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出生都帶有天生的使命和運數,無論是什麼。這點在我們的人生過程中會逐漸地揭開面紗。這是各人的天命,不受控制,不易改變,只能接受。
*有緣誕生在某戶人家,便帶上了這個家族特殊的遺傳和生活方式。遺傳在此生也無法控制和改變,只有接受。
*天命,遺傳,家族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與外界的交往所帶來的影響和改變,成就我們獨特的個性(personality). 其中,可以調節改善的是我們的價值觀/思想/行為,生活方式及怎樣與外界交往。
*教育指導是以幫助調節個性。完全不管順其自然自生自滅與管得太多事無巨細強求都是極端。前一種有的人走得出來有的人走不出,而後一種妄想改變本性(天命與遺傳)就是違背天道了。
*自然的方式就是指導生存,活好,做個有原則的人的方向和方法。
*怎樣協調平衡自己的個性與這個社會(自然的,人文的)的“生活”之道?
*社會交往的方向方法。自己想要在與人和社會的交往中得到什麼? 為了這個目標用什麼樣的方式交往最好?
*潛能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各種潛能,其中有的潛能強有的較弱,有的好有的不好,但是雙刃劍。“好”意味着對己對人對自然對社會有益,而“不好”是與之對抗傷己傷人傷害自然和社會。這就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怎樣促進“好/強”的潛能的發展利用,誘發“好/弱”的潛能,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目標? 又怎樣壓制磨平那些“不好”的潛能呢?
*在這裡,“強”與“弱”是相對的互補的。有這個優勢,就會伴隨着這個個性的弱勢,所以說是雙刃劍。所以說要有意識地儘量發揮這個優勢,同時儘量協調平衡與之相關的弱勢,結合自己的喜好,參考更健康的生活指南,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儘量避免毫無防範地衝動或隨便(proactive vs reactive)。
*平衡,是我認為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己對人上,不要想或走極端。可以把極端的想法和做法放到創新上去,放到應該的可以放的地方去。了解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使用什麼價值觀。在任何衝突前,都思考一下是否值得走極端。
*執着與執念,是“執”的雙刃劍。前者執着於自己的夢想,執着於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而凡事都執着,堅持己意,不願不會調節,就變成執念,有強求之意,尤其是當分不清什麼是值得執着的什麼不是,因此耗費時間,精力和錢財去煩惱。如果不是最重要需要堅持的,退後一步天地寬,何苦自尋煩惱?! 所以,執念,要用到值得“執”的地方,比如發明創造,打破記錄等。而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不值得“執”。知道哪些要“執”,哪些要“放”,哪些“可換”,哪些“不能隨便換”,哪些要無條件地接受,哪些不能改善才接受,哪些要努力去改善。
*重點是要弄清楚自己的潛能,結合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去發展壯大那些強的符合價值觀的潛能,誘發學習改善那些弱的但必須的潛能。自己沒有的但需要用來實現理想和目標的,尋求幫助及互補。而以上又是互相影響產生新的東西的。
*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 理想是什麼? 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古今中外的“傑出”人才(無論“好”“壞”)都有很與眾不同的特點。每個人都有人性與魔性,有善惡and in between。激發,培育,弘揚人性,向善的人品和原則,而抿滅,磨平,淡化,壓制魔性,向惡的德性。激發善,壓滅惡是教導的根本。對己對人如此,千萬不要隨意引發自己或別人心中的惡性和魔性。
*了解這個社會/傳統是什麼樣的? 這個社會的“生活之道”是什麼? 自己什麼符合? 什麼不符合? 不符合這個社會所崇尚的價值觀就是自己的錯嗎? 結合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怎麼做會更好? 自己需要堅持什麼? 融合什麼?
*了解自己的部分遺傳與生活方式,自己與人及社會環境交往的方式及想法(interaction)而引出的情感和行為。因此來了解自己的個性,價值觀,潛能(強弱好壞),技能。了解自己想要什麼?(理想和目標) 怎麼去實現? 需要什麼資源? 並隨着自己人生的展開,來逐漸了解自己的天命。
*問自己三個問題: 喜歡什麼? 能做什麼? 怎麼與實際協調?
*每個人都是這個自然人文歷史長河中重要的一環! 誰知道我們的先祖為我們做了些什麼,而我們也有可能產生出未來可以改變世界和歷史的重要人物。
*從身心靈(身體,思維,情感,行為,社交,靈魂,環境)等方面來了解自己,作為現在的起點,走向哪? 朝着什麼樣的理想和目的地努力? 需要搭什麼樣的車? 怎麼搭? 怎麼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