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 不屑韬光养晦
毛泽东为什么从来不搞韬光养晦 by:而今我谓昆仑A 2023/01/30
韬光养晦是一个强敌当前,自我矮化、欺骗对手的谋略。在我国历史上,成功运用这一谋略而转败为胜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三国演义中寄身曹操篱下的刘备,春秋时期即将灭国的吴国君王夫差,就是善用此计的佼佼者,他们并因此而躲过了灭顶之灾,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千古美谈。
但是,对于深谙历史而又几度深陷困境的毛泽东来说,虽然他深深知道韬光养晦之谋略,但却从来不屑运用。在走向革命成功的道路上,在面对各种严峻困难和虎狼环伺的时候,他从来是正大光明的存在,器宇轩昂的接招,浩然正气的化解,从来不用阴招,不搞韬光养晦。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如此。当时,尽管“敌军围困万千重”,但毛泽东“我自岿然不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有的是办法粉碎敌人的扫荡与围剿,决不用韬光养晦这一招。
在延安革命斗争时期,他也是如此,尽管粮食弹药危机重重。他坚信“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他坚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他的领导下,生生把领导机关变成生产大工厂,把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硕果累累的大江南,使得人军队丰衣足食,不断壮大不断发展。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蒋介石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迎风飘扬,映红了抗日斗争的半边天。
在历史上,如果说共产党最该使用韬光养晦的一次,就是刚刚建国之初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那场战争双方的实力何等悬殊啊!敌大的强大震惊国人。不用说一般人,就是统兵百万的“战神”林彪都畏惧三分,不主张出兵朝鲜,避免与美国侵略者殊死一搏。那个时候,如果毛泽东说一句算了吧,忍了吧,我们韬光养晦,从长计议,相信没有人不举手赞同。但是千古巨人毛泽东,“敢同恶魔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在那个关系到中国历史走向和中国人民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决然大手一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出兵亮剑!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八国联军输了,志愿军赢了,毛泽东赢了,中国人民赢了!
不用再说别的,就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吧,毛泽东也丝毫不收敛他的豪气、霸气。在北京机场,毛泽东为尼克松准备的礼物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巨幅红色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就是这样,尼克松对毛泽东照样毕恭毕敬,一点都不敢做大,哪里用得着毛泽东使用韬光养晦的谋略,来奉承和讨好他们呢 !
毛泽东不喜欢韬光养晦,可能与毛泽东的志向理想有关。因为他坚信马列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信邪不压正,坚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坚信人民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他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是消灭私有制,是消灭一切压迫者和剥削者,是打倒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因而他不会向敌人低头,不会与敌人妥协,更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与危险放下身段故意装死做小而谋求生路。
毛泽东不喜欢韬光养晦,可能与毛泽东的脾气性格有关。毛泽东一生浩然正气,光明磊落,他对组织从来不说假话,也从来不说欺骗战友和欺骗人民的假话。特别是他的晚年,更是特别强调全党同志不要做赫鲁晓夫那样的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无论从毛泽东宁折不弯的性格看,还是从他坚定不移的信仰看,都决定了毛泽东不会把韬光养晦作为自己的政治谋略。
毛泽东不喜欢韬光养晦,还在于毛泽东对这个谋略十分了解。他深深知道,韬光养晦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个谋略不仅可以迷惑敌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须放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立场和脸面。因为你不放弃自己的立场,敌人就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与你握手言欢,允许你和他同起同坐:不放下自己的脸面,故意做小,卑躬屈膝,敌人就不会相信你是真心臣服于他。而这个代价,革命者是承受不起的,也是革命的理想和革命原则决不允许的。
最后一句话,韬光养晦,不是毛泽东不懂,而是毛泽东不屑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