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英国有位名叫Marie Stopes的女科学家,她是当时英国最年轻的女博士,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古植物学家。
也恰好是在整整一百年前的1918年, 她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婚姻之爱》。 这并不是一本浪漫小说,也不是关于Stopes专业的学术作品, 而是一本夫妻性生活指南。 书籍出版后,很快在英国引起了轰动。 第一版2000本迅速一售而空,一年内加印了6次,13年内售出75万本。 读者们寄给Stopes的信达到了上万封。
有的人感恩Stopes的指导,觉得自己的生活因这本书而豁然开朗; 有的人寻求Stopes的帮助,希望她能够给自己指点迷津; 还有的人与Stopes据理力争,认为她的观点简直是大逆不道; 还有人直接骂起Stopes,觉得她的书就是一本淫秽读物, 会荼毒无数英国大好儿女,让她赶紧滚回自己的老家爱丁堡去... 到底是怎样一本“指南书”,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应? 在介绍这本《婚姻之爱》前, 我们可以来看看Stopes是怎样的一个人, 以及当时的英国,又是怎样一个时代。 【压抑的性文化:不以生娃为目的的性生活都是耍流氓】 100年前的英国,还不是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开放、讲究男女平等的社会。 当时世界刚刚结束一战,英国也在战争中受到了重创。 战争虽然消耗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但是却意外地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在大战期间,大量男性直接参与前线战争,导致国内劳动力大减,
生产军需品、武器、后勤支援等的职位大部分皆由女性接替,使妇女的重要性提高。 在这样一种极端情况下,英国女性获得了工作的权利和机会。 战争结束了,“极端情况”结束了, 按照当时英国社会的传统观念,女性就应该回归家庭生儿育女去。 但是,很多曾经感受过工作的满足和家庭之外的独立生活的女性们, 这时候就不愿意再只是安安心心待在家里当个贤妻良母了。
各种各样的女权口号开始出现。
除了要求工作的权利,参政的权利外, 还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所谓的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 除了表面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单一家庭模式外, 主要还体现在夫妻的亲密关系上。 在当时的英国,与丈夫进行稳定的性生活,被普遍认为是女性作为妻子的职责和义务。 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也普遍认为,妻子应该仅仅把它当做一项义务—— 女性不会,也不应该从中感到愉悦,或者去追求自身的满足。 同时,如果不是为了受孕而维持的亲密关系,都会被看做是不道德的。 换句话说,对女性而言婚姻中的亲密关系,应该以生儿育女为第一要义, 所以不应该放纵,不应该享受。 同样的,人们也不提倡节育,更不用说堕胎本身在当时还是非法的。 这样的理念,在今天看来是很荒谬的。 人作为有天然欲望的生物,无论男女都会有性需求。 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有追求身体愉悦的权利。 而夫妻之间,也有单纯享受亲密关系的权利。 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避孕,甚至合法堕胎。 凭什么不准女性有性欲,不准夫妻之间避孕呢?
这种压抑的文化,极大地限制了性教育知识的普及。 人们羞于谈论性关系和避孕问题,更不用说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科普。 这也间接导致英国每年三千名女性在分娩时死亡; 而意外怀孕的绝望女性们,会用杜松子酒或奎宁来流产, 甚至采取更危险的堕胎手段来避免生育。
许多年轻的妻子都害怕婚姻和可能随之而来的怀孕, 而信仰这套文化的绅士们,也在努力压抑自己的欲望,避免给另一半带来更多痛苦。
【用自己的故事讲道理:爱是双向而快乐的,人们是可以选择避孕的!】 Marie Stopes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 对这种压抑人性的文化感到非常不满,自己也深受其害。 她的父亲是酿酒师和考古学家,母亲是莎士比亚学者和妇女权利活动家。 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让Stopes的思想非常成熟, 在那个时代,她的观点和包括凯恩斯、萧伯纳在内的很多知识分子都是一样的。 但是,高知父母并没有带给她完善的亲密关系教育。 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因为她婚后无所出,“没有履行好妻子的义务”,而和她离婚。 直到她遇到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自己逐渐成长,对亲密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后,才恍然大悟: 从前的遭遇并不是自己的错, 作为女性,自己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实在太匮乏了。 于是,她开始动手写书,给大众科普基本的性知识。 1918年,37岁的她终于完成了《婚姻之爱》的创作。 在这本书的介绍里,她这样写道: “我曾为自己的性无知而付出了如此糟糕的代价, 以至于我觉得,我以这样的代价获得的知识,应该用于为全人类服务。”
在这本书中,她向读者阐述了自己对欲望的理解,解释了性行为的一些基本知识。 同时,也表达了一些个人观点。 比如,她认为女性应该有享受身体之乐的权利; 丈夫不应该将婚姻看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不应该觉得只要娶了她,就能随时使用她; 爱应该是双向的,女性的意志在亲密关系中和男性的一样重要; 为了享受这种快乐,夫妻应该学习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健康,并且健康避孕。 严格说起来,Stopes并不是一个很激进的女权主义者。 虽然她写了这本《婚姻之爱》,但在其他方面她还是比较保守和传统的。 比如她并不支持堕胎,也没有刻意去谈论婚姻之外的性关系合法性。 可是单单是“女性也应该快乐”“亲密关系不是为了生孩子”“提倡节育”这三点, 在当时的时代就已经很炸裂了。
这本书在两周内卖出2000本,在一年之内又再版了六次,并在接下来的13年间卖出了75万本。 在这本书流传开的同时, 书中很多具体如何避孕的技术性知识,也被当做淫秽描写, 以至于在美国,《婚姻之爱》直接被列为禁书。
【万封读者来信:我想知道如何避孕,但是没人告诉我!】 这本书的受欢迎和受议论程度, 除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思潮, 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的性教育缺失问题。 这些信中有10000多份至今还保留在大英图书馆等藏馆处, 作为那个时代思想的体现,依然很值得人回味。 有的读者,是写信来倾诉婚姻的焦虑,寻求Stope的建议的: # “我是两个漂亮孩子的年轻妈妈。但是我生两个孩子的时候都非常危险。 医生告诉我我不该再怀孕了,你能给我一些如何预防的建议吗?” # “我是帮我一个朋友来问你的哈:我有一个朋友,今年就要结婚了。 但是她已经61岁了,丈夫比她年轻。是不是她绝对没机会再当妈妈了。 我随信件附上了邮票和信封,很期待你的回信,即使要收取咨询费也没关系。” # “请问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你说的那些避孕工具? 我没有勇气走进商店去买那些东西。护士让我去妇科医院,但是她没和我说去医院买什么(我也没好意思问),所以我也没有去。” # “我写信给你是为了获得你的建议。我今年要结婚了,但是我很担心我的婚姻。 几周前,我意外看到了我的未婚夫的身体。 我觉得我太小了承受不来,我很担忧我的婚姻。 你可以用任何方式给我建议。如果你能坦率地告诉我怎么办,我将感激不尽。 我没有妈妈也没有姐妹来咨询这件事情,我也不敢问朋友,怕她们觉得我太成熟了。” 有的是来分享自己的故事,感谢Stopes书带给他们的启发的:
# “我是一个已婚妇女,我有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还怀着另一个。 我对所谓的大家庭感到非常恐惧,因为我还远远不够坚强。 我没有母亲教导,也不知道如何节育。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生活中有个好的开端。”
# “今晚我读了你的书,久久不能入睡,只想给你写封信。 想谢谢你,给我的婚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你说的一切,很好地解释了我6年婚姻中的很多疑惑。 我和我太太1913年有了一个女儿,她是一个的完美女孩。 但是因为担心再怀孕,我和我太太已经很久没有夫妻生活了。” 同时,因为Stopes在书中提倡丈夫应该在乎妻子的身心健康, 不应该把生儿育女看成是妻子一个人的责任,而广受好评。 深有感触的人中,还有很多是男性。 # “我刚读完你的书,我觉得这本书对很多新婚夫妻来说都是很棒的礼物,能够避免很多悲伤的事情发生。 真希望我当年结婚的时候有看到这本书。 我在我过去10年的婚姻中验证了很多你说的观点。 我和我妻子有个女儿,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夭折过三个孩子了。现在女儿一岁半了,从她出生后我就再也没有和我的妻子同床了。 我担心让她再怀孕,再经历那种失去孩子的痛苦。她也不想要孩子了。 我们喜欢我们的夫妻关系,但是读了你的书后我们意识到之前我们的做法可能是错的。 而我也没有尽到我的责任,乃至于让我妻子受苦。 我把我的名字写进信里了,也许你下本书里可以用我来当案例。”
还有一些,是不同意书中的观点,觉得她败坏风气,写信来责怪Stopes的。 # “你不觉得,丈夫如果不是用妻子来怀孕,妻子不是为了被丈夫使用而怀孕,性生活就很肮脏吗? 更重要的是,难道说一个人应该放纵自己的欲望,女性应该单纯为了快乐而做吗?” # “滚回你的国家去吧!(Stopes出生于爱丁堡),顺便把你肮脏的思想带回去! 体面的英国人对你书中的建议感到十分恶心! 性满足并不是唯一的能让生活变成你说的那样的方法。 无论如何,反正你也是来哗众取宠赚钱的。 回你老家去吧!”
【从避孕到两性平等:惊世骇俗的观念如何变成常识】 或许是在读了这些信,知道了英国人对于避孕知识的匮乏和无知后, Stopes坚定了自己普及性知识的使命。 她之后还写了很多专注于避孕的书籍。 在1921年,她和第二任丈夫、慈善家汉弗莱·罗伊在伦敦开设了母亲诊所, 专门为人们提供节育的实用建议和支持。 Stopes也极力宣传孩子应该是“受期待”而来到世上的,不应该是因为意外才出生的。 所以避孕、有意识地控制生育与否,是所有家庭的责任。 这家诊所也是1976年成立的专注于全球避孕的公司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的前身。 如今,100年过去了。 当时Stopes提出的“惊世骇俗”的观点,早已成为了社会普遍接受的常识。 Stopes作为科普避孕知识的先驱,也被人们纪念。 再回顾当时给她的那一封封信, 也让人们不禁感慨时代思想的变化, 每种所谓不证自明的“常识”, 其实背后都是经历了一番历史演变才最终被人接受的。 而我们如今坚信不疑的很多道理, 再过一个世纪,会不会也被认为是愚昧无知的呢?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