆打工失败记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征文列表】
· 再植的青松 ——音乐家钟少弘访
· 海外陪考实况+感受
· 裁员风暴到我家
· 混在McGill的日子
· 感恩节前话感恩
· 多族裔汇聚的洛杉矶
· 中国餐馆打工失败记
· 发人人理
· 日出的港湾
· 噩梦醒来 阳光灿烂
【征文细则】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梦--移民留学
存档目录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一场造化一世缘份 我曾与众神相约温哥华
   

温哥华港湾(BCbay.com)有奖征文稿件

原题:我曾与众神相约温哥华/作者:荞麦儿

  刚来温哥华那会儿,认识一老乡,有一天,他召集一帮乡党聚会,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去摩门教学英语,并叮嘱不用在家吃早餐,因为那里有咖啡、点心任取;中午去灵岩山寺吃斋饭;之后,去附近农场摘蓝莓;晚饭呢,就给大伙儿安排在了一个基督教教会里参加周末聚餐。基督教荤素不拒,所以感觉中午吃得太清淡的同志,晚上可以放开吃点儿肉食。东奔西跑一天下来,除了耗点儿油费,一个子儿没花,还饱了口福。要知道,刚来那阵儿,大家都舍不得下馆子,除了卷款外逃的。那些发了横财的,自己胡吃海喝可以,但要请客,还是免了吧,又不是花公款,哪有那么舍得。

  到了晚上,大家茶足饭饱,都夸这位老乡组织能力强,他却自谦说,哪里,哪里,语言不好,不能在加国大展宏图,只能琢磨点儿资本主义社会的蝇头小利而已。老乡给我们当天活动的总结是:以唯物主义世界观,蹭资本主义各路神仙的饭,并顺带考察加拿大多元文化。我原来心里还有点儿惴惴不安,不知我们这样不分教派的吃法是否有损国格,丢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人的脸,经他这样一总结,也一下子感觉自己今天的行为还是很有意义的。只是估计让正义人士知道这事,又要写一篇《丑陋的中国人在温哥华》。

  其实不是我们有意要蹭饭,而是这些各路神仙的代言人都打开大门,摆上美食,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去蹭。列治文市的五号路,从北向南,一字儿排开去,有基督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锡克教,被誉为最具多元文化特色的一条街,我们私下都叫它“神仙街”。

  也拜访过很讲究的天主教堂。威严肃穆的教堂让人在一瞬间就产生敬畏感,音乐想起,鼻子发酸,也不知是触动了自己的哪处心事。其实不做文学女青年已经很多年,早已抛弃风花雪月无病呻吟自命不凡的假才女风格。为人妻为人母是一场人间烟火的修炼,再加上移民生活的千锤百炼,在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里,在神圣的十字架下,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让人脆弱、悽惶与感动,似乎终于找着一个可以安静渲泄无名情绪的机会。只是当看到身着黑袍的神父时,刚刚净化的心灵又俗了,因为发现神父帅得不行,不由想起了《荆棘鸟》里的拉尔夫神父,还有那个美丽又纠结的爱情故事。也许只有当神性与人性在一个肉体里纠结争战时,人生才有些许厚重的感觉吧。

  清真寺也去过一次,屋顶的弯月让我想起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还有芝麻开门的故事。那是儿时的记忆,清真寺于我,就像一场童话,美丽如月光,清新又遥远。

  现在想想,几年前在一起考察过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乡党,这几年也都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神仙路。那位有才的老乡,因为有“三高”,饮食需要偏素,所以最后就成了佛教徒。上次在路上遇见他,神清气爽,大肚腩全然没有了。其他乡党,有的随大流,入了基督教,虽然门派有所不同,有福音派,浸信会,长老派什么的,但一般都少不了周末聚餐,或者在家里搞家庭聚会,因此妻子们厨艺都长进不少。至于摩门教,我们中间是一个也没有加入的。听说摩门教实行多妻制,虽然做丈夫的有心要入,但妻子们却个个不肯同意。摩门教后来声明说,多妻制是以前,现在不搞了,让大家不要误会。但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这样好的传统他们怎么舍得废除,况且又是他们的神允许的,能不发扬光大乎?不过,也有做丈夫的不服气,嘀咕道,就你们这些娘们儿娇情,放在国内,一妻制又咋滴?这年头,做女人难,做中国的良家妇女更难,来了加拿大,看把你们能的!

  当然,也有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坦坦荡荡继续蹭各路神仙饭的。有两位乡党现今仍自称资深慕道友,常常在人家那里吃饱喝足后,就拉开架势,与人家展开辩论。吃了人家的,嘴还不软,非一般常人啊。一位乡党自嘲说,我就要是做一根搅屎棍棍,让他们知道毛主席是对的,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什么白白的恩典,那都是麻醉人的精神鸦片。不过,乡党对于传道从吃饭开始,却是很称赞的,说如果他回流,继续担任单位支部书记的话,也要以这种形式过组织生活,估计效果会更好。而且,这位乡党还一直鼓励他老婆受洗,因为他老婆更年期到了,常在家发无名火,动不动就河东狮吼。乡党看着教会里的那些太太们,一个个低眉顺眼,温文而雅,很是羡慕,心想,我改造不了你,就让神来改造你吧。谁知太太比他还硬,说,你别想把我往火坑里堆,你就是想让我受了洗,然后骑在我头上做威做福。乡党气得不行,上次跟我们唠叨,干脆鼓励她入佛教,剃度修行得了。

  其实,我还挺喜欢吃灵岩山寺的斋饭。虽然只是萝卜青菜豆腐,却做的花样百出,而且还能吃出肉感来。第一次去吃斋饭时,刚一进去,有点儿不知所措。厅里摆满了长条桌凳,大家排着长长的队自取斋食。墙上的大屏幕上当时正放映着某位大师的讲道。讲得什么,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只顾着品味斋饭了。对面墙上龙飞凤舞写着一些劝世良言,有一句我倒是记得,好像是说牛啊,马啊,都是吃素的,可是却很有劲。不过,孩子爸对这斋饭不感兴趣,去了一次,就不再想去了,说,萝卜,你就是把它做出花来,它还是萝卜,做人不吃肉,太没劲了。而我看到寺院里修行的尼姑姐姐们,一脸的菜色,再和教会里那些脸色红润的姐妹们一比,感觉做女人,也还是需要脂肪呵护的,所以也就顺夫意,不再坚持去吃斋饭了。

  远离父母与亲人,周末无处可去时,就会蹿去教会。好像每个教会都少不了厨房。我常去的教会,每周六晚上有聚餐,教会还提供免费学英语,学完后,又有饭吃。信徒们都是从家里各自带一个菜去,教会里每周也有轮流在厨房服侍的,负责另做一些菜。这样放在一起,就足够当晚一百多人取用了,此谓爱筵。来吃饭的人,除了教会里的信徒外,还有很多福音朋友。每个月会有一次家庭聚会,大概是二十来人左右,几家轮流转,也是自带美食,一起分享。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厨艺,换换口味,也不用彼此欠人情。当有新人受洗时,教会往往就会安排包饺子。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各显手艺,包出来的饺子形态各异,但对于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来说,这样的气氛,却是很温馨的。

  在教会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厨房,因为在那里服侍的姐妹们都有一手好厨艺,我跟着她们打下手,也学了不少手艺,现在我会做的几样甜点,也都是跟着这些姐妹们学的。厨房里有一位叫阿美的,是三十多年前从东南亚移民加拿大的老姐妹,开始我非常反感她整天吊着脸,我热心地要给她帮忙,却常被她拒出千里,甚至还被她赶出过厨房。但阿美是教会里厨艺最好的,所以,尽管她态度不好,我还是有机会就跟在她身后。后来混熟了,她对我也渐渐多了笑脸。我才慢慢知道,她几十年来一直是给别人家帮工做饭的。一个人拉扯大俩孩子,其辛苦可想而知。听别的姐妹说,阿美每周来教会给福音朋友做饭,而且自己掏钱买食材,做出来让大家吃。后来,阿美搬家了,来聚会不方便,但她还是会做了很丰盛的饭菜,让别人稍来,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吃。日后,我们也学着阿美,带去教会聚餐的饭菜,不要马虎,要认认真真做,哪怕是做给不认识的人吃,也一定要用心,因为有时施比受更有福。

  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尤其是从小受无神论教育长大,被鼓励相信与人斗与地斗与天公试比高是其乐无穷之事的斗民来说,意识形态是很容易随着肠胃转的。可能众神的代言人们也就是看到这一点,所以传道,就从请客吃饭开始吧。也许,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信的能让我们每天开开心心,吃得香,睡得好。只是因为有太多人,包括我自己,不能每天开开心心地吃得香,睡得好,所以才兴起了各路传道人。不过,神是应该喜欢看到我们每天开开心心吃喝,而不是争着吵着甚至打着要他的代言权。因为神爱我们,只因他是神,他因为爱所以爱。而凡有条件的爱,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定义过的痕迹。近日有本关于上帝之盒的书很受欢迎。作者教人把烦恼与担忧写在纸上,然后放进一个盒里,算是交托重担到一位大能的上帝手里。这个上帝不关乎宗教,只关乎对自己渺小卑微无法负担太多的承认,以及对冥冥之中神的信靠。也许,我与众神相约后所形成的信仰观最终就是这样一个交托与信靠吧。

  移民七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活在其中,又偶尔置身其外,站在别人搭的戏台下捧场,也冷眼旁观自己不尽人意的表演。生活,无论移民与否,总有一种冷幽默的感觉,让你常笑着哭,又哭着笑,尤其是这一场与众神相约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让我真诚地与自己过了一次招,这应该就是信仰的最基本前提吧。

  总有许多时候,当温哥华的某个夜幕降临,白天的喧闹与有关痛痒的鸡毛蒜皮隐去,当星辰闪烁,我与心中最后的神相约,会发现生命自有她的高贵与华丽,不关物质,不关情感是非,只是那一点内心的感动与宁静。当白天再次来临,或许仍是跌撞前行,但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还是挑着那副担子,养儿育女,并庆幸自己虽哭过闹过抑郁过绝望过,却依然如此平凡真实地活着,没有跳楼,也没有上吊。路漫漫其修远矣,成长是天天的事,一辈子的事,我们虽然一年年容颜渐老,但终究还需长大。

  感谢众神与我曾相约温哥华;感谢一路走来相互关怀的友人;感谢这一场造化,一个轮回,一次寄居,一世缘份。

温哥华港湾(BCbay.com)有奖征文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有奖征文请点击:http://www.bcbay.com/events/zw201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