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50周年(《加拿大都市报》2013-11-29)
石夫
刚过去的11月22日,是美国总统肯尼迪1963年在德州达拉斯遇刺身亡50周年。奥巴马宣布当天為肯尼迪纪念日,美国公私机构与与住家纷纷降半旗,教堂鸣鐘,全国各地均有纪念活动。美国历史学家根据功绩为历届总统排座次,肯尼迪通常名列中上位置,地位不及林肯、罗斯福等功勋盖世的最伟大总统。但大多数美国人却认为,肯尼迪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显然这和他惨遭暗杀,英年早逝有莫大关系。
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同情悲剧英雄,中国有项羽,美国有肯尼迪。何况他当选时年仅43岁,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有为的总统。当然,肯尼迪影响力至今不衰,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太多其他因素。如出身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著名政治世家;遇刺真相扑朔迷离,阴谋论甚嚣尘上,迄今众说纷纭;妻子杰奎琳·肯尼迪是首位风靡世界的美国第一夫人;在新教主流的美国,他是唯一的天主教总统;他的弟弟罗伯特1968年竞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时,也遇刺身亡,所谓“肯尼迪家族诅咒”挥之不去,等等。
他实际在位仅2年10个月零2天。这么短的时间,如果仅靠悲情和家世而全无作为,他不可能为自己挣得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他的历史功业,大概非古巴导弹危机莫属了。这场美苏冷战史上最危险的对峙事件,从1962年10月14日爆发,到10月28日结束,前后只有14天,却因差点触发核子大战而震动历史。
危机的背景是,美国从1959年开始,分别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署了30枚和15枚对准苏联的核导弹。1962年,赫鲁晓夫领导的苏联,也在古巴部署了几十枚瞄准美国的核导弹。美国发现后,肯尼迪宣布美军封锁古巴,迫令赫鲁晓夫撤走导弹。后者表示苏联可以撤走导弹,但美国也必须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并保证不入侵古巴。最后双方各自撤走部署在古巴、土耳其、意大利的导弹,危机可以说圆满解决。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都表现出政治家的成熟理智。本该年轻气盛的肯尼迪,力压军方和国会强大的动武要求;老谋深算的赫鲁晓夫深知苏联国力居下风,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说到底,他们都知道核大战无胜利者的道理,明智地解决了这场大危机。当时美国的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轮流值班,24小时在天上转。有4艘苏联核潜艇潜伏在古巴水域,美国海军曾对其中一艘携带有核鱼雷的潜艇,投掷无杀伤力的警告性深水炸弹。形势的确一触即发。
苏联作为实力劣势的一方,礼让美国秘密撤走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核导弹,还在公海揭开运输舰上的篷布,让美舰看到撤回苏联的导弹。赫鲁晓夫不计较面子,既消除了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威胁,还保障了盟友古巴的安全。但毛共抓住美舰检查一事,在中国国内大肆宣传赫鲁晓夫先是“冒险主义”对美搞“核讹诈”,后是“投降主义”,在美帝面前一败涂地等等。从此古巴危机成了毛共抹黑赫鲁晓夫的一大经典宣传品。
但野心大实力小的毛泽东,当时根本没有资格坐上苏联、美国玩的世界级牌桌。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经过古巴导弹危机,深切认识到危机管控的重要性。于是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建立了著名的美苏热线电话,双方都竭力避免冷战转化成核大战。可见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至少知道珍惜人类生命,草菅人命的毛泽东有什么资格骂“美帝”肯尼迪,批“苏修”赫鲁晓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