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權與王權 這應該是中世紀人類社會中的概念,但是今天的社會是從中世紀走過來的,所以這兩個概念對今天的社會依然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中世紀的教權與王權又是從更古老的時代走來,遠古的神權實際上就是在承擔着教權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影響力。教權與王權就像是支撐古老社會的兩個重要支柱,缺一不可,原本就相互獨立,各成一體。 古代社會對教權的基本要求是,要能夠代表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知識水平,解答當時人們所提出的各種疑問。由於當時社會科技教育水平的低下,除了最直接,最簡單的觀察之外,人們只能通過幻想,藉助於神靈,從而導致神權的確立。王權的作用主要是事務性和重複性的,一般並不需要更高深的知識,當王權需要處理自己未知的領域時,需要得到教權的幫助。教權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其社會基礎性作用,它的水平反映出整個社會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社會的真正發展主要取決於它的發展。 古老傳統社會教權與王權的相互關係可以導致產生不同的社會形態,形成不同的發展格局。現代社會傳統的教權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文教體系,包括各種獨立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商業智庫,以滿足現代社會廣大民眾的需要,教育又分為基礎與專業兩大塊。而傳統的王權則主要發展成為現代政府的行政權。 傳統社會合理的社會格局應該是:教權與王權相互獨立,各管各的領域,教權主要影響人們的思維意識,其中也包括王權的觀念意識,而王權主管社會主要的活動和行為。同時教權應該高於王權,王權應該受到教權的規範和引導。這是因為,教權與王權就好比是人的思想與行為兩個部分,人的行為需要受到思想的支配,這是一個正常人的基本特徵。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受思想的支配,而是隨意而為,這就不屬於正常人。而這就是中西方傳統文化的不同。再形象的比喻一下,教權主管人的靈魂相當於人的大腦,王權主管社會的各種重要活動相當於人的手腳。人的手是由大腦支配的而不是相反,手不能支配大腦,這是基本常識。但在中國就出現了手腦倒掛的局面。 想一想為什麼在中國要想把握權力,控制住軍隊非常重要?為什麼中國大部分文人沒有骨氣,在王權面前唯唯諾諾,曲意逢迎,助紂為虐?因為在中國教權從來就沒有真正獨立過,根本就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權威,其權威是由王權賦予的。在中國統治者的隨意性遠大於西方,中國統治階層比西方的同類階層更為所欲為,肆無忌憚。這些都是因為在中國王權從來就沒有被誰真正規範過,從來都是桀驁不馴,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中國的王權只有一個東西可以馴服,那就是實力,只有更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讓中國的王權馴服。這樣的文化特徵導致最近一千年中國先後被落後的蒙古和女真外族滅亡也就不足為其了。在中國教權是由王權確立,受到王權的支配,而在西方王權則受到教權的規範和制約,這是中西文化之間的差別。確立教權的崇高地位是野蠻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第一步。 教權高於王權是一個國家走向文明的先決條件,但這還不是充分條件。在具有教權高於王權傳統的社會,王權具有更大的自律性和可塑性,更容易伴隨着時代的步伐前行,而這也就為確立法治和民主的現代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這就是英國能夠產生世界上最早的憲法大憲章,能夠發生光榮革命的根源。在教權至上的西方,要能夠發展關鍵是看教權的可發展性,而這取決於教權的開放,包容和積極進取性。由於基督教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大於伊斯蘭教 ,又經歷了中世紀的宗教改革,所以以基督教為基礎的歐洲得以發展起來,而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西亞中亞地區卻始終發展緩慢。這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文化的區別。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文化教育所承載的內涵與外延以及發展空間遠大於行政組織,就好像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們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要遠遠大於自身曾經或正在進行的活動一樣。王權只應該是教權下面的一個子集。在西方基督教由此而把世界分為神俗兩界,神界代表的是高尚,廣闊深刻,而中國則由於王權自身的狹隘從而嚴重束縛了整個國家人們的視野。在中國古代人們關注的主要是自家的範圍,無論是大家還是小家。而在西方古希臘和基督教關注的是整個宇宙社會。東西方主流傳統文化的眼界相距甚遠。 在西方教權高於王權的取得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長期艱苦的歷程,這既得益於古希臘民主科學的傳統,又得益於基督教積極進取的精神,古希臘文明對基督教具有激勵作用,最終引導西方世界進入現代文明,而在中國則難於實現,導致中國的文明進程難有進展,始終停留在近乎野蠻的狀態。西方文明在公元後的前一千年實際上就是在確立教權的地位,後一千年是這種地位開始發揮作用的時代。英國的崛起,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都在這一時期。西方今天文明的取得是分階段,逐步完成的,而不是一次到位突然形成的。而今天中國的落後就是由諸子百家時代文人們不能夠獨立自主,始終依附於王權所導致和決定的。諸子百家的主要成員幾乎都在一方諸侯下為官,中國的古老文化是伴隨着政權的需要產生和發展的,從一開始就不是也不可能完全獨立。而古希臘文明的眾多哲學家們卻少有為官的,基督教更是自成一體,真正的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獨立是一個人,一個社會組織,一個學術團體真正走向成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標誌,獨立是真正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實現自我完善,思想得以前行的最基礎最重要的條件。這個經驗的正面來自於西方的古希臘和基督教,反面來自於中國。諸子百家時期中國只有儒學比較重視教育,而其他學派都忽視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像古希臘和基督教那樣專注和傾心於教育領域。而儒學的視野又非常的狹隘和守舊,鄙視打壓底層民眾,逢迎和利用權貴,只圖自己的私利,中國自己根本沒有走向現代文明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雖然還受到傳統社會的影響但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主要是因為近代科學的蓬勃發展所導致的。科學的作用越來越大,正在逐漸引領整個現代教育。這要歸功於西方特別是古希臘那些眾多的哲學先驅們為科學的確立和發展所做的不懈努力,所打下的堅實基礎。現代社會更加的開放包容,這為人們走向獨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也帶來一些問題,這得益於基督教的開放包容。西方是通過教權的不斷進步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終把整個世界帶入到現代社會,而不能獨立的中國文人們卻希望通過完善王權來發展起來,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