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张西的博客  
作家,主要作品:《海外剩女》《爱别离》《国家荣誉》等  
我的名片
张西
注册日期: 2016-02-19
访问总量: 302,5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二: 纽伯里街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二: 即兴悼词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一: 扯谎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冬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九: 越战老兵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八: 新泽西乡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七: 婚姻难民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海外剩女】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二: 纽伯里街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二: 即兴悼词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一: 扯谎
· 海外剩女连载之四十:冬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九: 越战老兵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八: 新泽西乡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七: 婚姻难民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六: “按摩男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五:飞虎队员
· 海外剩女连载之三十四: “贞操男
存档目录
09/01/2016 - 09/30/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沈筱敏博士:独立女人的份量
   

  读完张西的小说《海外剩女》,很震撼。它罕见地展示了中国当代中青年妇女远嫁美国,并进行重新自我塑造的过程。故事生动,可圈可点,具有崭新的时代视角,呼喊出这个群体的时代最强音!

  这本书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它的研究主体,聚焦在将人生延伸到海外的中国单身中青年知识妇女,寻找新的人生起点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个人情感归宿和职业重新定位反映出来。三位“剩女”,在美国留学,恋爱,结婚,求职生存并扎根,令人深思。小说并没有直接讨论为什么她们选择到美国来的社会原因,但是,三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种种个人原因,离婚未婚的,单着到了美国,不约而同地通过网恋展开了情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种种文化冲突,她们了解并接纳了美国不同人群的经济社会心理状况,进而对自己重新塑造。箐喆,一位从来没有恋爱,被母亲“望女成凤”的压力而驱使的女博士,不仅在性爱与“失贞”的享受与失落中,开始体验真正爱情滋味,而且,通过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果断放弃生物博士学位,转而改读更加实用的老人护理医疗专业硕士;从事保健医疗研究的粟秋,将国内的前夫让给了“小三”,离婚到了美国,一边寻找职业机会,一边享受美国的包容文化,终于在一番仔细体验之后,选择一位普通而质朴的美国人为未婚夫,翻开了她脚踏实地的人生新篇章;早年留学美国的茹欣媛是一位已经嫁到美国并且离婚继续单着的女性,她勤奋积极,敢于冒险,敢于抗争,从争取移民的合法地位,到争取创业机会,凭借美国经济危机和中国移民潮之机,大胆投入房地产和实体,很快完成了“美国梦”的原始积累,是三人中美国阅历最长的单身女性。她从容而真实地经营着结婚与离婚,恋爱与失恋,苦涩也罢,甜蜜也罢,依然一如既往地经营自己,不抱怨不放弃,继续向前。三位女性,在不同的程度上,困惑着挣扎着醒悟着行动着,性格鲜明,值得现代女性,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发展的中国女性,认真阅读思考。

  掩卷而思,我不禁问:“剩女”的定义是什么?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剩女”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儿?急于恨嫁的“剩女群”到了美国该怎么办?我们把“剩女”产生的原因略作探讨, “剩女”---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得不到传统婚恋观上的认同,被视为异类---我们姑且留给社会学者继续讨论分析。但是,“剩女”的产生与存在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至少可以从个人成长上评上一笔:未婚而剩,或者离婚而剩;剩与不剩,以及剩与不剩之间的转化,是一个永远的无穷变化的过程,每一段都是一个女人人生进步的记录,是好事,是积极的阅历。今天你挖空心思去配对,就算是暂时满足了现在,也满足不了变化莫测的发展曲线。所以,人生是一场历史的演进,剩与不剩只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多转了几份工作,多上了几所大学,多挣了不同职业来路的银子。回归地看,每一场动静都是有意义的;我个人赞成,只要是活体,有思维的,有情感认知的健康男女,都应当在剩与不剩的过程中磨砺成长。接受这种观点,就少了依靠他人的幻想,多了独立生存的务实;少了被他人挑剔的怨气 ,多了我行我素的快乐。剩的时候与不剩的时候,都快乐着。所以,剩或不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健康的婚恋快乐观。

  而回答急于恨嫁的“剩女”们到了美国怎么办,我觉得有几步思考过程。

  第一步,“剩女”们审视一下,爱情婚姻在你们的人生中占多大的位置?你是为社会活着,为父母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很多女人背着很重的包袱,活在别人的期望值里。我个人认为,女人不要为社会为父母为孩子活着,更不要为爱情献身,活出自己的精彩最重要;爱情只是这个制造精彩的过程中的衍生品,而不是最终目的。“爱自己的女人最可爱”就是这个道理。所谓“为自己而活着”,不是忽略你的身边人而自私自利——仁慈友善温柔,是我们对待任何一个人的基础品质。但是,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你的爱人友人家人带来的。互相影响的过程中才有精彩,一旦精彩的部分消失或转化为消极被动的力量,就是时候考虑退场了。所以,人生有进退,懂得退的人,就懂得规避消极力量,进步的尺度也大一些 。

  第二步,“剩女”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婚姻观,是不是还停留在传统婚恋观里,一味寻找“高大帅”?在中国,女生一定要找比自己强的,男生一定要比自己年轻的,导致了一个失落的“剩女”队伍。相比之下,整个西方世界没有“剩女”一说。单身,或者单身父母,不过是种种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在西方,年龄不是婚姻的理由。这种对比,是不是值得“剩女”们反思自己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呢?

  第三步,到美国的中国“剩女”们,要适应美国的婚恋文化,也有一个过程。仅有良好的教育和职业素质是不够的,还应当更新婚恋观念,为什么呢?第一,如果你一味局限于华人世界,寻找与你来自中国的男生,你会依然失望,因为你找的,还是相同的文化,只不过是地点变了。第二,如果你不进入美国社会,你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所谓真正的提高,实际上是脱胎换骨的一个精神蜕变过程――从熟悉到适应到参与这个文化的流向;很多人用“主流社会”这个词,那是一个充满了教育、经济、法律,道德构架的概念,如果你在这个体系中建立了自己的位置,意味着你与这个文化互融了。加州硅谷的中国男女的社交生活只是局限于华人世界,一边工作,一边买车买房,成家立业,生活在缩影的中国圈里,多多少少忽略了对美国文化的渗透。我们也应当对“剩男”问题有所研究。男生融入美国社会的机会有所不同——亚洲男性不如亚洲女性在婚恋市场受欢迎,多数只得从国内寻找配偶。我觉得,西方婚恋观对中国大龄男生的挑战变得更加复杂了。希望我们同时也研究一下“剩男”的问题,可能对认识和解决“剩女”问题有帮助。

  来到美国的“剩女”们,当你们庆幸逃离了“逼嫁”,“潜规则”,“小团体利益”等不利于女生择偶或者职场发展的时候,你们想过美国等待你们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当你逃离到下一站时,在下面一个社会里怎样活得精彩? 与老一代移民相比,当今“剩女”生存的起点高,即便暂时打破了原有的职业地位,但短期依靠积累,也可以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段;然而,职业的风险是存在的。一旦职业断链,你的立足之地就需要长时间的修筑,如继续求学或者转行;这段时间里,你就只能混在学生世界,华人世界漂流,走不进主流社会,当然,你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份量就轻微多了。我亲眼见过很多国内来的优秀女人即便嫁出去了,却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如唱民歌的歌唱家,反复唱着华语的成名曲,一阵掌声过后,就是长久的沉寂。所以,你们必须尽快找到赖以生存的职业。

  “剩女”们,到了美国,就不要抱怨!你不是在已有的系统选择你要的东西——每个系统都不是为你而设计的,抱怨只会耽误自己!你只能适应并调整自己,然后创造自己。人人都是老百姓,但是老百姓有不同的当法——消极或积极。积极的老百姓,这个社会将机会给他们开放。所以,怀有积极心态准备迎接新的挑战的新移民,一定会改变自己也改变这个世界。我看见有些美国人,从心里恐惧中国人抢他们的机会,又不得不敬佩他们起点高,脑子好,反应快,胆子大,不断寻求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步一个阶梯——有时我们出现在某个场合,谈判的环境就发生了积极变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脸上,写着“我是中国人”的标签,在美国人看来,有实力,懂规则,愿意承担风险,赚得起输得起,按美国文化办事的中国人,是理想的合伙人。最后,我不得不感叹,“剩女”们,你们的机会来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社会的阶梯为你们展开了,越来越高。所以,“剩女”这个词,将随着你们在美国的成长被淘汰--只有拥抱这个社会,才能拥抱你的爱人;只有被这个社会拥抱,才能被你的爱人拥抱!“剩女”不缺爱情,“剩女”不缺婚姻。

  个人介绍:沈筱敏,现居加州旧金山,独立投资顾问

  沈筱敏女士拥有金融学硕士学位和商业管理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长江证券和美国大通银行。早年短暂留学美国,研究人口学。回国十八年间,经历了国内改革开放的精彩岁月,从政府辗转到私有部门,商界辗转到学界;2004年移民美国,再次经历从学校到职业的生存起步,当美国经济危机和中国移民潮来临时,毅然离开银行“铁饭碗”,成为独立投资人。她的成功告白是,“婚姻并没有给我人生的价值,然而,勤奋却成就了我的自豪感,我从美国人羡慕的眼光里看到独立女人的份量。”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