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与古代文豪的比较 李杜苏辛,就是子瞻与润之最为相似。子瞻诗词书画古文,样样皆精,样样又不十分用力,作词不被音律束缚,全凭天才喷涌。有“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象。苏与毛都旷达,只是苏消极。而毛作为开天辟地的胜利者,他的诗词表现的旷达更积极,更自信,更热情,更令人神往,因此更有感染力。毛稍胜。 苏东坡是亦诗亦词,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理趣的:苏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有“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哲理的:苏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毛有“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自然隽永的:苏有“春江水暖鸭先知”。毛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想念妻子的:苏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毛有“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规劝的:苏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毛有“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思索人生真谛的:苏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毛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豁达人生的:苏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毛有“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叙事的:苏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毛有“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怀古的:苏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潇洒的:苏有“谈笑间,强虏飞灰湮灭”。毛有“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讴歌的:苏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毛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排山倒海的:苏有“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毛有“横扫千军如卷席”。 咏物的:苏有“似花还似非花”。毛有“梅花欢喜漫天雪”。 豪爽的:苏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毛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旷达的:苏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毛没有消极逃避的思想,遇到逆境,毛是“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而辛幼安无诗(不入宋诗一百首),词洋洋洒洒六百余首,是词中老杜,佳句佳篇极多,且都是人间词,不像坡翁的神仙诗。辛词风格多样,均有极高成就(李杜苏辛,药某最爱稼轩),但以豪放为本色。所以就单选一些豪放的名句。幼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是李杜苏辛中唯一像毛泽东一样文武双全的人。也是唯一正面描写战争的人,更是对军旅描画最真实的人,私以为比毛的还好(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极好,可堪匹敌)。但他的作战经历偏狭,无法施展抱负。像毛的“七百里驱十五日”,“十万工农下吉安”,“二十万军重入赣(蒋军)烽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样的大英雄大场景辛是不可能经历的。因此在作品上也是各有所长。 感慨大历史的:辛有“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毛有“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理想的英雄:辛有“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有“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雄心万丈的:辛有“倚天万里须长剑”。毛有“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安得倚天抽宝剑”。 登临寄意的:辛有“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毛有“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鼓励进取的:辛有“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毛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坚定信念的:辛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毛有“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描绘战争的:辛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毛有“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英雄虎胆的:辛有“壮岁旌旗擁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毛有“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气壮山河的:辛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毛有“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无奈的:辛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毛有“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壮志难酬的:辛有“却将万字平虏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反之,毛有绝不言败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插评:“乱”字真好)。 叹兴亡的:辛有“玉环飞燕皆尘土”。毛有“萧瑟秋风今又是”。 我这里不是想刻意营造一个“三英战吕布”的场面,李杜苏辛,各人都有各人的广大粉丝群。我是想指出毛泽东的诗词所展现的艺术才华是非常全面的。太白的“仙”,子美的“郁”,子瞻的“旷”和幼安的“豪”在毛泽东的诗词里都有追配前人的体现。反过来,由于毛的时代和他个人的特殊经历,毛泽东诗词却有李杜苏辛都没有的新意境,和与其相配的名句。 这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了毛所有的诗篇。毛从不屈服于逆境,甚至在他被迫害,夺权,又身患重病时,在拼死打下的地盘却被别人轻易葬送了的时候,他写的居然还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你我如果发现工钱拿得比别人少了都不会有这心情了吧?)在国家被孤立时,他写的是“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他没有对历史大人物的期盼,既不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也不幻想“致君尧舜上”。更不想“为君笑谈尽胡沙”。他的力量来自“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他是永远的胜利者,所以“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因此他既是自豪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又是谦虚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试问,这样的诗歌,难道不是民族骨气的高扬,民族魂魄的升华吗?以它来代表中国精神不是很恰当吗?by历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