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月光如水水如天作者: 张曼娟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欢天喜地的去参加婚礼。看着朋友披起白纱,走向地毯那一边等待的新郎。套上戒指的一刻,我听见发自心底的欢呼。 做伴娘的那一次,眼看着戒指圈住好友纤长的手指,轰然有泪冲进眼眶。我的激动超过新娘。 岁月,不是会让人比较坚强的吗?近来,参加婚礼却必须控制欲哭的情绪。 为的全是不舍。 待嫁女儿与父母亲的难以割舍;嫁做人妇以后挥别的美丽青春......并且,我仿佛又少了一位可秉烛夜谈的姊妹。 每当新娘拜别父母,泪眼相对,泪珠婆娑中,我几乎可以看见千百年来的新嫁娘,以同样的姿势,在上轿之前跪拜:一叩首——鞠育之恩难报;再叩首——双亲善自保重;三叩首——奴从今日去,爹娘莫牵念。 毕业以后,只参加过一次同学会,还体会不出什么沧桑,兴奋与好奇倒升得相当高。在毕业旅行中,唱着唱着,像孩子一般恣意喧闹;如今却已为人父母或为人夫、为人妻。眉间稚气尚未脱尽,而争着诉说的是孩子的预防针、夜哭和牙牙学语。七月的骄阳无法进屋,却把窗外映得特别明亮。我在角落里啜饮柳丁汁,以全身心去感受生命的成长与喜悦。 同学会散了,几个较亲的朋友又移阵再叙。有了相当的了解、信任与默契,嫌隙便没有存在的空间。 傍晚时分,我们送玉搭车回台南。如同送机一般,千嘱咐、万叮咛,场面十分盛大。眼看国光号起动了,便又排开人群,直奔车站外,向窗内的她挥手告别。没见过这等送别阵仗的,算是开了眼界:“你们真疯狂。”而替我们冲锋陷阵的阿来,却在一旁嘻嘻笑:“要不要拦车,到交流道去送呀?” 有相同的语汇,所以觉得情深。其实,只是舍不得分离。 古人送别到十里长亭,到灞陵。如今,突然觉得人生处处布满驿站,一挥手,便成别离。 人说贾宝玉多情,喜聚不喜散;林黛玉深情,不喜相聚。黛玉的理由是聚时欢乐,散后尤其冷清,所以不如不聚不散。要想不聚不散,正如人生一世无悲无喜,恐怕不够深刻。况且,谈何容易? 所以,我依然愿意,迢迢地,去和朋友相聚,再孤独地走长长的路回家。 那曾经共坐的溪畔,也不再是不堪碰触的伤感。尤其在天凉的秋季里,天空特别澄清,很有“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的情调。 不舍与伤别是始终不能改变的,却也有些是改变了的。随着青涩年少的远去,知道长相忆比长相聚更为可贵;学习不再虚掷光阴与情感。于是,在这许多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里,空气中不时飘动着暗香,静体造物者的安排,处处都有深意,禁不住要微笑,并且感激。
林贝卡 2008 夏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