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文化視角的博客  
通過文化的角度來看世界  
我的名片
文化視角
註冊日期: 2015-09-16
訪問總量: 102,219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英法聯軍為何也要在南海展開自由
· “挑戰和質疑權威”是阻礙創新的
· 華人子女如何在離開校園後繼續成
· 美國已拉開犧牲台灣的序幕
· 佛州中學生的控槍運動可成為星星
· 電影《芳華》所反映出的民族局限
· 從十九大報告看中國話語權的任重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我的日誌】
· 英法聯軍為何也要在南海展開自由
· “挑戰和質疑權威”是阻礙創新的
· 華人子女如何在離開校園後繼續成
· 美國已拉開犧牲台灣的序幕
· 佛州中學生的控槍運動可成為星星
· 電影《芳華》所反映出的民族局限
· 從十九大報告看中國話語權的任重
· 民眾的政治熱情導致美國禁槍難
· 中國足球上不去的真正原因
· 中國的無現金社會不會被美國接受
存檔目錄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09/01/2015 - 09/30/2015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命運(1)
   

一.前言

中國的崛起被國際社會視為是二十一世紀最重大的事件之一[1]。隨着中國在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領域實力的不斷增強,已習慣於在國際事務中處於支配地位的西方深深感受到這一來自東方的挑戰。伴隨着對世界現有秩序及國際社會未來發展方向的憂慮,西方在不斷地自問,“西方已經失去了它的優勢了嗎?”,“西方是否已從頂點開始衰落?”[2]。與此同時,“中國威脅論”也開始在西方世界蔓延開來。

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學者們認為他們應該從歷史中尋求答案[3] 。因為如果人 們能夠搞清楚,自十六世紀初(1500)以來,來自歐亞大陸西端的幾個小國是如何超越人口眾多並更為先進的東方帝國,進而在世界上占有主導地位,則西方就可由此得到啟示以應對當前來自中國的挑戰。在這個背景之下,“西方在歷史上為什麼會領先?”成為西方社會的精英和學者們所關注的熱點。人們紛紛著書立說,提出各種不同的觀點,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世界歷史的了解。

然而,儘管人們在這個領域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問題的答案仍有待於進一步的探索。譬如,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是因為儒家傳統使得中國社會變得非常的保守,而猶太教和基督教則對歐洲科技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但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科技革命仍處在萌芽狀態之時,伽利略根據其精確的天文觀察支持並傳播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這一新的理論,對羅馬教廷由“地心說”所建立起來的一整套神學理論產生了具有顛覆性的衝擊,並由此遭到了教廷的無情打擊,連帶着哥白尼的著作也被教廷列為禁書。由此可見,這種認為基督教對科技發展有積極作用的觀點並不能令人信服[4]。其次,中國歷史上曾經在科技領域大幅領先西方,說明中國文化中確有對科技發展起積極作用的因素。

此外,近年來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一種觀點認為地理位置和環境是西方在歷史上超越中國的主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例如戴蒙德(Jared Diamond)認為縱橫的山脈和湍急的河流把歐洲割裂開來,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也因此激發了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 進而推動了科學和工業革命的誕生和成長。而中國幅員遼闊,地勢相對平坦,使得歷史上強勢的一方得以擊敗   各路英豪而實現統一。而統一和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則阻礙了競爭,進而阻礙了科技的發展 [4],[5]  但是放眼今日,地理位置和環境基本上沒有改變,而地理上仍然處於被分割的歐洲則一直在努力推動其一體化的進程,同時在實力上已落後於幅員遼闊的單一國家美國。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如政治制度,經濟政策,科學技術,等等)來解釋美國的領先,但如果認為其所具有的地理優勢是決定性的因素則不僅和戴蒙德的觀點相左,而且也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同樣,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中國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強勢崛起,幾億人脫貧,中產階級隊伍飛速壯大,很多方面已超越歐洲和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而中國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2010年出版的《為什麼現在是西方在主宰世界?》 (Why the West Rules – For Now) 在學界和社會上引起了轟動。 作者莫里斯(Ian Morris)將視野擴展到人類近一萬五千年的發展史[6],並根據大量的數據建立了一個描述歷史發展的“社會發展指數”。莫里斯的工作對人類了解自身發展的歷程極具價值,但同時也引起學界激烈的爭論[7]。譬如,爭論的焦點之一在於一個單一的社會指數是否能夠有效地解釋和描述跨越一萬多年包含不同時代和不同文化的歷史。

引人注目的是,莫里斯也認為地理因素是西方在歷史上超越東方的根本原因。但和戴蒙德不同的是,莫利斯認為地理因素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可變的。譬如,地下的煤礦對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人們毫無意義,但對兩百多年前的人們則意義重大。他認為,歐洲人由於一直傾慕東方的繁榮和富裕,決定奔赴東方以期進行交易  ,不料卻誤撞到美洲,由此將廣闊的大西洋變成了收集財富的幹道。而面對浩瀚和未知的太平洋,中國這個東方帝國南下印度洋才更有利可圖。如此來看,地理位置無論如何都會使得西方先一步到達美洲,由此開始了主導世界的前奏。十七世紀初開始,新興的大西洋經濟給歐洲帶來了新的問題,西方為解決這些問題所做的努力促成了科技與工業革命。幾百年下來使得創造性的思維成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莫里斯認為人類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遠低於地理因素。因為任何歷史人物的作用不過是加速或減緩了歷史的進程,但無法改變歷史前進的方向。不僅僅是在政治領域,在科技領域也是如此。例如,如果沒有瓦特,同時代很多的競爭者也會很快發明蒸汽機。格雷(Elisha Gray)甚至和貝爾在同一天申請了自己的電話專利。所以說,電話技術無論如何都會面世。莫里斯進一步認為,不同文化對歷史的影響也是有限的,因為如果我們回顧人類過去五千年的歷史,你會發現東西方發展的進程總體來講是非常相似的。不同的文化在歷史的不同階段也只不過是起到加速或減緩歷史進程的作用[8]

誠然,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莫里斯是對的。過去的五百年在歷史長河中是短暫的。五百年前歐洲的變遷加速了歐洲歷史的進程,而中國的文化使我們前進的步伐慢了下來。但是五百年前發生的事件對生活在今日的人們有着深遠和重大的影響。我們今天真正需要理解的,也是人們關注的熱點恰恰是為什麼五百年前歐洲產生了加速歷史進程的變化,而我們則延緩了自己的進程以至落後了。為什麼瓦特和貝爾出現在歐洲而不是中國?莫里斯贊同這樣的看法,亦即當時整個東方的文化更加趨於保守,而西方的文化變得更為外向和對外擴張,由此造成了西方的領先。如此,進一步的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五百年前西方文化更為外向而中國的文化更為保守?也就是說,過去五百年中不同文化如何影響歷史的的進程是我們今天所真正關注的,因為它將影響未來的幾百年。例如,哥倫布跨越大西洋去探險,其船隊和鄭和的船隊相比猶如是小舢板。從技術上來講,鄭和的船隊先於哥倫布近一百年去跨越太平洋而到達彼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關鍵在於心態。哥倫布是跨越未知的大西洋去探索和東方的貿易機會[9],鄭和則是踏上早已熟知的航線去睦鄰(實則是以示中國之富強),也因此不會關注太平洋對岸未知的世界。而心態則和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化因素或許要比地理因素更為重要。而關注歷史長河的莫里斯對當今人們關注的熱點沒有給出答案。

佛格森(Niall Ferguson)的《文明》一書(Civilization – The West and the Rest)是西方學者另一部引起廣泛關注的有關西方在歷史上為何領先的專著。佛格森認為,西方之所以在歷史上領先是因為他們在六大領域裡取得了突破,即在競爭意識,科學,私有制,醫學,消費觀念及職業道德等領域的發展使得西方超越了中國。這本書採用大量殷實的歷史資料為西方文化的演變做了清晰的注釋,使得我們能夠更為深入和準確地了解歐洲歷史事件的過程和意義。但是,需要進一步回答的,也是當今人們真正關注的熱點是,為什麼這六大突破沒有發生在當時處於領先地位的東方帝國中國,而是發生在災難頻發的歐洲?

值得指出的是,在當前尋求問題答案的研究過程中,西方學者的視線基本上關注於歐洲歷史和文化是如何演變和發展並使其超越中國。但是,問題的另一方面同等重要,即五百年前,中國歷史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或為什麼沒有發生應有的變化,使得在科技上一度領先的東方帝國被西方超越了,而這也正是長期懸而未解的“李約瑟難題”。

中華民族史無前例的復興,中國國家實力的不斷壯大,使得很多人對中國的前途充滿着希望和信心。儘管中國在很多領域,尤其是在需要創新意識的科技領域仍然明顯地落後於西方。  但是普遍的看法是,假以時日,中國在科技領域裡一定會趕上和超越西方。這種看法自然是基於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在各個方面飛速發展的歷程和事實,亦即由過去的經歷來預測未來。需要指出的是,正如西方要了解他們在歷史上為什麼會領先,中國也需要了解自己在歷史上為什麼落後了。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在歷史上落後的原因,則中國很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並被一直在反思的西方再一次拋在後面。

基於這樣的思路,作者將在本文中探討中國文化在歷史上的演變,以及由這種演變而形成的文化特質是如何阻礙了科學技術以及很多方面的發展,造成了中國在五百年前開始的停頓和下滑,導致了西方的超越。作者將進一步討論,這個文化特質在今天的中國是否依然存在? 它在中國崛起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對中國未來有什麼樣的影響?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將有助於思考和尋求中國的未來。

(本文可在新浪博客閱讀) 



[1]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2008) G. J. Ikenberry.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 Civilization. N. Ferguson. xviii

[3] Ibid. xv

[4] How to Get Rich. J. Diamond

[5] Guns, Germs, and Steel. J. Diamond. 413-414

[6] Why the West Rules – for Now. I. Morris.

[7] How Big Should Historians Think? A Review Essay on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by Ian Morris. (2011) K. Pomeranz. Cliodynamics 2: 304–329.

[8] Why the West Rules – for Now. I. Morris. 568-571

[9] The Troubled Empire. T. Brook. 94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