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品文集《美国往事》后记
文/楚寒
对美国历史的兴趣留存心间,已经有很多年了。 这种历久不衰的喜好,自年少时起就那样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发芽,日渐生长,时至今日终于披上绿叶,开花结果。 那片东西濒洋、三面环海的新大陆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一直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滋漫着,在我多少个忧愤和绝望的夜半时分给我以慰藉,以至于我熟悉那片土地上久远以前的故事,宛若熟悉自己的身体气味一般。 具体而言,我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始于中学时代。那时候,杂七杂八地读了不少这方面的课外书,基本上是逮到哪本读哪本。它们,成了我对抗学校里政治课本的精神资源。 但真正系统地研读美国史,从学术立场去精读这类史料和论著,是在二00四年冬读研期间。 当时,在准备法理学(法哲学)的课程论文时,我在一大堆主要由欧洲哲学家(古希腊、古罗马、英、法、荷、德、意等)组成的备选课题中,单单选择了美国独立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托马斯·潘恩,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史。 但是,在那段日子里,并没有动过想写一本书的念头。心里只想着好好地把论文写出来,此外,再随兴写一点学术随笔。 起念将阅读美国史的心得专门写出一本书,是到了二零一二年春撰写《晨光》一文时。
在那篇逾两万六千字的长文中,我将“新大陆”单独列为一节。文中,接连写了富兰克林、潘恩、斯托夫人、林肯、马丁·路德·金等历史人物,还写了美国十八、十九世纪的废奴运动史和二十世纪中叶的民权运动史。这一节总共写了五千多字,对于一篇散文或人文随笔的一小节来说,篇幅并不算短了,可脱稿后我仍是觉得意犹未尽。 在撰写那篇长文的过程中,以前阅读美国史的热情再度被唤醒,留存心底多年的述说激情也骤然被引发。于是,便想要通过更长更厚重的篇幅去涂抹,去下笔。 在那种热情和激情的驱使下,我构思了几部文学类作品。 其中的一部,是以文学表现手法写一个美国早期独立建国史的系列,就是这本书了。 从二零一二年六月中旬正式动笔,我从自己早已谙熟的潘恩的故事开始写起,接下来写杰斐逊的故事,写独立宣言的故事,写乔治·华盛顿的故事,一直写到最后一位去世的美国开国之父詹姆斯·麦迪逊的故事,断断续续地写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今年初秋,完成了这场步履艰难的文字长途跋涉。 走了这一趟文字之旅,穿梭在案头堆成小山似的史料丛中,我时常觉得胸中涌动着历史长河的浩荡波流。 这于我,是一段重温历史、寻索先贤踪迹的精神历程。 我为自己终能用文学的眼光,去探访人类争取自由史上这一页正大煌煌的历史篇章,而感到快慰。 这本《美国往事》,是我以文学形式系统地回溯美国历史的首次尝试。今后,我还会用笔继续往前走。 作为一个文学写作者,我力求将语言的隽美与融畅显现在纸上,哪怕在写作过程中要经历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并因此耗费了难以言表的艰辛;作为一个历史叙述者,我力争自己笔下呈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还有故事为什么会这样发生、演进、收场。当然,还有我极为在乎的人文关怀、价值坚守。 当年,沉迷于泛读各种类型的历史书籍,只是觉得有趣,并不是为了研究学问,也不是为了撰写文章,加上少年时代的苦闷和压抑需要向书本寻求精神上的支援,寻找一方自由的乡土。 可是后来,我越来越明白,谦卑和感恩,宽容和反思,还有一颗敬畏之心,才是面对历史最应该持有的态度。 如今,回眸消逝在时光深处的历史,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往事,有幸能够清醒地端详它,热忱地书写它,我终于相信自己是一个幸福者,并且执着地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对历史的敬意。
写于二零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十一月一日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改于二零二三年二月
注:历史作品文集《美国往事》,楚寒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张:13.5,字数:233千字。
附:历史文学作品《美国往事》目录 自序:历史的光泽 挂冠求去品自高——华盛顿的两度交权 如椽大笔写春秋——潘恩的慷慨悲歌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 底层之子铸伟业——汉密尔顿政治生涯二三事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 耄耋老翁仍少年——富兰克林晚年参与签署的三份法案文件的始末 身虽羸弱志气昂——詹姆斯·麦迪逊的立法行迹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