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葡萄樹的枝子 |
|
耶穌說:常 在 我 里 面 的 , 我 也 常 在 他 里 面 , 這 人 就 多 結 果 子 |
|
|
|
|
|
|
|
|
|
|
|
|
| 關於光的思考 |
|
柏拉圖把人類設想成一個個囚徒,他們面對着囚洞的內壁,背向洞口,洞口有火光,並且有人借着火光做類似皮影戲一類的表演,把影像投到洞壁上。囚徒們只能看到壁上的皮影戲,不能回頭看到底究竟是怎麼回事。後來有一個人終於獲釋了,他轉過身來走向洞口時,才發現原來他一直在觀看的幻象不過是光的影像。柏拉圖認為那光是理性之光。
柏拉圖的這個人生比喻,也算是很貼切。我們活在世上,不知從哪裡來,不知到哪裡去。等我們最終“獲釋”了,我們終於可以“轉身走向洞口”了,也就是說我們跨越了死亡線,知道奈何橋的另一邊是怎樣時,我們卻不可以轉回去告訴仍在“囚禁”中的人:“你們以為真實的世界只是一出皮影戲”。
在這個比喻當中,關鍵的是那光,因為皮影戲是憑着那光才能有效果。關於那光的討論很多,甚至出了一個哲學家卡西爾,專門討論“神話之光和神話之鏡”,學問大了。只是我一想起哲學就頭疼,閣下如果願意,古狗一下,定有斬獲。
中國人跟西方人對光的認識是不一樣的。
老子說:“和其光,同其塵”,把光同化在塵之中,表示與世無爭。還有一個成語“韜光養晦”,更是要把光芒密封在劍鞘之內,不露聲色,等待時機。中國人知道光是有能力的好東西,但是認為光是可以被人操控的。
西方文化源於基督教,聖經說“神就是光”。這比較容易用來解釋上述柏拉圖的比喻:神才是本體的真相,其餘的不過是幻象。而且,根據聖經,確實有一個人死了又復活,他就是耶穌。
設想一下你就是那些囚徒中的一個,你整天看着牆壁上亂鬨鬨的投影,忽然有一個人從外面走進來告訴你:這些投影是光作用的結果。你會信他嗎?你可以選擇不信,繼續觀看投影而不知所云;或者你可以相信,慢慢地從雜亂當中看出些頭緒,從而讓你在“囚室”中更能忍受、甚至欣賞那些投影,因為你對有朝一日能轉身走向那光充滿信心和希望。
反正你不能轉身,信與不信都是你選擇。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